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代的劉墉,大家都知道他為官奉公守法、清正廉潔,深得老百姓愛戴。然而除了其政治上的出色表現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和同時代的書家王文治並駕齊驅。清人梁章鉅在《楹聯三話》說:「國朝書家劉石庵相國,無日不臨帖,肘不去案者六十年,善於用墨,魅力甚厚,常自言:耗去數萬斤油矣;王夢樓太守,則書不經意,愈淡愈超,全取風神。時有濃書宰相,淡墨探花之對。」除此之外,劉墉、王文治又和梁同書、翁方綱二人統稱為「清代書法四大家」,並稱「翁劉梁王」。
劉墉(1719-1805),字崇如,號石庵。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人。劉墉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嘉慶四年(1799年),劉墉加封太子少保,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劉墉查明和珅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污自肥等罪行20條,奏報朝廷,嘉慶隨即處死和珅。劉墉於嘉慶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謚文清。
由於康熙皇帝對董其昌的書法大力推崇,所以清朝書壇的大部分書家學習書法幾乎都從董其昌的書法入手,劉墉和王文治二人也不例外。劉墉勤奮好學,師古不泥。他擅長行書和小楷,初學董其昌和趙孟頫,因而其書珠圓玉潤。但是劉墉後來取法顏真卿、蘇軾等書法名家,並溯晉唐多家,兼取北魏筆勢,從而鍛練出飽滿的線條,這些線條在濃墨的外襯下,使得劉墉的書法益加渾厚,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形成其敦厚寬博、貌豐古勁,味重神藏的藝術特色。清人張維屏在《松軒隨筆》中謂劉墉的書法:「貌豐骨勁,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籠,超然獨出。」劉墉書法「精華蘊蓄,勁氣內斂,殆如渾然太極,包羅萬有,人莫測其高深耳」,又因為他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故人稱「濃墨宰相」。
王文治(1730-1802),清代詩人、書法家,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進士,授編修,擢侍讀,官至雲南臨安知府。罷歸,自此無意仕進。著有《夢樓詩集》《快雨堂題跋》。
王文治是一個少年天才,十幾歲即以文章書法馳譽江浙,二十幾歲就已名動京城。乾隆二十一年(1756),翰林侍讀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二人仰王文治書名,遂邀其同往,結果琉球人紛紛重金求購王文治墨寶,二十六歲的王文治書名大震。今天的日本沖繩博物館,仍然珍藏著王文治當年的書作。四年之後,王文治進京殿試,得中一甲第三,這便是日後「淡墨探花」的由來。中進士後,王文治在翰林院幾年,和紀曉嵐交好。
王文治一生以書法稱名於世,他早年書法學米芾、董其昌,後法「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兼學宋代書法家張即之,又摻以唐代書法家李邕的筆意,再加上其潛心禪理,形成了婉約飄逸、勻淨嫵媚的風格特徵。王文治行書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見其晉唐功底深厚,一派端莊。他用筆規矩而灑落,又風神瀟灑,散發出濃厚的文人氣息。王文治書用筆轉少折多,顯得果斷有緻,乾淨利落,點畫飄逸婉柔,結體嫵媚而內斂,用墨淡雅。正如梁章鉅所言:「書不經意,愈淡愈超,全取風神。」他所謂的「淡」,不是指蘸墨很淡,是指「不經意」,「全取風神」和「清淡秀逸」。
劉墉作書喜用濃墨,其行楷渾厚雄勁,古拙樸茂,筆短意長,貌豐骨勁拙中含姿,顯得雍容華貴。王文治作書喜用淡墨,用筆瘦勁,清秀之中時見俊切之氣,既嫵媚動人,又俊爽豪逸,風神蕭散。濃墨講究氣勢和魄力,淡墨追求風神和韻味,他們都在書法創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濃墨也好,淡墨也罷,都有自己的用墨特色,可謂各有千秋,皆可作為後世學書之借鑒。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