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將來能考上一個好大學。但是,相同的年齡、相同的班級、相同的學習方法,孩子的學習成績卻是參差不齊,這是為什麼呢?這令很多家長苦惱不已。
其實,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家庭因素佔據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超過了學校因素。這是通過對幾百名考上名校學生的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有超過92%的學霸,都出自以下3種家庭:
1、懂得控制情緒的家庭
當孩子調皮、不聽話時,你一般會怎麼處理?
當工作壓力過大、生活瑣事過多時,你會不會對孩子發脾氣呢?
大家知道,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孩子之所以產生問題行為,並不是孩子主動使然,而是被動影響與積累的結果。
孩子在家庭中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不但會變得暴戾,亂發脾氣,當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大多也不願意告訴家長,最終導致親子關係疏遠,學習成績下降。
通過調查顯示,成績優秀的孩子,其成長環境,沒有一個是充滿負面情緒的。
由此可見,家庭懂不懂得情緒管理,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深遠。
如果家長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成長在一個正面積極的環境中,那麼這個孩子一定也是一個會情緒管理的人,也更加理智,在學習上也更富有效率。
2、學會放手的家庭
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還做不了,也做不好,因此會包辦孩子的一切。
但家長也許不知道,這種事事包辦的做法會阻礙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發展,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學會適當放手。家長適當放手,孩子才有動手實踐的機會,才有成長的機會。這樣,孩子的勞動能力才能在動手的過程中得以提高,孩子對家長的依賴程度也會降低。
此外,家長放手,孩子的意志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練,無形之中增加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當你學會了放手,那麼你的孩子也就學會了成長。
但是,家長要注意的是,放手,不是「撒手」。
就像放風箏,「放手」,說明手裡是有線的;而撒手就是什麼都不管了,就像放風箏把線剪斷,那後果是很嚴重的。
3、會良性溝通的家庭
曾經有一位老師,問過孩子這樣一個問題:當你有了困惑,首先會向誰尋求幫助?
結果出乎所有家長的意料:排名第一的是朋友,其次是老師,而父母只排在第四位。
當孩子有了困惑,為什麼不向父母尋求幫助呢?
主要原因就是,家庭缺乏良性溝通。而缺乏溝通的家庭,主要問題出在了家長身上。如果家長平時不注重溝通技巧,和孩子的交流簡單粗暴,使談話變得不講究方法和效果,而只有情緒的宣洩,如此,便容易使孩子產生排斥、逆反心理,溝通被迫受阻。
沒有良性的溝通,家長和孩子互相不瞭解,當孩子的學習出現了問題,也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就會受到影響。
如何才能進行良性溝通呢?
首先,家長要學會傾聽,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如果孩子正為某事煩憂,父母不妨停下手邊的工作,傾聽孩子。
優秀的父母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在家庭相處中,常常採用較平等的模式和孩子交流的家長,教出優秀孩子的概率要大得多。
當孩子遇到問題向父母尋求幫助的,父母給出的指導要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
通過討論,方向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明朗,這都有助於問題的真正解決。同時,這種共同參與的方式,也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具有良性溝通的家庭,除了讓孩子有了表達意見的機會,還讓孩子有了更多的被信任感。當這種被信任感放大到學習中,那麼,信任感就會變成孩子內在的學習潛力和動力,這樣在學習的安排和時間管理上,就更容易促進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
責任編輯: 紫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