春分有雨病人稀 清明無雨一年閑(圖)


春分有雨病人稀,清明無雨一年閑。(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今年春分剛過,清明即將到來。春分是一年當中的第四個節氣,而清明節則是最隆重的傳統祭祖大節,所以古人特別在意這兩個節日的天氣如何。俗話說「春分有雨病人稀,清明無雨一年閑。」咱們來看一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南方的春天潮濕而多雨,既有煙雨樓臺的朦朧之美,也有陰雨連綿的惆悵低沉,天氣的好與壞,往往影響著人們的心情。過去老一輩的人很在乎天氣變化,因為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天氣和收成甚至生活都緊密聯繫在一起。

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節氣過去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兩氣為一節,一年有72候二十四節氣,候和氣就是自然氣候變化的節點。二十四節氣每個都有對應的民俗諺語,比如接下來是春分和清明

春分有雨病人

「春分有雨病人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春分這天下雨,這一年的疾病就會相對較少,特別是傳染性比較高的那種,比如像什麼流感之類的在春季都很常見,那為什麼說春分下雨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呢?

這主要是因為春分前面是驚蜇,從驚蜇開始天氣就逐漸開始變暖,隨著溫度的上升,各種細菌病毒也開始變的活躍,春分降雨就會阻止溫度繼續上升,讓它降一降緩一緩,這樣就起到了遏制細菌傳播的作用,春季的流行病毒自然就會大大減少。古人根據年復一年地觀察積累,最後就總結出了「春分有雨病人稀」這樣的經驗之談。

清明無雨一年閑

關於清明的俗語數不勝數,很多都和糧食的收成有關係。除了「清明無雨一年閑」以外,類似的還有「清明無雨旱黃梅」。光是聽這些俗語可能很多人都聽不明白,這到底是在說清明下雨好還是不下雨好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當然是下雨好。您看關於清明節的詩詞,有一首家喻戶曉,那就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他生於西元803年,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說明至少上千年以來,清明時節就以下雨的天氣為多,倒是不下雨反而不正常,古人說「事出反常必有妖」。

清明節要是不下雨,可能接下來全年的氣候都不一定正常,比如就會導致「清明無雨旱黃梅」。黃梅季節就是梅雨季,又叫黃梅天,正是南方梅子成熟的時候。

古人總結的經驗就是,如果清明節不下雨,那梅雨季也會少雨,全年的降水量偏低,說明相對乾旱,而降水不足就會導致這個糧食減產,農活不忙自然就會比較清閒,所以說「清明無雨一年閑」雖然清明節不下雨,更方便掃墓出行,但對農業生產來說卻未必是件好事。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