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世間豪傑英雄士 英雋異才周公瑾(圖)

 2021-04-24 08: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赤壁之戰中,最耀眼的風雲英雄人物,就是江淮奇才周瑜。
赤壁之戰中,最耀眼的風雲英雄人物,就是江淮奇才周瑜。(圖片來源:天外客/正見網)

赤壁之戰可謂是三國相爭的巔峰對決之戰,此役決定了三國鼎足局面的形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經典戰役之一。而赤壁之戰中,最耀眼的風雲英雄人物,就是江淮奇才周瑜

詩仙李白在《赤壁歌送別》中這樣描述當時戰火紛飛的激烈場面,「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餘跡。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赤壁之戰,猶如二龍爭戰以決雌雄,在這場戰役中,曹操的樓船被一掃而空。烈火熊熊焰煙衝天,照耀雲海,周瑜於此地大破曹公。君去大江觀看青碧澄明的江水,看到了當年留下的赤壁之戰爭鬥的遺蹟。請您將實地的觀感一一寫信給我,使我看過信後也大快一下壯心呀。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安徽廬江郡舒縣人。《江表傳》稱,周瑜「年少有美才」。《三國志》稱,「瑜長壯有姿貌」。當初,孫堅舉義兵討伐董卓,將家眷遷置舒縣。孫堅的兒子孫策與周瑜同年,周瑜與孫策交誼深厚。孫策讚賞周瑜,「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周瑜的叔父周尚為丹楊太守,周瑜前往看望,正碰到孫策打算東渡長江,到了歷陽,孫策派人送信告知周瑜,周瑜領兵前來迎接孫策。孫策十分高興地說:「我得到了你,大事就順利了。」於是周瑜跟隨孫策前往攻打橫江、當利,全都攻克。隨即又渡江進擊秣陵,打敗笮融、薛禮,轉而攻下湖孰、江乘,進軍曲阿,劉繇逃走,此時孫策的軍隊已擴展到幾萬人。於是他對周瑜說:「我用這支隊伍攻取吳、會兩郡,平定山越,已經足夠了。你還是回軍鎮守丹楊。」周瑜回到丹楊。

袁術曾經打算任命周瑜為部將,周瑜分析袁術最終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周瑜後來經居巢回到吳郡。這年為建安三年(198年)。孫策親自前來迎接周瑜,授任他建威中郎將,當即調撥給他二千兵卒及五十坐騎。周瑜當時二十四歲,吳郡的人都稱呼他「周郎」。孫策因周瑜恩信聲震廬江,便派他外出守備牛渚,後又兼職春谷縣縣長。不久,孫策打算攻取荊州,任命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太守。周瑜跟隨孫策進軍皖城,並攻克之。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去世,由孫權統領軍國事務。周瑜領兵前來弔喪。於是留在吳郡,以中護軍身份與長史張昭一同掌管軍政大事。

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在建安七年(202年),下書責令孫權,讓孫權把兒子送到曹操這裡來做人質。孫權召群臣會議,張昭、秦松等猶豫不能決,孫權「不欲遣質」,於是和自己的母親以及周瑜商量該怎麼辦。周瑜立場堅定,堅決反對送人質,他給孫權分析利害說:「昔楚國初封於荊山之側,不滿百里之地,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楊,至於南海,傳業延祚,九百餘年。今將軍承父兄余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泛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有何逼迫,而欲送質?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相首尾,與相首尾,則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於人也。極不過一侯印,僕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豈與南面稱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觀其變。若曹氏能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為暴亂,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將軍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

周瑜這番話,說到了孫權心裡。孫權的母親也認為該這樣做,她對孫權說:「公瑾的話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一個月,我一向把他當兒子對待,你該把他當成兄長才是。」孫權便沒給曹操送人質。從周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周瑜對時事洞察非凡,有先見之明,條理分明,切中要害。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督率孫瑜等討伐麻、保二屯,將他們的首領斬首,俘虜餘眾一萬多人,回兵駐守宮亭。江夏太守黃祖派遣部將鄧龍帶領數千人馬進入柴桑,周瑜追擊征伐,將鄧龍活捉後送往吳郡。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征討江夏,周瑜被任為前部大督。當年九月,曹操攻入荊州,劉琮率眾投降,曹操得到劉琮的水軍,水、步兩軍發展到幾十萬人,東吳的將士聽到這一消息都非常驚恐。孫權召集部下,徵詢對策。

