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11月2日訊】明天就是維州州長大選了,因為維州州長選舉跟國會選舉和總統大選不在同一年,所以維州選舉往往有選情風向標的作用,這是明年中期選舉前的一場真正的選舉,因此雙方都傾注了相當大的力量。維州過去屬於保守派的州,但過去十年來從搖擺州變成現在的藍營,不但過去十年來州長是民主黨人,就是州議會也是民主黨佔多數。今年出來代表民主黨參選的,又是過去擔任州長的麥考利夫,勝選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是,麥考利夫和共和黨候選人楊肯之間的民調差距很小,在統計誤差範圍之內,而且麥考利夫的領先日益縮小,現在民主黨相當緊張。緊張到什麼程度呢?拜登親自到維州拜票,前總統歐巴馬也到維州親自拜票,上個週末,麥考利夫還請來了喬治亞州Stacy Abrams站臺拜票,這位Abrams可是民主黨的明星人物,民主黨拿下喬治亞州兩個參議員席位,據說大多是Abrams的功勞。2018年她競選喬治亞州州長失敗,但是她不認輸,一直強調大選舞弊,她的選票被偷了。
這次維州州長大選,民主黨的方針就一個,那就是把對手楊肯描述成是川普(特朗普)的人,民主黨相信只要把楊肯跟川普綁在一起就行,能大大激發民主黨人出來投票的熱情,因為川普去年總統大選之後一直不認輸,不少民主黨和中間派選民因此而不喜歡川普,特別是1月6號國會山受到衝擊,主流媒體密集報導的鏡頭,在美國選民的心裏記憶猶新,只要不斷的提醒川普不承認敗選,不斷的提醒國會衝擊,就能贏得選舉的勝利,這也是國會一直在張羅著繼續調查國會衝擊的主要原因。
但沒成想,這一策略不大奏效。為什麼不奏效呢,我看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民主黨雙重標準,現在誰要說去年總統大選舞弊、多貓膩、偷選票,好像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似地,我今天這個節目可能都得黃標。但是Stacy Abram是第一個大張旗鼓宣稱大選舞弊、偷選票的人,她反而成了揭露選舉不公的英雄。上個週末在Charlottesville的拜票活動中,Abram和麥考利夫肩併肩站在一起,麥考利夫發言說,要不是當年喬治亞州州長剝奪1百40萬公民的選舉權,今天的州長就是Abram,他們舞弊,他們偷走了選票。雖然Abram並沒有通過法律途徑指控喬治亞州州長大選舞弊,也承認自己沒有證據,但她一直強調2018年的喬治亞州州長大選存在舞弊,換句話說,這就是陰謀論了。民主黨和左派一直抨擊川普搞陰謀論,沒有證據卻指責大選舞弊,但同時民主和左派有支持Abram的陰謀論,這不是典型的雙重標準麼?難道維州的選民會不明白麼。
第二個原因就是麥考利夫說錯了話。美國朝野意識形態涇渭分明,左派積極推動批判種族理論,在校園推廣,還以人權的名義推動變性人權益,在Loudoun郡的高中,因為有男學生冒充女生進了女廁所,強姦女同學,女生的父親在校董會上指責校方隱瞞,情緒激動被警察拖離現象,視頻在社媒公布後,左派一邊倒的指責這是美國本土的恐怖,甚至於司法部長都頒發命令,要求聯邦調查局干預地方校董會,當事實被逐漸公布後,父親家根本就不是搞恐怖,而是校方隱瞞真相而情緒激動的事實被曝光後,在美國社會激起反彈,前兩天法院裁決,男生犯下強姦罪,上個星期,Loudoun郡高中學生罷課抗議,不滿校方隱瞞事實真相。9月份,這件事情在風口浪尖的時候,在左媒一邊倒職責家長搞恐怖的時候,正好是維州州長競選辯論會,麥考利夫說,地方校區學校教什麼內容,家長無權過問,這下可捅了馬蜂窩,美國的校區都是地方政府負責規劃的,公立學校都是地方納稅人養著的,況且美國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作為家長、作為納稅人,難道在教育問題上沒有發言權?楊肯競選團隊立刻抓住這一機會,第二天就大做競選廣告,維州的家長媽媽們自發組織抗議活動,印製T恤,印的口號是:家長不是恐怖份子,媽媽們PK聯邦調查局,更有知情者爆料,全美校董協會過去幾個星期就在跟白宮幕僚商量,該怎麼聯合進行下一步,這是白宮的越權行為。這件事情越鬧越大,大華府地區最大的新聞廣播臺WTOP爆料說,早在五月底的時候,Loudoun郡高中校長就通知了校董會,一名高中女生就指控有男同學在洗手間侵犯了她,可是這位校長在6月份校董會上說,沒有任何記錄顯示,學校洗手間發生過性侵犯的現象,而就是在這次的校董會上,女生家長嚴厲指責校董,跟一位女校董爭吵,被警察強行帶走,八月份的時候,這位家長父親還被指控擾亂社會秩序並抵抗逮捕,判刑的法官2019年就得到麥考利夫的支持,麥考利夫還替她競選籌款。
這一切,都被選民看在眼裡,越是身邊發生的事情,選民越是看的明白,這明明是做父母本能的反應,怎麼就被扣上恐怖份子的帽子了?左派們張冠李戴的過分了。去年拜登在維州的選票,比川普多了十個百分點,很大程度上郊區的女性選民投票給了他,但這次麥考利夫把校區家長媽媽們惹翻了,看看明天的選舉結果怎麼樣。
謝謝您收看東方縱橫,如果您覺得我講的有道理,請幫助轉發推薦,也請留言,如果您還沒有訂閱,請點擊訂閱鍵,再次感謝您收看東方縱橫,我是東方,咱們下次時間-再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