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忍經】佯為不聞——北宋名相呂蒙正的故事(圖)

 2021-04-08 09: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忍經】佯為不聞——北宋名相呂蒙正的故事
《忍經》中有近百個歷史上真實人物關於「忍」的實例。(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

忍經》為元朝人吳亮所著。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吳亮彙集歷代名人有關「忍」的言論和歷史上隱忍謙讓、忠厚寬恕的人物、事例彙編而成《忍經》一書。《忍經》是一部寓意深刻、濟世勸好的良書。

忍經》中有近百個故事,是歷史上真實人物關於「忍」的實例,其中錄入了呂蒙正的故事。

呂蒙正,字聖功,北宋知名大臣,曾三度拜相,去世時追贈中書令,謚號文穆。

太平興國二年,呂蒙正考中狀元(進士第一名),被任命為將作監丞,出任升州通判。呂蒙正曾三次登上相位,封為許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為人寬厚正直,對上遇禮而敢言,對下寬容有雅度。

本篇為讀者介紹《忍經》中關於呂蒙正的故事。

【原文】佯為不聞——呂蒙正拜參政,將入朝,有朝士於帘下指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既而,同列必欲詰其姓名,蒙正堅不許,曰:「若一知其姓名,終身便不能忘,不如不聞也。」

(參政,宋代參知政事的省稱,為宰相的副職。)

呂蒙正被授以參政的職位,正要上朝時,朝中的一位官吏在門帘下指著他說:「這小子也能做參政嗎?」呂蒙正假裝沒聽見。這時,同行中有一位官員一定要弄清那人的姓名,呂蒙正堅決不答應,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便終身不能忘記了,還不如不知道的好。」

「佯為不聞」的故事,源於《宋史・列傳第二十四》。根據《宋史》的記載,呂蒙正為人厚道寬容,有很高名望,以堅守正道自律。遇事敢出來講話,每次討論時政,有不公允的,一定堅持反對意見,皇上讚許他能無所隱瞞。

呂蒙正初次任相時,張紳在蔡州做官,因為貪贓被罷免。有人對皇上說:「張紳家裡很富,不會這樣,僅僅因為呂蒙正貧賤時請他救濟不如意罷了。」皇上命令馬上恢復張紳的官職,呂蒙正不予分辯。後來考課院得知張紳的真實情況,又貶張紳為絳州團練副使。呂蒙正第二次任宰相時,太宗對他說:「張紳果然有贓。」呂蒙正既不分辯也不感謝。

朝臣中有位收藏古鏡的人,自稱此鏡能照出二百里範圍的景色,想獻給呂蒙正以求任用。呂蒙正笑說:「我的面部不過碟子那麼大,哪裡用得上照二百里的鏡子呢?」聽說的人都嘆服。

皇上曾經在元宵節主辦宴會,呂蒙正侍奉在旁,皇上對他說:「五代的時候,生靈凋喪,周太祖從鄴南歸,官吏和百姓都遭到搶掠,下則有火災,上則彗星出現,觀者驚恐畏懼,當時認為天下再也沒有太平日子了。朕親自總攬政事,萬事大致得到治理,每當想到上天的賞賜,導致這樣繁榮昌盛,就知道國家的治理與混亂在乎人為。」

呂蒙正離開坐位說:「皇帝所在之處,百姓都到此聚集,所以繁盛至此。臣曾經看到城外不出數里之地,飢寒而死者很多很多,不是都像城裡這個樣子。希望陛下從近處看到遠處,才是百姓的幸福啊。」皇上臉上立刻變色,不說話了。呂蒙正凜然回到座位,同僚們讚許他的剛直。

皇上想派人出使朔方,命令中書省選擇有才能而可以擔負重任的人,呂蒙正退朝後,上奏人選名字,皇上不批准。後來,皇上三次問到此事,呂蒙正三次以此人作答。

皇上說:「卿為什麼這麼固執呢?」呂蒙正說:「臣不是固執,而是陛下不能體察諒解啊。」又說:「這個人可以任用,其他的人趕不上他。臣不願阿諛獻媚盲目聽從皇上的意見,以致耽誤國事。」同僚們屏氣不敢言。皇上退朝後對身邊的人說:「呂蒙正氣量,我不如也。」後來還是任用呂蒙正推薦的人,這個人果然稱職。

《宋史》讚呂蒙正曰:「呂蒙正質厚寬簡,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上嘉其無隱。」

「將順德美,修明庶政,以致承平之治,可謂君臣各盡其道者矣。」

「賢宰輔,又能進退有禮,皆以善終,非盛德君子,其孰能與於斯?」

(待續)


責任編輯: 申思茗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