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養胃「好習慣」其實很傷胃(組圖)


吃完飯20~30分鐘後,再散步為宜,才不會傷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所謂的養胃「好習慣」,其實不然,這些習慣很傷胃。

你以為的養胃 其實是錯誤習慣

1、喝「熱水」

太熱的水,起不到暖胃的作用,還會損傷消化道黏膜、胃黏膜。長期飲用比較燙的水(湯也是同理),還會使受傷的黏膜反覆受損,時間久了,黏膜會變硬,增加炎症的發生,從而大大增加胃癌、食管癌的風險。

正確做法: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用和人體溫度相近的「溫水」代替「熱水」更合適。

2、晨起一杯茶

茶葉中富含茶多酚、咖啡鹼等活性物質,這些成分有些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尤其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會更強,而有些會使部分人群出現心慌、頭暈、手腳無力等症狀。另外,茶葉偏鹼性,長期空腹喝茶會中和胃酸,在削弱胃的消化能力的同時降低胃的抗細菌能力。

正確做法:喝茶應有度,早餐後半小時飲茶最佳。

3、少食多餐

頻繁的加餐,會增加胃酸分泌,傷害胃黏膜,而且還會打亂飲食節律,胃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處理食物,得不到充分休息的胃更容易發生胃炎、胃潰瘍等病變。

正確做法:三餐規律,飢飽適當的飲食習慣。而對於患有胃病,特別是伴有消化不良症狀的病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健康飲食。

4、喝粥

喝粥會促進胃酸分泌,可能引起腹痛、反酸、燒心等症狀,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和反流性食管患者來說容易加重病情。另外,長期喝粥可能導致胃動力不足、消化能力減弱。

正確做法:正常人在感覺消化不良時,可適當喝點粥。胃病患者喝粥應遵循醫囑。

5、睡前喝牛奶

睡前喝牛奶對養胃並無益處,特別是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不適宜。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等會促進胃酸分泌,在夜間空腹狀態下有可能加重胃酸反流症狀。

正確做法:患有胃炎、胃潰瘍的患者應避免睡前喝牛奶。

一日三餐如何吃得健康,還要注意餐後一些習慣,千萬別著急做這3件事,因為餐後是食物消化的重要時機,這時候如果給身體增加額外的負擔,就可能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

飯後別著急做這3件事

1、散步

人在進食後,身體會把血液集中到胃腸,供給能量,以便胃腸道更好的消化食物。如果一吃飽飯就散步,血液就會被迫流向下肢肌肉供給能量,胃腸就可能因為缺少能量供應,消化減緩甚至消化不良。

此外,飯後立即運動,會增加胃的振動,增加胃負擔,不利於胃下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康復。

正確做法:吃完飯等20~30分鐘,胃中食物與各種消化液、消化酶混合均勻後再開始散步。有胃部疾病的患者,飯後還是建議休息,待餐後2~3小時後再運動。

2、抽菸

菸草中所含的大多都是有害物質,吸菸會讓膽汁分泌過多,抑制蛋白質和碳酸鹽的分泌,讓身體的消化能力下降,最終導致腸胃出問題。

正確做法:抽菸沒好處,還是戒了吧!

3、吃冷飲

許多人喜歡在餐後來些甜點,胃遇冷收縮,容易造成胃脹的不適症狀,胃酸分泌還會受到抑制,導致消化不良。

正確做法:飯前和飯後吃冷飲都不太合適,實在要吃,可以留到午餐後的2~3小時吃,這時候胃裡多數的食物已進入腸道,對消化影響較小。

餐後不適 4個補救

有的時候吃完飯,我們會覺得吃太多、吃太油等等,這時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做「補救」,讓消化更輕鬆。

1、吃太撐 來點山楂

食物吃多了,覺得有點撐。這時候吃些幫助消化的食物,能夠有所緩解。山楂有消食健胃、化濁降脂的作用,對於飲食過多導致的消化不良很有好處。

2、吃太油 來點蘋果


蘋果富含有機酸,能夠幫助脂肪的消化分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如果某一餐都是大魚大肉,烹飪中油的用量也比較多,不妨在餐後吃些蘋果。蘋果富含有機酸,能夠幫助脂肪的消化分解,此外蘋果酸甜的口感,在主觀感覺上的「解膩」效果也很不錯。

3、吃太上火 來顆梨

在吃油炸、燒烤的食物後,常常會有咽痛、口乾等上火的症狀。梨子富含水分和多種維生素,能夠很好的緩解咽乾、咽痛等不適症狀,在餐後來一顆,可以減少上火症狀的出現。

4、吃太寒涼 喝杯薑糖水

在吃了螃蟹、瓜果等寒涼食物後,一些脾胃虛寒的人可能會出現胃脹、胃痛等不適。這時候喝一些溫熱的薑糖水,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幫助緩解不適。

最後,日常養胃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定期的體檢篩查。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