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歐洲多國「變天」意味著什麼?(圖)

 2022-10-02 11:2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7
    小字

義大利大選贏家喬治婭·梅洛尼(Giorgia Meloni)
意大利恪守保守傳統價值的梅洛尼大選獲勝在國際驚起漣漪。(圖片來源:Antonio Masiello/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0月2日訊】全球媒體都一股腦的鼓吹左派先進思潮,西方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意大利(台灣譯作:義大利)今年大選變天,體現了民心所向的保守傳統價值觀,令人鼓舞。其實保守派在歐洲的崛起,並非義大利獨有的風景。

梅洛尼獲勝清晰體現意大利民意 

歐盟第3大經濟體義大利政壇變天,在9月25日舉行的義大利議會選舉中,喬治亞·梅洛尼(Giorgia Meloni)率領的「意大利兄弟黨」贏得約26%的選票,為該黨在議會佔據多數地位奠定了基礎;包括該黨在內的中右翼聯盟共獲43.8%的選票。外界一致評論,此次選舉產生兩個義大利政壇之最——義大利二戰後最右政府、義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前「軍師」班農毫不掩飾對梅洛尼的欣賞,他公開表示:「跟撒切爾一樣,梅洛尼會一直戰鬥至勝利。」

其實在梅洛尼之(Giorgia Meloni)前,法國總統候選人瑪麗·勒龐(Marine Le Pen)、波蘭前總理貝婭塔·席多、德國議員佩特里、挪威財政大臣西芙·延森……這些被稱為右翼保守的女性勢力早已在歐洲政壇崛起。

「保衛合乎自然規律的家庭,反對性少數群體;支持生育文化,反對(墮胎的)死亡地獄;反對全球化;支持更安全的國境;反對大型國際金融活動……」梅洛尼今年6月對西班牙政黨VOX發表演說時,用流利的西班牙語昭告她的政治主張。

意大利(台灣譯作:義大利)大選贏家喬治婭·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今年45歲。她15歲從政,高中畢業就從政。她做保姆、女招待、酒吧伺女等底層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2008年,年僅31歲的她成為義大利政府的青年部長,是義大利歷史上最年輕的部長。

2012年,梅洛尼和另外兩人共同創辦了新黨「義大利兄弟黨」,兩年後成為黨主席。她的黨從2013年大選只拿到2%的選票,到2018年4.4%,到2022年的26%,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代表了義大利民意的變遷。

梅洛尼代表的其實就是正宗的保守派傳統思維:敬神對人類的安排、反墮胎、反安樂死、不認同同性戀(LGBTQ)、注重國家認同、不認同全球主義。

梅洛尼(Giorgia Meloni)8月25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中國(中共)正滲透世界各個角落,她若當選,將限制中國(中共)在意大利與歐洲的擴張,且無意繼續參與「一帶一路」計畫。

2019年意大利(台灣譯作:義大利)成為第一個接受中國「一帶一路」的歐洲國家,梅洛尼直言,她不會尋求繼續這份協議中的任何計畫,「我沒有想支持中國在義大利或歐洲擴張的政治意願」,並指出她反對歐洲推動電動交通工具,因為該政策將有利於電動車電池的主要生產國中國。

歐洲保守勢力在危機中崛起

保守派的崛起,並非義大利獨有的風景。2017年,德國「選擇黨」在聯邦選舉中獲得超過12%的選票,成為德國第三大政黨。今年4月,法國「國民聯盟」雖然在大選中落敗,卻獲得了史上最多的選票。今年9月,瑞典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一舉成為第二大政黨。

梅洛尼的獲勝在國際驚起漣漪,也展示著歐洲民心所向:被稱為「匈牙利的川普」——總理歐爾班在今年大選中大勝;瑞典的保守政黨首次在大選中取得成功;在西班牙,與梅洛尼結盟的右翼民聲黨(Vox)聲勢也正水漲船高;而英國保守派卓慧思(Liz Truss)拿下首相大位。

