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顧問公司跟美國半導體協會共同發表「強化不確定時代下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報告,「台廠晶圓代工產能占全球比重約20%。」另外,傳台積電要移產能到南京廠,經濟部回應。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1年4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劉世民綜合報導)波士頓顧問公司跟美國半導體協會昨日共同發表「強化不確定時代下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報告,指超過50項環節高度集中在單一地區,將帶給市場風險,有逾7成之製造產能、8成之封測產能位在東亞,「台廠晶圓代工產能占全球比重約20%,其中先進製程(10奈米以下)產能占比高達9成。」另外,傳台積電因為台灣易缺電缺水,要移產能到南京廠。經濟部澄清報導不正確,經和台積電查證後,該公司長期是以台灣為中心來深度佈局,投資台灣腳步無放緩、有加快,並都投資最先進製程。
台半導體傲視全球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指,全球4成邏輯IC目前在台生產,給晶圓廠營收貢獻約420億美金,若晶圓廠面臨了生產中斷,則對終端市場之影響將放大約12倍。另外,受晶片荒之影響,美國、歐盟等紛紛提出自給自足之政策,可報告以「中國製造2025」欲自給自足半導體價值鏈為例,指國家之產業政策求大規模進口來替代或者歧視國外供應商,將會導致全球競爭之扭曲跟產能過剩之風險。
BCG之董事總經理徐瑞廷說,若建立「自給自足」供應鏈,產業整體將付出高昂之成本,「由於成本墊高下,全球半導體價格將上漲35~65%。」徐認為,不僅成本驚人且可行性也低,並非最佳解。
因此BCG建議美政府採精準政策,擴大多樣化製造據點,以提高供應鏈之韌性,關於美國本土半導體之產能則用在生產關鍵應用,相對符合了成本效益。
徐瑞廷也認為,在全球供應鏈之重組過程中,台灣可主動出擊成立同盟,且於各國建立新廠過程,亦是台廠機會;但是缺電、缺水、人才培育等議題都是台半導體產業要注意。
此外,台廠世芯近期受美國禁令之波及,恐面臨營收損失25%;徐瑞廷對此提醒,美中脫鉤貿易是漸進過程,「未來台廠兩面通吃模式將不再適用」,建議台廠要隨時調整其營運模式,準備好地緣政治風險。
台積電產能移南京廠?
據《自由時報》報導,今媒體報導因為台灣缺電缺水,台積電移2萬片之12吋晶圓產能至南京廠,對此經濟部表示跟台積電查證過後,此報導不正確。經濟部說,台積電位在南科之3奈米先進製程廠,2020年底才舉行了上樑典禮,且投資2兆元。現行該公司投資與未來規劃,均是對台投資環境具體之信任。
經濟部還指,台積電不管是營運總部、人才招募、研發中心或是先進製程之首量產、及周邊供應鏈之扶持,亦都是以台灣做核心發展。台積電目前整體產能分布在台灣占比約達到9成。
台積電將斥資約8百億 擴增28奈米產能
12吋晶圓代工目前最為嚴重不足部分乃是28奈米之成熟製程產能,台積電召開了臨時董事會表示,為滿足有關結構性需求之增加,並且因應自車用晶片短缺起擴及全球晶片供應之挑戰,核准資本預算約793億9250萬元新台幣,將在南京廠設置28奈米製程,預計2022年之下半年起量產,至2023年中可完成月產能達4萬片。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