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漢壯歌】壯志飢餐胡虜肉——耿恭(組圖)

作者:趙長歌  2019-10-10 00: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壯志飢餐胡虜肉——耿恭
壯志飢餐胡虜肉——耿恭(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岳飛這首《滿江紅》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您可知詞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不僅是岳武穆之壯志,更是千年以前西域大漠,那困守孤城的忠烈漢軍在絕境中演繹的氣衝霄漢之真實歷史?義重於生,孤城的守將名耿恭

東漢耿氏滿門將 累世功名二百秋

耿恭,字伯宗,慷慨多大略,是赫赫有名的東漢耿氏家族將才之一。其叔父是光武帝劉秀的開國大將,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音「演」),位列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

東漢耿氏是整個東漢歷史上,伴隨該朝興衰的一大家族。自光武中興直到建安之末(三國之初),耿氏家族共出大將軍二人,將軍九人,卿十三人,娶公主的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將、護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官員達幾十上百人。

大將軍、將軍、中郎將、護羌校尉這些官職均為軍職,刺史也握有軍權。三世為將,為道家所忌,但東漢耿氏卻在二百年的東漢史中,將星滿門,世代榮享功名。《後漢書》的作者,史家范曄悟道說,這難道是天讓耿氏用兵,來以殺止殺嗎?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為何耿氏獨能興隆呢!

耿氏三英戰北虜 四傑銜命屯西域

耿恭的故事發生在西域。西域在漢武帝時期始通,意義深遠,不僅開拓了兩條絲綢之路,打通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佛教也得以經由此路傳入漢地,使中原佛光普照,禮義圓明。對兩漢來説,西域的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北方匈奴在秦漢時期一直為患邊塞,因此兩漢都奉行「斷匈奴右臂」政策,内置西域,外聯烏孫。烏孫是西域以北大國,控弦十萬,親漢朝,漢武帝時,同漢結親,漢宣帝時,曾出兵五萬助漢攻破匈奴。

但是到王莽篡漢時,匈奴趁亂重新控制了西域。東漢開國後,西域諸國感漢威德,不堪匈奴重稅之苦,派遣王子們同赴洛陽請求大漢派駐官員重新管轄。但光武帝一朝,因國内初定,無暇外顧。

公元73年~74年(永平十六年~十七年),漢明帝遣將發兵進擊匈奴,其中,就包括耿氏同輩三兄弟(皆為耿況之孫)——好畤侯耿忠、駙馬都尉耿秉、司馬耿恭。

公元74年冬,前、後車師歸降,東漢始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陳睦任西域都護,領兵二千人,屯烏壘;耿恭、關寵任戊己校尉,各領兵數百人,分屯車師後王部金蒲城,車師前王部柳中城。此時,陳睦、耿恭、關寵屯於絲路北路,司馬班超已領命在絲路南路展開了成功的外交活動。

耿恭到任後,馬上擬官方文書發與烏孫。烏孫收到東漢文書,全國上下萬分歡喜,立即派出使者向漢貢獻名馬,又將漢宣帝時所賜的公主博具奉上,表示願遣子入侍,耿恭於是派使者帶上金帛,迎其侍子。

陳睦任西域都護,屯烏壘;耿恭、關寵任戊己校尉,分屯後車師、前車師。
陳睦任西域都護,屯烏壘;耿恭、關寵任戊己校尉,分屯後車師、前車師。(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以寡敵眾智取勝 匈奴驚謂漢兵神

東漢置西域都護不久,公元75年(年永平十八年)三月,北單于派左鹿蠡王領騎兵二萬出擊車師。耿恭遣司馬將兵三百人相救,然而,終因兵力對比懸殊,救兵全部戰死。

匈奴於是破殺車師後王安得,進而進攻耿恭所守的金蒲城。剛剛擊殺車師後王的匈奴,士氣正盛,耿恭奮力在城上與敵搏戰。面對城下二萬匈奴騎兵,耿恭明白,以寡敵眾,不能力搏,需以智取勝。

耿恭於是把毒藥塗抹在箭頭上,對城下的匈奴兵眾說:「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然後用強弩發箭射殺敵兵。虜兵中箭者,創傷處都沸騰起來,兵士驚恐,軍心動搖。

逢天公助漢,颳起暴風,降下驟雨,耿恭乘勢領兵出城,隨雨擊之,殺傷甚眾。匈奴震怖,互相傳語說:「漢兵神,真可畏也!」於是退兵離去。

孤城糞汁 拜神明枯泉飛液

匈奴撤兵後,耿恭認為金蒲城不易守,南道的疏勒城傍有澗水可以固守,遂於五月引兵據守疏勒城。七月,匈奴果然捲土重來,耿恭在當地招募了數千名先鋒,眾先鋒直馳虜陣,匈奴騎兵散走,失利的匈奴就在城下占據斷絕了澗水。

耿恭城中缺水,於是命兵士鑿井,但一直鑿到十五丈深仍不得水,吏士渴乏至極,不得已擠出馬糞汁飲下解渴。耿恭仰天長嘆曰:「昔日貳師將軍李廣利討伐大宛時,人困馬乏沒有水喝,貳師對天盟誓,拔佩刀刺山,飛泉立時從山體噴湧而出;而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

説罷,耿恭恭敬地將衣服整理好,倒身向井再拜,並為吏士們虔誠祈禱。不一會兒,神跡出現,枯井中清泉奔湧而出,軍眾驚喜非常,全部歡呼雀躍,山呼萬歲。

耿恭於是命吏士揚水給城下的匈奴兵看。匈奴大感意外,認為漢軍定有神明相助,遂撤兵而去。

食盡窮困煮鎧弩 誓死不降炙

匈奴退去後,八月,漢明帝駕崩,朝中大喪,匈奴抓住機會,再次發起攻勢,屯於西域的四位漢將全部遭到攻擊。十一月,焉耆、龜茲殺死都護陳睦;北匈奴圍關寵於柳中城;之前降漢的車師眼看大漢救兵不至,再次反叛,與北匈奴一同進擊耿恭;駐在疏勒盤橐城的班超,也數次遭到龜茲、姑墨的襲擊。

