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最強太空望遠鏡起飛 探尋宇宙起源和生命(圖)

 2021-12-25 23:0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2021年12月25日,世界上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韋伯”乘坐阿麗亞娜5號火箭,從南美洲東北海岸的法屬圭亞那起飛升空。(圖片來源:Chris Gunn/NASA via Getty Images)
2021年12月25日,世界上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韋伯」乘坐阿麗亞娜5號火箭,從南美洲東北海岸的法屬圭亞那起飛升空。(圖片來源:Chris Gunn/NASA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12月25日讯】(看中國記者程雯編譯/綜合報導)12月25日(週六),聖誕節這一天的早晨,世界上最大、最強的太空望遠鏡韋伯」發射起飛了,韋伯的任務是捕捉宇宙誕生初期第一批恆星和星系發出的光,以探尋宇宙起源,以及在宇宙中找尋生命跡象。

這個最新的太空望遠鏡以美國宇航局(NASA)在1960年代的局長詹姆斯.韋伯(James Webb)的名字命名,是已經步入老齡的30歲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韋伯太空望遠鏡由NASA與歐洲和加拿大的航天機構合作建造,自1990年代以來,有來自29個國家的數千名工作人員參與了這個項目。

最後,重達7噸、耗資近100億美元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在2021聖誕節的早晨乘坐歐洲航天局(ESA)的阿麗亞娜5號火箭,從位於南美洲東北海岸的法屬蓋亞那的ESA發射基地起飛升空。

據美聯社報導,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們都熱切地期待著韋伯終於起飛了。韋伯的發射曾因技術障礙被推遲了近一週,然後又被颶風推遲到聖誕節發射。在聖誕節早晨,韋伯完美升空後,發射控制中心裏爆發出歡呼聲和掌聲,興高采烈的科學家們互相擁抱,並反覆呼喊「Go Webb!」(韋伯加油!)

阿麗亞娜空間公司(Arianespace)的首席執行官斯蒂芬.以色列(Stephane Israel)說:「我們今天早上為人類發射了(韋伯)。在韋伯之後,我們將永遠不會以(與以前)完全相同的方式看待天空。」

韋伯天文望遠鏡將飛向100萬英里(160萬公里)以外的太空目的地,比到月球的距離遠出四倍多。它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那裡,而它最先進的紅外線眼睛準備好開始掃瞄宇宙還需要再有五個月的時間。

相比之下,哈勃太空望遠鏡在340英里(550公里)遠的地球軌道上運行,每90分鐘就會進出一次地球的陰影。

韋伯的敏感度大約是哈勃的100倍,預計韋伯將能夠深刻改變科學家對宇宙和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的理解。

韋伯將主要在紅外光譜中觀察宇宙,這使其能夠透過恆星誕生的氣體和塵埃雲觀察宇宙,而哈勃主要是在光學和紫外線波長下工作。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主鏡由18個六邊形的鍍金鈹金屬部分組成——這讓韋伯具有更大的聚光區域,使其能夠觀察更遠距離的物體,比哈勃望遠鏡或任何其他望遠鏡都更遠。

天文學家說,這將使人們能夠看到以前從未見過的宇宙一瞥——可追溯到大爆炸後僅1億年的情景——大爆炸理論認為,大約138億年前出現了可觀測到的宇宙的膨脹。

哈勃觀察到的宇宙可以追溯到大爆炸之後的大約4億年,也就是在第一個星系(由龐大的星團和恆星、氣體和其他星際物質組成)剛剛形成之後的時期。

天文學家們希望通過韋伯望遠鏡能夠更清晰地研究宇宙中最早的恆星和星系的形成,此外還渴望研究據信是佔據遙遠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黑洞。

韋伯望遠鏡還非常適合在數十個最新有記錄的系外行星(指圍繞遙遠恆星運行的天體)周圍尋找潛在支持生命的大氣層的證據,並觀察離地球更近的世界,例如火星以及土星的冰衛星泰坦(Titan)。

NASA的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本週早些時候說:「這將使我們更好地瞭解我們的宇宙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這個探索是永恆的。」

同時他還告誡說:「當你想要獲得豐厚的回報時,你通常必須冒很大的風險。」

韋伯望遠鏡的天文操作預計將於2022年夏季開始,由美國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進行,那之前需要對韋伯的反射鏡和儀器進行大約六個月的校對和校準。韋伯望遠鏡的設計壽命是10年。

不過,宇航員的太空行走和維修技術有可能讓韋伯能夠像哈勃那樣延長工作壽命,宇航工程師已經把韋伯的燃料箱設計成可以和航天器對接加油的狀態,未來需要解決的是韋伯離地球更遠,太空條件更複雜的情況。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