大家議論說,「將軍您所處的形勢,能夠抵禦曹操的,就是長江天險。現在曹操佔有荊州全部,加上劉表原先訓練好的水軍,大船戰艦,乃至千數,曹操全部將它們擺開沿江直下,並兼有步兵,水陸兩路一齊進發,所謂長江天險,已成為曹操與我方共有的了。而在實力上敵眾我寡極為懸殊,不可相提並論。故此最好的計策不如向他投降。」

周瑜堅決反對,他對孫權說:「將軍您以神明威武的雄才,兼有父兄的偉烈功業,割據江東,佔地幾千里,兵精糧足,英雄樂業,正當橫行天下……請讓我為您分析算計一下:假使現在北方局勢完全穩定,曹操無後顧之憂,當然可以與我們曠日持久地爭奪疆土。但能夠與我方在水戰中爭個勝負嗎?現在北方的局勢既沒有得到穩定,加之馬超、韓遂在函谷關之西,成為曹操後方之患。況且捨棄騎兵優勢,依仗所繳獲的戰船,來與我吳越之地的軍隊在水戰中爭雄,本就不是他們中原人的長處。如今又值嚴寒季節,軍馬缺乏草料,驅使中原的士兵遠道來到南方江湖之上,水土不服,必然生發疾病。上述四點,都是用兵大忌,而曹操全然不顧,逆向而行。將軍要擒獲曹操,現在正是最好時機。我請求率領精兵三萬,進駐夏口,保證替您打敗曹操。」

孫權感嘆道:「你所說的話甚合我意,這是上天把你賜給我呀!」孫權最終下定決心,拔劍砍掉桌子一角,說:「再有敢說投降的人,就像這個桌子一樣!」

當時,劉備被曹操打敗,企圖南撤渡過長江,與魯肅在當陽相遇,於是共商抗曹大計。由是劉備也進駐夏口,委派諸葛亮前往拜謁孫權。

孫權於是派遣周瑜與程普等與劉備合力迎擊曹操,兩軍相戰於赤壁。這時曹操軍隊的士卒不少人染有疾病,剛一交戰,曹軍即敗,退兵駐紮長江北岸。周瑜等駐軍長江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說:「如今敵眾我寡,難以與之進行持久戰。然而觀察曹軍戰船全都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將其燒毀打敗。」於是周瑜調撥幾十艘大船戰艦,船內裝滿柴草,在柴草上澆滿油膏,外面罩上帷幕,上面插上牙旗,先讓黃蓋寫信給曹操,欺騙說要前來投降。又預備一些輕便快捷的小船,分別繫在大船的尾後,於是船隊依次向前駛去。

曹操軍中官兵都伸長脖子在觀望,指點船隊說黃蓋來投降了。黃蓋命解開各小船,將大船同時點火。當時風勢威猛,大火蔓延江北燒到岸上的曹軍營寨。片刻之間,煙火衝天,曹軍人馬被燒死淹死者不計其數,於是全軍敗退,返還保守南郡。

關於當時的戰況,《江表傳》曰:至戰日,蓋先取輕利艦十舫,載燥荻枯柴積其中,灌以魚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龍幡於艦上。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操軍人皆出營立觀。去北軍二里餘,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瑜等率輕銳尋繼其後,雷鼓大進,北軍大壞,曹公退走。

劉備與周瑜等又合力追擊。曹操留下曹仁等駐守江陵城,自己逕自退還北方。周瑜與程普又領軍挺進南郡,隔著大江與曹仁對壘。兵未交鋒,周瑜即派甘寧前去佔據夷陵。曹仁分派出一支部隊前去圍攻甘寧。甘寧向周瑜告急。周瑜採用呂蒙的計策,留下凌統鎮守後方,自己與呂蒙往上游解救甘寧。甘寧之圍被解後,周瑜軍隊便渡江紮在北岸,約定日期與曹仁軍隊大戰。

周瑜親自跨馬掠陣,被亂箭射中右胸,傷勢嚴重,只好退還。後來曹仁聽說周瑜臥床未起,便率兵上陣出戰。周瑜於是自我強行起床,帶傷巡察軍營,激勵將士勇氣,曹仁於是只好撤軍。孫權任命周瑜為偏將軍,兼任南郡太守。

