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誘惑才不會被傷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當今社會,處處都是誘惑,那麼我們如何抵禦誘惑而不受傷害呢?下面3則小故事引人深思。
誘惑當前的抉擇
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
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說。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
「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
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不要和誘惑較勁,而應離得越遠越好。
不要和誘惑較勁
一天,大魚問小魚們:「在一個鉤上掛著一條又肥又長、肉質鮮美的蚯蚓,你們會想什麼辦法吃到它?」小魚們聽了,絞盡腦汁,構想設計最佳方案,既能吃到美味,又不至於丟掉性命。
第一條小魚說:「咬住蚯蚓的一端,使勁猛扯,把它從鉤上撕扯下來。」
第二條小魚說:「一點一點地躲避著鉤鉤慢慢蠶食。」
第三條小魚說:「猛吞鉤鉤上的美味,而後再快吐鉤鉤。」
大魚聽了搖了搖頭,把它們的回答全否定了,意味深長地說:「不要和誘惑較勁,不要總想怎樣得到它,而要遠離誘惑,越遠越好。」
遠離誘惑才不會被傷害
這是清代學者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的一件真事:
浙江有一名僧人立志精進修行,發誓不懼艱難困苦一定要修成。一天夜裡,有一個美艷的女子來到僧人的身邊,極盡誘惑。
僧人知道是魔,就閉目打坐,無論女子用各種妖媚的手段來誘惑勾引他,他始終不動心,因為他內心純正,致使那女子無法靠近禪榻。
女子技窮,站在離僧人很遠的地方說:「師父的定力這麼高,我實在是該斷絕妄想。但師父如果能容我靠近而真空不染,那我就會一心皈依。」
僧人揣度自己道力足以勝魔,坦然答應了。女子得以靠近,最終毀了僧人戒體。
僧人懊悔不已,鬱鬱而終。
紀曉嵐評:「磨而不磷,涅而不緇」(註:出自孔丘《論語·陽貨》,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只有聖人能做到,大賢以下都做不到。這個僧人中了魔女的一激之計,於是開門迎盜。天下自負自己的能力,於是敢做人所不敢做的事,最終潰敗毀壞自己,都是浙僧這樣的啊!
修行人已有些道力,但稍有大意,未保持住本心,自控不住,仍會掉進誘惑的深淵。所以,即使認為自己做的很好了,也要遠離誘惑,否則很容易掉進誘惑的深淵。須知一念之差,萬劫莫贖!
責任編輯: 明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