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和老化、生活型態等種種因素有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隨著現代人壽命延長,一些老年人容易患上的疾病受到關注,其中「帕金森氏症」的罹病人口越來越多。此病在65歲以上老年人中好發率約為1%,80歲時激增到2%~4%。隨著人體老化,多巴胺分泌不足,出現症狀的比例也逐漸上升,應當提高警覺,及早發現,避免延誤診斷時機。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一些會造成生活困擾的症狀,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外顯徵兆,例如有患者形容自己走路的時候像拿破崙行軍,手臂無法自然擺動;也有患者經常半夜做夢,大叫或揮動肢體,連帶影響家人的睡眠,造成困擾。
帕金森氏症和老化、生活型態等種種因素有關。長期肩膀痛讓人直覺聯想到五十肩,但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症」前兆。曾有病患因為肩膀僵硬、動作遲緩,誤以為是五十肩,但是到骨科、復健科求診,都沒有得到良好的改善,最後來到神經內科就醫,醫師發現其拍打、握拳等動作困難,面部表情也顯得不自然,才找出是帕金森氏症所造成。
帕金森氏症10大症狀
臺灣動作障礙協會列出帕金森氏症10大症狀包括:
1、手在休息放鬆時出現顫抖
2、走路時手不會擺動
3、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
4、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
5、步伐小、常跌倒
6、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
7、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
8、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
9、音調變小或沙啞
10、寫字變慢、字體變小
葉篤學表示,人體中腦的黑質細胞通常減少至70%~80%,才會出現帕金森氏症的臨床症狀。及早就醫的話,可用影像檢查多巴胺轉運體以輔助診斷。如果對照上述症狀10項中出現3項以上,一定要注意,是否有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
帕金森氏症可控制 可治療
臺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指出,雖然帕金森氏症會引起手抖、僵硬、動作慢等外顯症狀比較明顯,容易影響外界的觀感與患者社交關係,但卻是可控制、可治療的疾病,如果能及早接受適當穩定的治療,對病人非常重要。
帕金森氏症病人的治療歷程分為3大階段:確診後前7年是「蜜月期」,透過藥物和運動,患者多半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第7~14年為「工作期」,如能接受妥善的照護,病人還能保有工作能力;第14年後進入「退休期」,採用合併治療仍可以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不須過度悲觀。
陸清松舉例說:有一名帕金森氏症患者,治療後出現無法控制顫動的「異動症」,因為他有一個心願要參加女兒婚禮而尋求醫生協助,透過新劑型藥物和合併治療,大幅改善異動症的問題,也順利參與了女兒的婚禮,並獲得更有品質的人生。
帕金森氏症新治療方式
臺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指出認為,治療帕金森氏症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讓患者體內的藥物濃度維持在有效的區間。
他進一步說明:由於病程進展,患者的多巴胺細胞逐漸凋亡,導致藥效區間縮窄,藥物濃度太低會使病人出現「斷電」現象,意識清醒而無法動作,但藥物濃度過高又會引發異動症,無法控制身體顫動。
巫錫霖表示,帕金森氏症的治療有2大目標,第一個是在用藥後1小時內能夠作用,第二個則是能讓體內藥物濃度維持恆定,這兩項也是用藥的主要困難點。目前二合一新劑型藥物,具有短效的藥物作用速度,也能維持長效的藥物濃度,對於解決患者斷電或過度異動症的情形有不錯的效果。帕金森氏症患者平日也要維持運動的習慣,有助於改善健康,延緩惡化。
責任編輯: 亞靜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