耿恭率眾吏士奮戰,將北匈奴、車師聯軍擊退。但孤城被圍,城中糧草日漸斷絕,耿恭與吏士們苦苦支撐了數月,挨到最後一粒糧食也吃盡時,就煮鎧弩,食其筋革。

絕境中,耿恭與吏士們推誠置腹,誓約同死生,故守城之士皆無二心。時間流逝,吏士們相繼餓死,此時只剩下數十人。

匈奴單于知耿恭被困已久,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意欲招降耿恭,且志在必得。單于遣使向耿恭許諾說:「若歸降,當封為白屋王,並妻以女子。」

耿恭假意答應招降條件,誘使者上城,親手將其擊殺,炙於城上。「壯志飢餐胡虜肉」,漢軍壯士節烈以至是哉!匈奴官屬看到,號哭而去。單于大怒,增兵圍攻耿恭,但始終未能攻下城池。

萬死無一生之望 寒夜聞救兵之聲

關寵那邊情勢更加嚴峻,已是危在旦夕,上書向朝中求救。耿恭也暗自派遣城中軍吏范羌到敦煌,請求發兵相救,並發軍隊冬裝。

朝中漢章帝剛即位,立即詔集公卿議事。司空第五倫認為,目前情勢不宜派救兵。司徒鮑昱力主發兵相救,鮑昱說:「朝廷遣將到絕域,危機時刻如果抛棄將士於不顧,外則助長蠻夷之暴,內則使死難之臣傷心。這樣一來,今後邊疆無事則已,倘若匈奴再度興兵犯塞,陛下將如何遣將呢?」

鮑昱接著說:「耿恭、關寵各僅剩兵吏數十人,匈奴圍攻數月不能下,這是二部將士人少勢單卻盡忠報國的功效啊。如今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領精騎二千,多樹幡幟,加速行軍,解其危難。匈奴已是疲極之兵,必不敢當,不出四十日,就能迎二部將士還塞。」

漢章帝認為鮑昱之議有理,依奏遣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遣秦彭、王蒙、皇甫援領張掖、酒泉、敦煌、鄯善兵共七千餘人,於公元76年(建初元年)正月,到柳中城進擊車師,並攻交河城,北匈奴驚見漢軍精銳到來,急速遁逃,車師復降。

柳中之圍雖解,但還是稍晚一步,關寵已死。王蒙等人獲悉,便欲領兵還師。之前,耿恭派出求援的軍吏范羌也隨王蒙軍一道趕赴救援。見王蒙要還師,范羌極力一再請求諸將繼續前行迎救耿恭,但疏勒道遠,又時值隆冬,眼望西域荒絕之地,雪山高聳,大漠無垠,諸將不敢也不肯再繼續前行了,看范羌堅決,就分兵二千人給他。

疏勒道遠,又時值隆冬,眼望西域荒絕之地,雪山高聳,大漠無垠,諸將不敢也不肯再繼續前行了
疏勒道遠,又時值隆冬,眼望西域荒絕之地,雪山高聳,大漠無垠,諸將不敢也不肯再繼續前行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s)

疏勒城這邊,隨著時間的流逝,城中飢寒交迫的吏士死得僅剩二十多人了,他們雖早抱必死之志,但此時更是越來越清晰地感到,必然再無一線生還希望了。

范羌領義兵從崑崙山北迎耿恭,遇大雪丈餘深,歷盡艱難終於到達疏勒城下。這天夜裏,城中突聞兵馬聲,枕戈待旦的吏士以為敵虜又來攻城,大驚,忙起身準備迎戰。但聞范羌在城外遙呼:「我范羌也!漢遣軍迎校尉耳!」城中霎時寂靜,片刻後,「萬歲」呼聲響起。城門開啓,援軍與守城吏士共相持涕泣。

二十六人行且戰 十三壯士歸玉門

第二天,漢軍相隨東歸。虜兵發現後,前來追殺,漢軍且戰且行。耿恭的人馬,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因之前飢困至極,身體孱弱,一路上,隨路死沒,等到三月終於還至玉門關時,僅剩十三人,個個衣屨穿決,形容枯槁。

等到三月終於還至玉門關時,僅剩十三人,個個衣屨穿決,形容枯槁。
等到三月終於還至玉門關時,僅剩十三人,個個衣屨穿決,形容枯槁。(Tim Wang/Flickr/CC BY-SA)

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見此情景,感動不已,鄭重為他們沐浴更換衣冠,並上疏為十三壯士請功曰:「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千百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司徒鮑昱上奏讚曰,耿恭之節超過蘇武。耿恭率壯士們返回洛陽後,皆受封賞。

【大漢壯歌】壯志飢餐胡虜肉——耿恭【大漢壯歌】壯志飢餐胡虜肉——耿恭
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見此情景,感動不已。圖為鄭眾之印。(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二千年後,看到耿恭疏勒之事,依然為其忠勇節義感到胸内翻湧涕之無從。世世代代,有多少華夏兒女讀史至此,都有相同之感觸呢?

主要參考文獻:

《漢書》

《後漢書》

《資治通鑑》

《東觀漢記》

延伸閲讀:

【大漢壯歌】平生慷慨班都護——班超(上)

【大漢壯歌】平生慷慨班都護——班超(下)

【西風漢闕】蘇武:北海持節十九載 但向蒼天薦此心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