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 駱駝(局部)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名句形象地描述了盛唐時期萬國來朝,繁榮與輝煌的盛世景象。在經歷了初期的貞觀之治和中期的開元盛世後,唐朝國力達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的局面。國力強盛,造就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對不同種族和宗教就格外包容,而外來文化在某程度上亦為唐代的審美風尚帶來正面影響。盛唐社會經濟空前繁榮,人口大幅度增長,國內交通四通八達,來自東瀛、南海、西域的人們紛至沓來,對外貿易也十分活躍。而唐朝在接納各國交流學習的同時,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均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充滿異域風情的色彩絢麗的工藝製品也成為當時的一大特徵。
唐三彩被視為唐代文化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在中國陶瓷史上擁有特殊地位。唐三彩無論在造型、裝飾、色釉和燒製工藝上均呈現中國製瓷的非凡技藝。唐三彩器物造型選取題材廣泛,粗中有細,小中見大,生動豐滿,富有張力,有極強的型體表現力以及視覺衝擊力。唐三彩完美的展現了盛唐時期,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碰撞、融合後產生的唐朝藝術風格。
唐三彩 駱駝
唐三彩更被喻為唐朝藝術的代表,以黃、白、綠的色釉為主,故而被稱為「唐三彩」。事實上,除了普遍的「三彩」之外,不少唐三彩的器身均色彩斑斕。唐三彩燒製技巧繁複,須以高溫燒製,部分釉彩更要放入窯內進行二次燒製才能達致效果,加入鈷料以致產生藍斑效果的作品更是稀有瑰寶。鈷藍料為波斯進口的珍貴顏料,因此飾以鈷藍釉料的瓷器多為達官貴人家中的裝飾品,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唐代盛行厚葬制度,唐三彩自然也成為隨葬冥器的首選。
唐三彩的興盛也反映出唐朝文化的包容性。在唐朝以前,人們崇尚素色,到了唐朝之後,因為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唐朝包容了各種文化,其中包括文字、繪畫、陶瓷、金銀器、歌曲、舞蹈等,這才導致了唐三彩標誌性的顏色和造型。唐三彩也證明了當時唐朝的強大,這種強大不單單是指軍事上的,更多的是指經濟、文化藝術方面。唐三彩已然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那精美絕倫的藝術表現之中,蘊藏著探尋藝術創造的無限魅力,雖然歷代以來出現過很多的仿製之作,但都難以具有唐三彩那樣豐富的藝術內涵。
唐三彩 馬
唐三彩常見造型包括人物及駱駝和馬等動物,除此之外還有器物類,其中又以動物居多。動物中又以馬造型數量為龐大,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在古代人們作戰需要戰馬,通信運輸需要馬,可以說馬是當時貼近人們生活的動物,因而唐三彩中動物類以馬居首。唐三彩中馬的造型與之前朝代所做的造型都不同,頭小頸長,膘肥體壯,雙眼炯炯有神,富於藝術的歸納力。其間以白色三彩和黑色三彩最為貴重。唐三彩馬的動勢特點是以靜為主,靜中有動,通過馬的眼睛、耳朵等細節部分的形狀,來表現出動的一面。
唐三彩人物比例適度,形態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唐三彩人物造型種類繁多,如天王俑、文官俑、武士俑、女俑、胡俑等。文官彬彬有禮,武士剛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壯氣概,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體態豐滿。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造型豐滿。這與當時唐朝盛行「以肥為美」的審美標準不謀而合。在人物俑的塑造上,概括簡練而傳神,對五官的刻劃細緻入微,重在神態表現。這些作品造型逼真,姿態優美,形神兼備,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唐三彩武士(以上圖片來源皆為維基百科)
唐三彩在精心製作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兩件唐三彩作品在色彩上是完全一樣的。釉質自然往下漫流,燒制時會產生許多複雜奇妙的變化,其釉色顯得光澤晶瑩,彩色富有神韻,寫意而流暢,從而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產生五彩斑斕、富麗堂皇的藝術效果。唐三彩與唐代詩歌、繪畫等一同形成了盛唐文化的主旋律,共同奏響了盛世大唐的樂章,從而奠定了唐三彩在中國陶瓷史上里程碑式的意義。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