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是一件有禮有矩的事。
吃飯,其實是一件有禮有矩的事。《禮記》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中國古代被譽為「禮儀之邦」,飲食禮儀自然成為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食有客禮
無論是你宴請客人,還是去參加宴席,都很少有人留意飯桌的規矩。從座次、點菜、吃相乃至結賬等,都是一個人素養的表現。
1. 雞不獻頭,魚不獻脊
當我們在宴席上菜時,要把最好的部分留給客人,並在點菜時照顧好賓客的忌口。
諺云:「雞不獻頭,魚不獻脊。」
因為雞頭皮多骨多,無肉可食;而魚脊多刺,會誤傷賓客,所以不能將雞頭,魚脊對著主賓客。而是要把雞最好的部分和腴嫩味美的魚腹對著主賓客。
2. 有酒食,先生饌
「有酒食,先生饌」是說看到好菜餚,晚輩先禮讓年長的人先動筷。
宴席中如果有長輩,要先讓長輩入座,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要大門。
敬酒時,若長輩敬酒,晚輩需回敬。
陪長輩吃飯,不要自顧自地吃,不要搶先動筷,不獨佔菜餚,不亂翻菜盤。
3. 食勿乍舌,咽勿鳴喉
俗話說:「食勿乍舌,咽勿鳴喉。」意思是在品嚐菜餚的時候,切勿用口舌一乍一品,主人看到會不舒服。
4. 食不言,言必周
「食不言」的意思並不是一頓飯都不發一言,而是當你正在吃東西時就不要講話,等把飯菜嚥下,再與人交談,才不至於噴飯。
「言必周」是指當你講話的時候,須週到齊全,有所拿捏。不會因為說太多而顯得輕浮,也不會因為說太少而顯得冷漠。
客有客禮,家有家風。
5. 共飯不飽,共食有禮
《禮記》說:「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
這段話大意是講:大家一起吃飯時,不可衹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團,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裏,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沾漬的肉醬。
二、食有家規
客有客禮,家有家風。
在外吃飯,講究的是禮節;在家吃飯雖不拘束,但也有規矩。
因為餐桌上,藏著一個家的家風。
1. 不多食,不過量
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唯酒無量,不及亂」。
他主張節制,說吃不要只圖爽口,好吃而不克制,亦說人酒量有大小,但不應超過自己的極限,超則亂。
節制,是孔子所提倡的家風。
能夠在飯桌上有所節制,也往往可以在物質生活上安於簡素。
2. 不時,不食
中國人的吃,是因時而食,因地而食。
《論語》說:「不時,不食。」不僅是說過了飯點即不吃,也指過了時節不吃的講究。
春來冬往,廿四節氣,每家每戶的飯桌上,都放著最應季的菜餚。
在飯桌上不僅能感知四季,也感知自己對生活的講究。
3. 食要敬畏
在廣東地區,小時候每逢清明節,家裡人都會帶回一點豬肉。
雖然寡然無味,但是人們從小就對它們充滿敬畏,因為這是「神明」的禮物。
寒食一到,族人就會把一頭豬貢獻給「祖先」,希望他們來年繼續保護族群。
敬完神明後,這時會請來族中有威望的人分豬肉,每家每戶都會領到一點點。
每個人吃完之後,來年就康康順順,感恩這山川日月,丘嶺土地給予人們食物。
飯桌上粒粒粟米都是土地的恩賜,不浪費丟棄,就是中國人飲食的敬畏。
最好的養生,是回家吃飯。(以上圖片皆來源:Adobe Stock)
5. 食宜忘憂
雖說最好的養生,是回家吃飯。但不見得每家的飯桌都是其樂融融。
有些大人回家吃飯的時候心思重重,不發一言,方圓大小的桌子,氣氛壓抑,小孩子也不敢調皮,家人也不敢講開心的事,一桌飯菜索然無味。
最好的飯桌規矩應是一家人食而忘憂,樂樂呵呵。
豐子愷寫吃蟹的場景:每到黃昏,豐子愷一家便圍坐在月下,聽他父親一邊說笑賞月,一邊說著如何風雅吃蟹,當小豐子愷學會時,會得到父親的讚揚。
後來,豐子愷常想起那個月下吃蟹的夜晚,最終也成了這樣的父親。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