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亂象】格林美老闆的錢怎麼都還債了……(圖)


回收利用廢舊電池等廢棄資源循環再造高技術產品的格林美(GEM)股份有限公司(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2年11月23日訊】11月9日,格林美的高管對機構們侃侃而談,說過去增持以增強投資者信心,2021年減持的資金已經全部用於還賬了,老闆堅定看好公司未來發展。格林美距離美還有多遠?

基金經理都是人中龍鳳,這兩年也虧成狗了,甚至比散戶更像韭菜,他們胸中之悶氣自然要找機會發泄。

格林美的老闆在2021年高位減持,得到的解釋是為了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質量,降低股票質押率管控風險。減持的資金都全部用於償還股票質押貸款了,老闆看好公司未來發展,你的堅定底氣是什麼?資本市場不相信口號,只相信真金白銀的增持。

機構們不相信眼淚,在跟格林美高管對話的當天,深股通拋售163.62萬股。

格林美的老闆沒錢,公司有計畫啊,他們說公司有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有助於提高市場對公司未來業績及股價走勢的信心,公司也將積極研究有利於維護市值的方法,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格林美自己預測,到2026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800億元,為全球投資者創造良好的回報。

格林美能給投資者創造怎樣的回報呢?

截止2022年9月30日,格林美的賬面貨幣資金是61.16億元,這完全得益於7月份通過存托憑證募集的3.46億美元。而格林美一年內到期需要償還的短期借款卻高達48.86億元,還有長期借款73.58億元。因為按照存托憑證的承諾,是用於海外項目建設,難以挪回國內支持公司的流動性問題,以至於格林美向專業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2億元的債券。

格林美的資金是相當緊張的,除了海外融資,國內發債,公司的存貨一直高企。截止2022年3季度,該公司有72.99億元的存貨,佔流動資產比例為31.46%。

存貨佔營收比例高有三種可能,一種是管理能力差,一種是行業特性,還有一種就是為了提升公司利潤。如果在公司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大量資金佔用到存貨中,到底是公司調度資源的管理能力差?還是行業的特性呢?

格林美2019年存貨佔營收比值超過39%,到2020年更是高達46.63%,到2022年3季度,依然維持在34%以上。同行的容百科技的存貨佔營收比值一直沒有超過16.5%,當升科技也一直保持在18%以內,均低於格林美。

很顯然,格林美難以用行業特性來解釋存貨佔營收比過高的問題,那麼管理能力差會不斷擴大公司規模嗎?72.99億元的存貨才減值計提了1.42億元,到底計提的是什麼資產?還有沒有什麼無用的產品或者原材料趴在存貨裡?

從2019年以來,格林美的固定資產佔營收比重多年超過50%以上,而同行業容百科技、當升科技都維持在33%以下。可以窺見,格林美大量的回收家電、五金、塑料等廢舊品業務佔用大量的廠房等固定設備,是不是經營的正確決策呢?

機構們很顯然都是想成為巴菲特,他們質問格林美:公司電池回收才是有優勢的主業,而如今不斷融資擴產新能源,電池回收佔比越來越低,會不會是公司戰略方向的失誤?公司在電池回收上有沒有遠景計畫?機構們看到巴菲特減持新能源,所以同樣對格林美的業務結構產生了疑問。

格林美依然給機構們畫了一張餅:公司未來的重點在於回收,計畫到2026年動力電池收量將達到30萬噸的規模。

格林美能不能在未來的回收業務中擁有領先優勢?

大量的負債,資金緊張,如果有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依然可以讓公司高速發展。機構們很顯然對格林美的現金流是擔心的,尤其是在不斷擴大投資的情況下,希望格林美給個說法。

格林美2019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為7.37億元,到了2022年3季度已經下滑到-11.249億元,而今年三季度該公司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佔營收比例高達24%。

更為糟糕的是,按照企業自由現金流量(正推法)看,格林美2019年為13億元,到了2020年下滑到1.6億元,到2021年進一步下滑到-23.93億元,截止2022年3季度,依然為-13.83億元。而格林美有息負債截止2022年3季度高達148.47億元,有息負債率一直保持在77%以上,遠遠高於容百科技和當升科技。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容百科技、當升科技的有息負債僅為37.24億元和0.31億元,有息負債率均低於73%。

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格林美資金缺口達到87億元。更糟糕的是,從2019年以來,該公司的的資金缺口一直超過52億元。(附註:此處資金缺口計算公式=貨幣資金-有息負債)

格林美三季度扣非後淨利潤為9.226億元,而經營性活動現金流為負數,不難發現,格林美的盈利都只是紙上富貴。

結合該公司自由現金流(正推法)從2020年降到1.6億元之後就大規模為負數後,可以看出格林美沒有自我創造現金的能力,而是不斷依靠融資來過日子。儘管格林美給投資者進行解釋,公司處於擴張期,投資者們依然沒有用股價來回應公司的信心。

作為鋰電池回收的龍頭,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比亞迪產業鏈的上游公司,格林美可謂是佔有超級火爆的新能源概念。難怪機構們都一頭霧水,為啥擁有生金蛋的雞,為啥還要重注去搞礦資源?

很顯然,格林美的財務數據以及二級市場已經印證,公司的造血功能、賺錢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市場永遠是聰明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