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體健康關鍵在腸道 一個方法增強免疫力(組圖)

 2023-02-08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飲食
想提升免疫力,膳食纖維及酵素就非常重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近年來,有報告指出小腸占有免疫功能的七十%,而大腸則占有十%,也就是說,將近八成的免疫功能存在於腸道(正確來說,是存在於有小腸黏膜的腸管中)。雖然之前,此說法尚未被大家所熟知,但最近的免疫學上,小腸黏膜已經有「免疫新大陸」或「免疫新世界」等封號。

常有人說小腸「內即是外」。雖然屬於體內,實際上卻跟外界連結。眾所皆知,位於口腔及鼻腔的黏膜,其實是經由喉嚨、支氣管、呼吸器官,甚至是食道、胃、小腸、大腸,與肛門相互連結的。所以,從身體透過黏膜的防護角度來看,小腸其實跟外界是有所接觸的。

因此,腸道不只是能吸收身體所需營養素的場所,同時也是一道防堵的關卡,為了防止外來的異物、病原菌及有害物質的侵入,發揮抵抗力是非常必須的。

小腸的長度約有七公尺,成人的黏膜面積大約有一‧五個網球場大小,可見其重要性。其實,大部分的免疫功能集中於「腸道」,並且由它來對付侵入物。

不過,研究指出有高達九十八%的免疫功能是處於沉睡狀態,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那是因為腸道內缺少好菌造成的。腸道內必須要有大量的好菌,所有的免疫功能才得以活性化。

就因為如此,想提升免疫力,就必須增加腸道內的好菌,讓腸道內的環境變好。

所以,膳食纖維及酵素就變得非常的重要。

掌握健康的關鍵就是腸道。

增加好菌,整頓腸道內環境。

體內好菌越多 免疫力越高

想保持腸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讓腸道內的好菌增加。所謂的好菌,就是乳酸菌及比菲德氏菌等,它們會對付從外進入的有害菌,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另一方面,像是威爾梭氏菌或葡萄球菌等壞菌,會讓腸道內環境腐壞,產生致癌物質及毒素等有害物質,讓身體的抵抗力減弱。

小孩跑步
當好菌增加,壞菌的數量就會減少。(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持續攝取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是三餐經常吃得太飽,都會讓腸道內的壞菌增加。腸道內細菌的總量通常都是固定的,當好菌增加,壞菌的數量就會減少,但也有可能出現壞菌增加,好菌減少的情形。

隨著年齡漸長,癌症、現代文明病都比較容易發生。原因在於好菌會隨著年紀越大而變得越少,事實也證明,年長者的腸道內細菌多半都變成了腐敗菌,也就是壞菌。剛出生的嬰兒,腸道內有非常多的好菌,而好菌的代表——比菲德氏菌,大概從人類四十歲開始,就會急速的減少,讓腸道免疫力下降。

要是壞菌製造出的有害物質被腸道所吸收,那麼血液就會受到污染,成為慢性疲勞及皮膚粗糙,或是肝臟功能發生問題的原因,而這更與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等造成全身老化有很大的關係。

相反的,即使年齡增長,腸道內的好菌仍處於優勢的話,也就能健康活得長久。剛剛我們提到,大部分的免疫力都在腸道。如果再加上腸道內好壞菌平衡,免疫力就會增強。換言之,身體再怎麼感到不適,也是能夠慢慢恢復的。

吃太多,或是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腸道的免疫力就會越來越弱。

 

本文由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不生病的關鍵秘密:酵素:從美國、日本到台灣的營養醫學風潮(三版)》,作者:鶴見隆史。

来源: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