其時劉璋正任益州牧,北面有張魯為寇相侵,周瑜於是到京口拜見孫權說:「現在曹操剛受挫折,正擔心自己內部發生變亂,未能與您對陣作戰。請允許我同奮威將軍孫瑜一起進軍攻取蜀地,得蜀後再吞併張魯,然後留奮威在那裡固守,以便與馬超結援呼應,我再回來與您一起佔據襄陽進擊曹操,這樣攻取北方就有希望了。」孫權同意此論。

周瑜回到江陵,準備行裝,然而路過巴丘時即發病去世,年僅三十六歲。孫權身著素服舉行哀悼,感動所有部下。當周瑜靈柩運還吳郡時,孫權又往蕪湖迎接,舉辦喪事的所有費用,全部供用不缺。後來又頒布諭令:「已故將軍周瑜、程普,他們家的田客,都不能要他們納稅服役。」

南宋名臣、文學家范成大在《吊周瑜詩》中,這樣讚嘆周瑜,「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周瑜。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功跡巍巍齊北斗,聲名烈烈震東吳。青春年紀歸黃壤,提起教人轉嘆吁。」

當初周瑜被孫策作為好友相待,孫策的母親又讓孫權以尊奉兄長之禮對待周瑜。那時孫權的地位還是個將軍,各位將軍及賓客對他只行一般的禮節,惟有周瑜最先對他表示尊敬,對孫權執臣子禮節。

周瑜對孫氏忠心不二。《江表傳》記載,曹操想使周瑜為自己所用,曾派善於辯說的蔣幹前去遊說周瑜,周瑜十分堅決的回絕了蔣幹。周瑜對蔣幹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天下的士人,因此愈加佩服周瑜。蔣幹返回後,回覆曹操,稱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周瑜性情開朗,寬宏大量,很得人心。程普因年長資格老,曾對周瑜不敬。《江表傳》曰: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大意是,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周瑜年少時曾精心鑽研音樂,即使在飲酒三爵之後,彈奏者有什麼差錯,他也必定聽得出來,聽出來就會回頭望一望,所以當時有人編出歌謠:「曲有誤,周郎顧。」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劉備稱周瑜,「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其器量廣大」。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赤壁之戰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壯麗的篇章,也為後世留下了可供追憶的主題。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寫下了大量的詩篇佳作來懷念這場雄偉瑰麗的戰役,歌頌千古英雄豪傑周公瑾。

唐代詩人胡曾寫下《詠史詩・赤壁》:「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破英雄百萬師。」

晚唐詩人孫元晏寫下《吳・赤壁》:「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曹公一戰奔波後,赤壁功傳萬古名。」

唐末詩人李九齡寫下《讀三國志》:「有國由來在得賢,莫言興廢是循環。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吳似等閑。」

南宋著名詩人戴復古寫下《赤壁》:「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明代作家孫承恩寫下《周公瑾古像讚》:「矯矯公瑾,實吳良臣,雄姿英發,籌策邁倫。」

清代著名文人鄭板橋寫下《念奴嬌・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歷落,江東人傑。八十萬軍飛一炬,風捲灘前黃葉。樓艫雲崩,旌旗電掃,射江流血。咸陽三月,火光無此橫絕。想他豪竹哀絲,回頭顧曲,虎帳談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別。」

北宋大文豪蘇軾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傑出的代表。這首《赤壁懷古》也是緬懷千古英雄周瑜和追憶赤壁之戰的最經典的佳作之一。

《三國演義》對周瑜的描寫,言周瑜心胸狹隘、妒賢嫉能、甚至被諸葛亮三氣而死,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編造歷史,篡改史實,混淆視聽,嚴重誤導後世,污蔑一代英雄豪傑!文學作品不是歷史,更不能以此來評價和衡量歷史人物。我們應該尊重歷史和史實,歷史的真貌不容被扭曲和詆毀!文藝作品、小說戲曲中的周瑜非歷史上真實之周瑜也!

金戈鐵馬,風雲征戰,戎馬倥傯,崢嶸歲月!「世間豪傑英雄士」,「功跡巍巍齊北斗」!赤壁烽煙已消,讀古卷史書,懷念千古英雄!

文獻參考及出處

陳壽,《三國志》,西晉

裴松之,《三國志注》,東晉、劉宋時期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