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烏克蘭危機:普京的賭局(圖)

作者:古望琴  2022-02-09 03: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022年2月7日,法國總統埃馬克龍在莫斯科與普京舉行會談。
2022年2月7日,法國總統埃馬克龍在莫斯科與普京舉行會談。(圖片來源:SPUTNIK/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2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古望琴編譯/綜合報導)普京可能是烏克蘭危機中最大的輸家,他就像一個無法停止測試運​​氣的強迫性撲克玩家,每次拿到好牌,他都會忍不住的加註,他最終可能會過度下注而輸得很慘。兩位著名的國家安全專家在1945網站的特約稿件中,就是這樣寫的。卡拉法諾(James Jay Carafano)在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負責國家安全和對外關係事務的研究,沃布羅斯基(Tomasz Wróblewski)是波蘭智庫華沙企業研究所(Warsaw Enterprise Institute)的CEO。他們的觀點是:普京有武力能源這兩張王牌,但是如果美國北約承諾加強其戰略性的和常規性的威懾力量,並建立真正的能源安全,使歐洲能夠獲得負擔得起和可靠的能源,普京將壯士斷臂。

文章指出,普京已經開始認為,北約沒有政治意願來幫助保護烏克蘭免受入侵。12月17日,俄羅斯外交部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北約保證永遠不會接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以及瑞典和芬蘭為成員國。這份最後通牒,以及隨後的俄羅斯公報,措辭簡潔但要求豐富,透出的是莫斯科似乎確信它在與西方的談判中佔據上風。

文章引用歷史範例來說明,普京冒險,來破壞和利用西方,對莫斯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蘇聯領導人也進行過不計後果的賭注。1948年斯大林試圖餓死柏林,這是一場大賭,但蘇聯輸得很慘,美國組織了一年的空中橋樑的供給空運,打破了封鎖。

莫斯科還試圖在太空競賽中擊敗西方。加加林(Yuri Gagarin)的首次月球飛行,再加上克里姆林宮的太空武器化計畫,把美國政府、工業界和大學動員起來了,美國太空計畫不僅超越了俄羅斯,而且為美國工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進步。

古巴導彈危機(Cuban Missile Crisis)也許是莫斯科下惡注的最好例子。試圖在古巴島上放置核彈頭,導致了第一次核危機,以俄羅斯羞辱性的撤離告終。這一事件,使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關係倒退了很多年。

回到歐洲,由保加利亞安全部門策劃,但受到克里姆林宮的啟發的,暗殺教皇約翰保羅二世(Pope John Paul II)未遂,對教皇的祖國波蘭來說是一次創傷性事件。但它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破壞波蘭人的精神,而是在信仰、勇氣和決心中團結了整個國家,以繼續保羅二世的工作。教皇在華沙的話「不要害怕!」,對1989年最終幫助推翻共產主義統治的1000萬人的團結運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4年普京贏得了克里米亞(Crimea)和頓涅茨克(Donetsk),但失去了烏克蘭人民。入侵加強了烏克蘭民族主義的紐帶,這在以前是不存在的。這也導致基輔建立了歐洲最強大和最堅決的軍隊之一,決心抵抗另一次入侵,並在10年後從俄羅斯收回屬於她的東西。

文章指出,莫斯科、北京和伊斯蘭主義者都想要同樣的東西:一個解散的跨大西洋社區和一個弱化、無組織、脆弱的歐洲。但是,如果能把普京的霸凌行為化解,它們的目的就不容易達到。

歐洲人和美國人可以做到這一點,他們以前就成功過。去年普京的政治傀儡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對歐盟東部邊界發動了前所未有的混合攻擊時,西方就做到了。白俄羅斯總統把來自非洲和中東的移民,趕出邊界,希望製造政治危機並破壞東歐的穩定。然而,盧卡申卡的冷嘲熱諷和冷酷無情,使布魯塞爾和大多數歐洲國家首都,支持波蘭和立陶宛保衛邊境的努力。兩國都得到了強有力的道義和後勤支持。歐洲再次統一,普京掉鏈子了。

同樣的事情在本月與俄羅斯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再次發生。所有北約國家都站穩了腳跟,團結一致,幾年來第一次用同一種聲音說話。

兩位安全專家表示,不管烏克蘭的鬧劇如何演下去,我們還會看到普京用武力和能源,來攪亂西方。因此北約需要加強常規和戰略威懾,每個成員國都必須站出來,兌現對共同防禦的承諾。而且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和地中海,美國必須成為前沿防禦的積極夥伴。同時,跨大西洋社區也需要能源安全:一個充滿活力的能源私營部門,提供可靠、負擔得起的能源,它們將包括強勁的美國能源出口、歐洲的天然氣勘探和開發、核能,甚至是有意義的清潔煤。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