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劍華認為,即使時間已經過去半世紀,但中共本質並未改變,令當年文革及人吃人危機仍然存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當年鄧小平曾經說過,他「從來不會誇大一個人的作用,因為這樣造是危險的。」這是鄧小平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訓而得出的結論,所以就有了後來中共領導層的退休制。
當年的毛澤東不斷搞個人崇拜,把自己塑造成神,結果把全國帶入十年浩劫。文革結束,四人幫倒台之後,葉劍英曾經提交一份報告,指出在文革期間,超過2000萬人非正常死亡。後來鄧小平接見法國著名記者,被問到文革造成的死亡人數,鄧小平說真正的死亡人數可能永遠計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死了很多人。
到近年,越來越多證據呈現,說明文革期間除了殘酷的武鬥之外,在不同的地方,都出現過人吃人的事件。以廣西的吃人事件為例,如此殘酷的行為,源於一種在鼓吹盲目個人崇拜的情況下,激化出來的集體歇斯底里式瘋狂。被吃的人與吃他的人之間,可能根本沒有私人恩怨,但不主動批鬥別人,便有可能被其他人批鬥。所以一定要有革命警覺性,要敢於鬥爭,還要在批鬥過程中盡量凶狠,完全放開人性中的溫情與善良。批鬥別人的時候,如果流露出一點點同情或不忍,就是小資產階級溫情主義,會成為被人反批鬥的理由。因此,要爹親娘親都不及毛主席親,親人朋友之間都要互相揭發,更何況是其他所謂同志的路人甲。
在文革之前,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其實也曾經出現過另一次人吃人的事件。那就是50年代後期到1961年之間的那個所謂「三年困難時期」。所謂的「三年困難時期」,中共說是農業失收造成廣泛而嚴重的饑荒。驟耳聽來,似乎是天災。但其實那一次是典型的人禍,是個人崇拜與絕對權威造成的人禍。
毛澤東要超英趕美,要在他的英明領導下引領中國急步走向共產主義天堂。於是就不理會客觀規律,以為可以人定勝天。共產黨一直批鬥唯心主義,其實共產黨本身就最唯心主義,直到今天都是一樣。
一方面是認為自己的權威無所不能,另一方面是不容受到挑戰,第三是在這前面兩個前提下,鼓勵了大量不斷討好逢迎,不斷說假話的擦鞋仔。一旦去到這個情況,任何人夠膽提出挑戰、膽敢唱反調,都是以下犯上,都是大逆不道,除了他這個人要受到打擊批鬥之外,明明是錯了的,就要堅持繼續造下去,否則最高領導人的英明神武及權威何在?
當年的毛澤東已經失去了自我反省的能力,認為自己的權威無所不能,結果就連頂尖的科學家,包括那位被譽為中國火箭之父的,都要講大話,都要討好逢迎。據說當時他告訴毛澤東,人類只是利用了太陽粒子能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只要能用多另一個千分之一,農業生產以倍數提升絕對不是不可能。最高領導人受到逢迎討好,自然飄飄然,於是就來個「大躍進」,要「三年超英、五年趕美」。結果是地方幹部個個都歇斯底里式地爭相附和逢迎,鬥放衛星,鬥誰的假話說得夠誇張。
這個做法對農業經濟造成破壞,在1958年的廬山會議之前,毛澤東已經警覺到。但因為一個彭德懷率先發炮,冒犯了大家長的權威,觸怒了龍顏,結果彭德懷集團受到嚴厲批鬥,有能力阻止毛澤東的周恩來及劉少奇,也自願做盲目的擦鞋仔,附和最高領導人。彭德懷反黨集團靠邊站已經是最低消費,英明神武的領導人當然不滿足於此。結果是明知已經有饑荒,也知道已經有人餓死,但大躍進還是要繼續做下去。大躍進只能夠繼續正確,這才能彰顯英明領導及偉大導師的永遠正確。
結果三年下來,中國餓死了超過4000萬人。這個死亡人數,是日本侵華八年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數的兩倍。罪孽比日本軍國主義者不是更深嗎?但英明領導繼續是紅太陽。結果後來還搞個「文化大革命」出來,十年浩劫把三年困難時期的日子擴大了三倍,又死了另外2000萬人。
「三年困難時期」的易子而食或吃死屍,不涉及仇恨,不是非你死便我亡的鬥爭,只是因為沒有吃的。文革出現的人吃人事件,性質上與「三年困難時期」完全不一樣,是一種被共產黨創造出來的所謂「階級仇恨」弄得人人都墮入集體歇斯底里的瘋狂狀態,弄得很多人都要把自己人性中最凶狠、最邪惡的一面發揮出來。
為什麼這次要再講這一段令人傷感的歷史?因為又經過了超過半世紀,今天這個所謂崛起中的強國,或者所謂復興中的這個文明,復興的不是文明,崛起的也不是甚麼強國,而是與從前沒有本質差異的愚昧與盲目。最近幾年,有某個事事都能指明方向的領導人,正有步驟、有計劃地不斷誇大一個人的作用,而且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危險。身邊的其他人也越來越多在附和逢迎。
就連一個曾經文明的社會如香港,都快步倒退淪落到與文革時代的大陸再沒有本質上的分別。一些香港特區政府的高層,嘴臉又比四人幫之流好得幾多?法庭中撿控官的論據,與文革中掀起批鬥的理據有分別嗎?文革其實已經在香港出現;如中國火箭之父一樣不斷說假話的所謂學者,也越來越意氣風發。對初選案47人的檢控,及對其他所謂煽動、暴動的檢控,在本質上與鬥爭打倒彭德懷集團又有什麼分別?
如果有朝一日,真的要動用武力收復台灣,誰能保證文革時期在廣西出現的人吃人事件不會再出現。
2023年3月2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和立場)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