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課堂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一個社會理想的教育體制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認為應該做到為社會中的每個人依據其能力提供充分的受教育機會和資源,並依照其自由意志選擇學習領域和發展方向。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說,社會中的每個勞動者技能程度越高,生產率也就越高,總體社會產值也會更高。對中國來說,由於人口紅利優勢逐漸喪失,中國的經濟發展勢必要求產業結構調整,用高科技產業替代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正需要受教育程度高的高素質勞動者。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近年來強行要求中考執行五五分流政策就顯得匪夷所思。所謂五五分流,具體內容為:(1)中考考生錄取進入普通高中的比例限制在50%;(2)禁止招收初三復讀生;(3)未被普通高中錄取的考生必須入讀職高中專等職業學校。這三條具體政策一條比一條離譜。
限制普通高中錄取比例事實上就是限制大學錄取比例。按照北京政府給出的說法,改革前北京市普通高中錄取比例佔到七成,如今限制到五成是為了給孩子們減負,同時職業學校就業率更高也對這些孩子更有利。這顯然只是好聽的說辭,並不是它們的本意。
既然要限制,那就說明更多的考生希望進入普通高中,因為只有進入普通高中才能正常的參加高考進入大學,而考上大學才是未來人生事業成功的保證。不能說這個觀點絕對正確,但受教育程度高、知識技能更豐富可以給人生更多的選擇而增加實現個人理想的機率是毋庸置疑的。為什麼中國的孩子們學習負擔如此沈重?因為他們知道(或是父母告知)考學在中國是一條實現階級躍升的捷徑,特別是在父母無法提供財富或人脈等「資源」的前提下。
實行了五五分流制度,孩子們就可以減負了嗎?絕無可能!恰恰相反,初中的孩子們會為了這減少的普高學額更加爭得頭破血流。大家可能對中國學生間的競爭已經習以為常,可是有沒有想過這種現象是否合理?學習難道不是個人的事情嗎?你學會或沒有學會一些知識,對同學的知識積累和學習成績會有影響嗎?能夠讓原本應該是互相幫助的同學關係變異為互相競爭的內卷關係,根本原因有兩點:(1)有限的教育資源;(2)不合理的考試制度。教育資源不足會導致爭奪,比如以前稱考大學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社會能夠為所有有意願且有能力的學子都提供高等教育的機會,那麼他們互相之間的競爭程度就會降低,學習的負擔也就沒那麼大了。中國普通高中教育資源本來是較充足的(可以滿足六至七成考生),而且隨著低出生率還會有過剩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人為將普高錄取率限制在五成的做法正好南轅北轍,初中的孩子們只會更加內卷,學習負擔更加沈重。對於考試制度,我曾在《中國高考制度的弊端》一文中討論過非標準化考試對考生的不利影響。中考和高考一樣採用非標準化考試形式,成績一次性有效,如今又多了一條不准初三考生復讀,這簡直成了比高考還難的「一考定終身」,中考孩子們的壓力比高考都要大!
中國還有一項大家習以為常,但其實很不正常的社會性歧視:對應屆畢業生和非應屆畢業生的政策性區別對待。比如應屆畢業生才可以參加校園招聘;一些公務員崗位只面向應屆生招收,等等。可是對人生如此重要的升學考試居然還要限制應屆生資格,而且沒考上理想學校的考生必須就讀次等學校,這已經是公然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權利了!除了中國,至少我還沒聽說過有哪個國家公然執行這樣的歧視性政策。
政府在解釋五五分流政策時提到了職校的高就業率,暴露了它們真實的目地。為了提高就業率,它們要求中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強制降級!是不是聽起來很矛盾?為什麼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反而不如職高中專?這正說明瞭中國產業升級的失敗,導致了中國必須持續依靠大量低端廉價勞動力來維持製造業中的成本優勢。職校的就業率真的很高嗎?也許吧,很多人爆料職校強行輸送學生進入類似富士康電子廠生產線上「實習」(否則不能畢業),畢業時也會強迫學生和這些工廠簽署就業合同,也算是保證了一份工作吧。但這種工作真的是大家期望的嗎?其勞動環境和薪資待遇能夠讓畢業生在工作城市過上體面的生活嗎?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職校都是這樣,比如藍翔技校的挖掘機專業就很不錯。但全國如此多職校,為何僅僅藍翔如此出名?不正說明絕大多數職校都學風不正且出路堪憂,才讓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嗎?
其實像電子廠生產線的工作,高校畢業生難道幹不了?當然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這樣的工作與其心理預期差距過大。讀大學被普通中國人視為實現階級躍遷的途徑,但過高的失業率早晚會讓大家頭腦清醒認清現實。當高校畢業生也來爭當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和生產線員工時,那些職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還如何維持,他們又將何去何從?
如今中國城市生活成本飆升,加上人口萎縮,以低人力成本優勢維持競爭力的產業方針是絕對無法持續的。論人口紅利,中國無法與東南亞、印度和非洲競爭;論成本,西方發達國家通過科技產業升級可以做到在人力成本十倍於中國的前提下總成本與中國持平甚至更低。中國人口萎縮的現實決定了將來若要維持經濟總量就必須走產業升級的道路,可是科技加持的產業升級恰恰需要受教育程度高的勞動者,中國卻在這個關口搞起了五五分流?!當然即使不限制普高招生讓儘可能多的人讀上大學,中國的勞動力技能質量的提高程度也很難說,因為大多數普通高校的教育質量和課程設置嚴重落後,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中考五五分流的政策在現代社會荒謬絕倫,可是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又顯得那麼自然和無可奈何。中共常常把社會勞動者比喻為機器上的螺絲釘。是啊,你就是顆螺絲釘,黨讓安哪就安哪:黨要大材小用你得服從分配,黨萬一看走眼把你當廢料拋棄你也別有怨言。黨要的是大局,是國家機器的持續轉動。至於你個人的理想、志向、抱負和心願?那是一顆可有可無的螺絲釘該有的嗎?別忘了你是紅利,你是韭菜,你是人礦,你是「志願」成為的黨國螺絲釘!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