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事本末】中資評級機構的妄念(圖)


香港監管機構之一的金融管理局。(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看中國2023年1月9日訊】這個時勢,甚麼事情都可以跟國安拉上關係。低三下四的騙徒冒認是國安警察,已經不是新聞。

最近見到有人在網上撰文,指香港的金管局、積金局若然不照單全收中資信貸評級機構的報告,也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國際資本市場的操作由來已久,為何過去大家一直相安無事,偏偏現在才會是國家安全?難道這些中資知道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又或者,有人見國安是一個好使好用萬試萬靈的理由,只要照出這柄尚方寶劍,就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信貸評級這回事,有人覺得只是數字遊戲;的確在過去亦一直有人質疑,信貸評級的公正性。畢竟信貸評級的費用,由發債一方支付;但同樣理由,亦可以延伸到其他行業如審計核數。

西方社會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對專業的信任。像法律、審計甚至信貸評級的專業,除了為出資付費的一方提供服務,其實同時也是對公眾利益問責。

當然國際律師、會計師事務所,信貸評級機構等,過去一樣有爆出醜聞。我也不會天真到以為,西方社會的一切事物都無懈可擊;絕對不是。但至少人家有傳媒和言論自由的監察,有獨立的司法制度把關,在互相制衡之下,社會雖未至於盡善盡美,但最低限度,這是金融市場秩序必須要的先決條件。

最近,中資信貸評級機構以及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借傳媒向金管局施壓,指在目前的環境,香港的監管機構應改變行之有效的原則,破例去接納由中資信貸評級機構,讓銀行可以買入更多中資企業發行的債券。另外,這些中資評級機構又說,因為市場向來被國際三間主要的評級機構主導,所以只要是香港的監管機構能網開一面,他們就可以在市場上搶佔一席位。

假如將以上這個論點,與之前提到網絡文章打手的講法一併來看,不難發現目前香港彷彿打著國安的旗幟,再不合理的事,也可以說得頭頭是道。

難道得到香港監管機構的認可,中資信貸評級機構就可以得到市場接納?過去幾年,當內房企業紛紛出現貸款危機的時候,中資信貸評級機構對這些企業的評級,往往高於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所作的評級。為甚麼有這樣的現象?難道是因為外國評級機構不懂國情嗎?事實證明,大陸內房企業的確是過份槓桿,這也是「三條紅線」政策背後的理由之一。難道這些中資信貸評級機構認為,假如沒有「三條紅線」中資內房企業的財政就沒有問題?

絕大多數情況下,競爭是好的;但信貸評級機構的市場,又是否真的缺乏競爭呢?雖然現在國際市場主要只有三大,但已經有經濟學研究指出,這個市場的競爭還是充分的。

更重要是,如果想獲取得到國際資本,就要配合國際的常規。「但規矩是人定的;現在我們就是要定規矩!」我知道很多人是這樣想,但我更想提醒大家,守不守規矩,何嘗不是人的決定?大眾都願意遵守的規矩,除了是違規有後果,背後亦必須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合理的規矩,不論是太緊抑或太鬆,最終都會有不好的後果。國際資本市場的秩序,若然背後沒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不會發展到今日般的處境。

所以,中資信貸評級機構正當的做法,應該是先爭取市場共識和認同,而不是要監管機構將整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聲譽,押注在這幾間公司上面。再講,監管機構的職責是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健,而這一點也算是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竟然有人可以用國家安全為理由,要監管機構容易銀行和基金改變行之有效的制度,接受更高風險的安排,買入更多高風險的中國債券,這真是荒天下之大謬;但這也說明了,在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城市,還是有很多人「執著雞毛當令箭」,有人假傳聖旨,有人渾水摸魚。

本文留言

作者利世民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