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道德淪喪,很多商家為了要賺大錢,真的成為了「奸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如今的中國大陸,一提起商人,常見的評價就是「無商不奸」和「無奸不商」,商人似乎都是奸詐的,不奸詐的就做不了商人。很多人以為這是自古以來的現象,其實這並非是自古就存在的,而是在中共統治之後,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產生的印象。其實,提及對商人的評價,我們得先知道,被稱為「無商不尖」和「無尖不商」,才是好的,而提及歷史上的成功商人,絕對絕對不能忽略子貢、白圭、喬致庸這三人。
由於道德淪喪、人心不古,追名逐利成為了人生主要追求的目標,在此社會大背景之下,很多商家也為暴利所驅使,不僅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假冒偽劣產品,他們還想盡辦法鑽法律的空子,偷稅漏稅。屢次被黑心商家所害的民眾,對此十分痛恨,其後大概是在中共御用文人或媒體的刻意誤導下,接受了「無商不奸」和「無奸不商」的說辭,而不再知曉古代「無商不尖」和「無尖不商」的真實含義。久而久之,甚至以為商人自古如此。
然而,事實上,古代的「無商不尖」和「無尖不商」中的「尖」與「奸」雖然是同音字,但意思完全不同。古人賣糧食,是用斗和升的容器來稱量的,斗是圓錐形的容器,升是圓柱形的容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說。
賣家在稱米時會用一把紅木戒尺之類的東西削平升斗內隆起的米,一般平了就可以,不多不少。如果沒有東西刮,賣家就會用手心向下一刮。有的商家厚道,手背往上拱起這麼一點,手心虛一些,就會有冒尖的部分高出來,給的份量就多一些,讓買家得一點小利。這就是「無尖不商」和「無商不尖」的含義。
推而廣之,去布莊買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點添頭等等,都是「無商不尖」的體現。而冒尖的商人無疑是厚道、誠信的好商人。而「無商不尖」的讓利行為,是古代商人做生意奉守的黃金法則,也是商人成功的祕訣。儘管古代也有不法商家,但絕非是主流,歷朝歷代有很多誠實守信、宅心仁厚的商人。
儒商鼻祖子貢 經商彰顯孔子學說
子貢是孔子最為著名的七十二弟子之一,也是中國儒商的鼻祖。他性格豁達、直率,非常樂善好施,25歲就跟著孔子學習,對於孔子的「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
學成後,子貢曾出仕做官,後來轉為經商。孔子認為「利者,義之合也」,即儒家強調的「利」是自身利益與群體、社會利益的高度統一。而子貢就是以儒家思想指導自己從事商業活動的,從不損人利己,在經商中堅持「仁、義、禮、智、信」。子貢經商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具體經營方面,子貢有著非同一般人的天賦。他懂得隨時令變化和市場供需狀況的不同來獲取利潤,因此孔子評價他擅長揣度行情,而且預測準確。他的經商論點是:有美玉在櫃子裡,就該等待善價出售,而非永遠貯藏。他還認為商品價格的高低取決於供求關係,並提出了「物以稀為貴」的理論。
在獲取了巨額利潤後,子貢還廣泛幫助民眾,實現了儒家兼濟天下的理想,同時宣揚儒家思想。由於他在商業中的特殊才能,所以後來被稱為中國儒商的鼻祖。
商聖白圭經商眼光高 講求「仁術」贏得人心
戰國時期也出了一位大商人,名叫白圭。他曾出任魏國國相,並施展治水才能,解除了魏都城大梁的黃河水患。後來他棄政從商,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白圭選擇的經營方向主要以農產品、農村手工業原料和產品的大宗貿易為主。《史記・貨殖列傳》說,白圭喜歡觀察農副產品市場行情和年景豐歉的變化,並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若當年豐收,來年大旱,當年就大量收購糧食。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他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他就出售。「時賤而買,雖貴已賤;時貴而買,雖賤已貴。」
在經營原則上,白圭奉行的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原則。即在收穫季節或豐收年景農民大量出售穀物時,適時購進穀物,再將絲綢、漆器等生活必需品賣給手頭比較寬裕的農民;而在年景不好或是青黃不接時,適時出售糧食,同時購進滯銷的手工業原料和產品。
白圭所說的「與」,就是給人實惠。當某些商品滯銷時,白圭用比別家高的價格來收購;當市場上糧食匱乏時,白圭卻用比別家低廉的價格銷售。白圭的這種經營方法,既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也在客觀上調節了商品的供求和價格,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民、個體手工業者和一般消費者的利益。是以白圭稱此為「仁術」。
白圭認為身為經營者應該具備「智、仁、勇、強」四方面的素質。他曾說過:「我做經商致富的營生,就像伊尹、呂尚籌劃謀略和孫子、吳起用兵打仗及商鞅推行變法那樣。所以,如果一個人的智慧夠不上隨機應變、勇氣夠不上果敢決斷、仁德不能夠正確取捨、強健不能夠有所堅守,雖然他想學習我的經商致富之術,我終究不會教給他的。」
正是因為白圭有著這樣的眼光和素質,他在經商時處處為消費者著想,同時提高了自己的商譽和盈利能力。比如,他向農民提供優良的穀物種子,既幫助農民提高了產量,也讓自己獲得了利潤,並贏得了人心。
白圭所為,影響了彼時和後來的許多商人,他們以白圭為榜樣,在經商中重視「仁術」。民間因此稱白圭為「中國第一商人」或「中國商人祖師爺」。宋景德四年,真宗皇帝封他為「商聖」,從此民間為其建廟,並設立神牌供奉。
清朝商業巨賈喬致庸 凡是昧心錢不賺
清朝晚期的晉商名揚天下,其中尤以喬致庸最為有名。喬致庸生於清朝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卒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幼年喜好讀書,後中秀才,曾雄心勃勃要走舉人、進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難違,因長兄、父親相繼去世,他只好棄儒從商,走上了經商之路。
在雄才大略又多謀善斷的喬致庸的策劃之下,喬氏商業遍及全國各大商埠及水陸碼頭,業務繁榮,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喬家的大德通、大德恆票號。喬致庸也成為了當時的商業巨賈。
喬致庸的成功,在於他非常重視「德行」,其經商理念是一信、二義、三利。在他平日的訓講中,喬志庸也多次強調「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的道理。即要以信譽贏得顧客,不能以權術欺人,更不能將「利」字放在首位,賺昧心錢。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喬氏票號能夠在社會動盪及信用風險極大的情勢之下,贏得了民眾及官府的信任。
身為巨富的喬致庸同樣也是一位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商人。他不僅在災年出錢出力賑濟百姓,平時對於任何有求之人都是盡力幫助。據說喬家開糧發粥,粥還必須得濃。濃到什麼程度呢?濃到用毛巾裹起來,再打開時米不散;濃到放在碗裡,插上筷子,筷子不倒。
此外,為了幫助鄉親們,喬家在農耕時節都要在門口拴上三頭牛,誰家耕地需要就牽去,傍晚送還即可。正因為喬家的善行,「文革」時期,老百姓都不捨得砸碎喬家大院一塊磚,因為誰都不想背負「忘恩負義」的惡名。這也是今天的我們還能看到完好的喬家大院的原因。
其實,真正做到仁心並秉持「義大於利」的商人才可以走的長遠,而這樣的故事在幾千年的中華歷史中實在是舉不勝舉,亦值得後人效法學習。相信不少做生意之人,在看過這樣的故事後,都會陷入深思,甚至是會為以往貪圖利益而做出的不法行徑感到愧咎吧?!
責任編輯: 淡默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