在德國,作為選擇黨前主席,弗勞克·佩特里打著民族主義等旗號,率領該黨成為二戰結束後德國首個進入議會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在一項民意調查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支持選擇黨及其主張。

在波蘭,右翼民粹主義政黨「法律與公正黨」在2015年的議會選舉中成為第一大黨,獲得獨立組閣資格,出身於礦工之家的法律與公正黨副主席貝婭塔·席多,也由此登上女總理之位,並躋身福布斯全球百名最有權力的女性名單。

在挪威,自2013年就任財政大臣以來,西芙·延森已成為二戰後該國任職時間最長的財政大臣。作為挪威進步黨主席,她視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為偶像。

匈牙利的川普——歐爾班四度當選總理 民意甚至高

匈牙利的總理歐爾班有點像是匈牙利的川普,他比川普早6年上臺,他的政策、觀念和川普以及現在美國共和黨保守派高度相像,都是強調基督信仰、家庭、傳統,還有國家。和川普不同的是,他在2010年當選總理之後,非常有膽量,用大刀闊斧的動作來守衛保守派的權力,把放縱派拒之門外。比如重新劃定選區,邀請保守派媒體結成聯盟,在學校課本裡把同性戀等內容刪掉。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在今年4月3日的選舉中贏得第五個任期,他在勝選演說中稱:「我們將終此一生銘記這場勝利,因我們須戰勝大量對手。」他稱他的政治對手除了澤連斯基,還包括國內左派、國際左派、布魯塞爾的官僚、索羅斯帝國的金錢,以及國際媒體。他說:「我們從未試過在同一時間有這麼多對手。」

現居美國的時局觀察人士、作家曹長青曾發推文表示:今天舉行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大選,都是俄烏戰爭後首次歐洲國家選舉,兩國領導人都是保守派,都強調反西方左派、堅守基督信仰和道德,都遭全球左媒的攻擊圍剿。結果兩國民眾都選擇了保守派繼續執政,左派都慘敗。這兩國選舉結果告訴世界,前共產國家人民將成為抵抗西方左派的力量。西左無法一手遮天了。

歐洲左翼國瑞典「歷史性轉折」 

瑞典剛過去的大選,瑞典的右翼政黨聯盟強勢崛起,奪取執政權,可能為當地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超級通脹和難民問題困擾下,這次瑞典國會選舉被喻為該國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選。結果由瑞典民主黨、自由黨、基督教民主黨及溫和黨組成的右翼聯盟,在 349個席位中共取得176席,得票率 49.6%,以3席之差壓過由社會民主黨、左翼黨、綠黨和中間黨共組的左翼聯盟,後者得票率約為48.9%。

最令外界關注的地方,不單是右翼聯盟勝選,而是一向被認為屬於極右翼路線的瑞典民主黨(Sverigedemokraterna)一躍成為第二大黨。

「以瑞典為優先」的瑞典民主黨(Sweden Democrats)領袖奧克松(Jimmie Akesson)9月14日宣布勝選。自從瑞典民主黨在1988年創黨以來,一直被排除在執政聯盟之外,甚至直到2010年才首度躋身議會。

奧克松(Jimmie Akesson)表示,瑞典民主黨將會是重建當地安全的具建設性的推動力,重申是時候「以瑞典為優先」。

分析認為,在外圍俄烏戰爭、全球通脹、能源價格高企,加上內在社會問題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在一直被左派操縱的瑞典,右翼民粹政黨崛起,凸顯民心。

奧克松在2005年參選時,瑞典民主黨的支持度只有約1%,在瑞典的政治舞台上亦曾被視為「被排斥者」般的存在。

但此次瑞典大選,民主黨躍升為第二大黨,而且勢將超越溫和黨成為右翼聯盟第一大黨,進一步突顯瑞典民意「向右轉」的趨勢。路透社指出,在長期自詡包容開放的瑞典,這是「歷史性轉折」。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