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亞洲行把中國重新置於地緣政治核心(圖)
2022年5月21日,在韓國首爾,美國總統拜登(右一)和韓國新上任的總統尹錫悅(左一)舉行了首次峰會。(圖片來源:Jung Yeon-Je-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5月22日訊】(法廣 RFI)拜登擔任總統伊始,其外國政策的優先事項就非常清楚——制衡對手中國。然而他卻在等了16個月之後開啟其作為總統的首次亞洲之行。
為什麼拖了如此之久,法國世界報刊文分析,這一長時段的延遲首先與其任職後的處境有關:阿富汗匆忙撤軍;需在國會通過一系列競選時承諾的法案;隨後便是政治上、軍事上全力以赴支援烏克蘭打擊俄羅斯侵略者。
華盛頓現在似乎要把中國重新至於地緣政治優先事項的核心,在白宮看來,關鍵的問題,從歐洲到亞洲,仍然是自由民主國家集團如何凝聚起來對抗威權政權。白宮在其2月份公布的一份關於印太地區的戰略文件中說:我們的目標不是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塑造它所處的戰略環境,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一種最有利於美國、其盟友和夥伴以及我們共同利益和價值觀的影響力平衡。
6月底,北約將在馬德里峰會上通過一項新的戰略概念,這是一份規定其原則和優先事項的重要文件。根據世界報的信息,美國將再次推動將中國納入聯盟的視野。2021年6月北約峰會結束時發表的最後公報已經指出:「中國公開的野心和堅定的行為是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和對聯盟安全重要領域的系統性挑戰。」
華盛頓今天希望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更清楚地揭示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某種共謀關係,以說明中國為俄羅斯提供了便利。沙利文週三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潔篪通電話時後者警告說,「臺灣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和最關鍵的問題」。
對拜登政府來說,烏克蘭戰爭的教訓是行動和政治雙重的,在軍事層面,美方正在重新審視對臺灣的援助。美國媒體報導說,華盛頓現在認為做好與中國的不對稱衝突而不是常規衝突要有用得多。這意味著提供更輕、更機動、高精度的武器裝備。烏克蘭戰爭顯示了無人機、「毒刺」系統對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以及標槍對坦克的可怕效力。
在政治層面,拜登政府認為,西方的凝聚力和對俄羅斯的反應,包括制定前所未有的經濟和金融制裁,可以對中國起到警示作用。北京顯然注意到了俄羅斯軍隊的驚人挫折和莫斯科日益嚴重的外交孤立。3月份,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警告美國不要在亞洲製造分裂對抗。「把地區帶上碎片化、陣營化的邪路,與歐洲的北約東擴一樣危險。」
根據北京的說法,華盛頓是烏克蘭戰爭的幕後推手,因為它的武裝力量北約近年來一直在挑釁莫斯科,而現在華盛頓想在亞洲走類似的道路,與其奧庫斯(英國、澳大利亞)、四方(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和「五眼」(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聯盟建立一個新戰線。這一次,戰場在臺灣。"親北京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永年在《環球時報》這樣表示:「就像美國需要一場烏克蘭戰爭來削弱俄羅斯一樣,它需要一場衝突來在亞洲建立一個小型北約」。
因此,中國正試圖說服該地區的其他國家,美國的軍事存在既不合法又充滿危險。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週三給日本外相林芳正打電話時警告:「日美雙邊合作不應挑動陣營對抗,更不應損害中國的主權。」對中國來說,亞洲必須自我管理,鑒於其規模和實力,北京顯然處於領袖地位。
在與美國競爭的背景下,中國正試圖通過推廣新概念來打破其相對孤立的局面。據新華社報導,4月21日,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這個項目「拒絕冷戰思維,反對單邊主義、集團政治和集團間的對抗」。這個項目是繼2021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起的「全球發展倡議」之後提出的,內容仍然相當含糊,但伴隨著中國對"小團體"和"小圈子"的批評,可能會引起一些共鳴。"印度學者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最近在The Diplomat撰文評論道:「儘管全球安全倡議背後存在虛偽和權力政治,但它在世界一些地區,包括中東、非洲和其他遠離中國的地區可能會獲得支持。
巨大的長期的地緣政治對抗正在形成。但短期而言,拜登在對北京的貿易政策方面面臨著複雜的選擇。他是否應該減少或取消其前任特朗普對中國製造的各種產品徵收的高達3500億美元的巨額關稅?商業界正在為此遊說,以部分抵消供應成本的爆炸性增長。另一方面,白宮主要考量的是取消這一課稅對抗擊通貨膨脹可能帶來的積極影響,減少通膨,這是美國11月中期選舉前拜登政府的頭等大事。
原標題:世界報 拜登借亞洲行把中國重新置於地緣政治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