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專家會隱藏自己的錯誤(圖)
金融專家會隱藏自己的錯誤。(圖片來源:Adobestock)
正如我所說,「專家」往往是錯誤的,但更令人惱火的是,他們知道如何掩蓋錯誤的紀錄,這樣我們就不會發現專家的失敗。事實上,這些金融業者,包括管理共同基金的公司和所謂的專家,都比想像中還要狡猾。
他們最常使用的伎倆之一就是,永不承認自己錯的錯誤。
《你讀過的最聰明的投資書》(The Smarter Investment Book You’ll Ever Read)作者丹尼爾.索林(Daniel Solin),曾描述過一項研究,說明像晨星(Morningstar)這樣的金融評級公司是如何提供股票評級,投資者可以利用這些評級來快速了解多支股票的表現,儘管這些公司提供的根本就是地雷股,還讓股東價值虧損了數十億美元,但他們仍然力挺這些評級。研究發現:截至公司申請破產之日,50 家諮詢公司中,有47 家繼續建議投資者購買或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
19 家公司中有12 家在實際申請破產之日繼續獲得「買入」或「持有」的評級。
像晨星這樣的金融評級公司提供的基金評級,應該是要簡單反映基金的價值,但它的五星級評級實際上完全是胡說八道。為什麼?有兩個原因:
首先,獲得五顆星實際上並不能代表預測正確。研究人員克里斯托弗.布萊克(Christopher Blake)和馬修.莫雷(Matthew Morey)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雖然在預測不佳的低星級評等股票,還算準確,但高星級評等卻並不準確。他們寫道:「在大部分情况下,幾乎沒有統計證明,晨星評級最高的基金表現,優於排名第二和排名中間的基金。」僅僅因為一家公司給一支基金評了五顆閃亮的星星,並不代表它將來會有優異的表現。
第二, 當涉及到基金評級時, 公司會依靠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來掩蓋一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倖存者偏差的存在是因為失敗的基金沒有被納入未來的基金業績研究中,原因很簡單,它們已經不存在了。例如,一家公司可能發了100 支基金,但幾年後只剩下50 支。這家公司可以大肆宣揚這50 支基金表現多麼好,但卻忽略掉其它50 支失敗並已被除名的基金。
換句話說,當你看到「最佳的10 支基金!」出現在共同基金網站和雜誌上時,要想到沒看到的事實,也同樣很重要:出現在那一頁上的基金是那些沒有被關掉的基金。但是有些五星評級的基金,卻不在那些成功的基金之列。
一些共同基金管理公司採用了「孵化」基金的做法。一家公司可能會成立10 支小型新股基金,由不同的內部管理人負責,然後等著看哪一支會成功。假設幾年後只有3 支基金的總報酬率高於市場平均水準。該公司就會開始積極推銷這些成功的基金,放棄掉其他7 支基金,並掩蓋掉失敗的記錄。
─ 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漫步華爾街》作者
三位成功擊敗大盤的傳奇投資者
確實有投資者多年來一直跑贏大盤。例如,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53 年來的年化報酬率為20.9%。富達公司的彼得.林奇(Peter Lynch)13 年來的報酬率為29%。耶魯大學的大衛.斯文森(David Swensen)33 年來的報酬率為13.5%。他們擁有非凡的投資技巧,並獲得了世界最佳投資者的稱號。但是單僅因為這些人能持續擊敗市場,並不代表我們也能做得到。
理論上,是有可能持續跑贏市場(考慮通膨因素後,市場報酬率通常在8% 左右)。照這樣說,我也有可能成為重量級拳擊冠軍。從統計上來看,隨著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試著擊敗市場,必然會有一些異常的人出現。誰知道他們的成功是因為統計資料還是出於技術?
但就連專家們也認為,個人投資者不應該期望自己的投資也能達到相等的報酬。例如,斯文森曾解釋說,他之所以能獲得巨額報酬,是因為擁有一流的專業資源,但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一般人永遠無法擁有的投資通路,像是最好的創投和對沖基金,他用這些來支持自己的資產配置。這些專業人士醒著的每一個小時都在研究投資,且可以獲得專有資訊和交易。一般投資人根本沒有機會和他們一爭長短。
金融公司非常了解倖存者偏差,但他們更關心的是擁有表現優異的基金,而不是讓真相全都露。因此,他們刻意創造了幾種方法來快速測試基金,並且只銷售表現最好的基金,進而確保他們身為「最佳」基金品牌的聲譽。
這些技巧特別陰險,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要注意這些詭計。
當你看到一頁滿是15% 報酬率的基金時,自然而然地會認為將來還會繼續帶來相同的報酬。如果這些基金有像晨星這樣值得信賴的公司給予五星評級,那就更好了。
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倖存者偏差,而且大多數評級都毫無意義,很容易看出,金融「專家」和公司都只是想讓自己的荷包飽滿,而不是確保你的錢能獲得最好的報酬。
如何設計完美的選股紀錄
既然我們知道長期來看幾乎不可能跑贏大盤,那麼用機率和運氣來解釋,為什麼有些基金似乎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儘管一名基金經理人可能在一年、兩年甚至三年裡都很幸運,但從數學上而言,他不太可能繼續。為了檢驗機率理論,讓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個肆無忌憚的騙子想把他的金融服務賣給天真的投資者。
他寄郵件給一萬人,告訴一半人A 股會上漲,同時告訴另一半人B 股會上漲。他可能會說:「這是一封免費電子郵件,用來證明我有內線消息。」幾週後,他注意到A 股確實上漲了。
他刪除了B 股群組,專注於A 股群組,給他們發了一封郵件,上面寫著:「我告訴過你了」。這一次,他又把寄信的對象一分為二,告知其中2,500 人C 股會上漲,同時告知另外的2,500
人D 股會上漲。如果C 股或D 股有一支上漲,在下回合,至少有1,250 人以為他成功挑選了兩支股票。每一次都會讓收信者越來越敬畏他的「選股能力」。
因為我們喜歡在沒有秩序的地方創造秩序,儘管這名騙子只是恰巧好運,還是會以為他真的擁有神奇的選股能力,然後就會跟他買「投資成功工具包」。你看到的「五星評級基金」網頁也是如此。
故事的寓意:不要只因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數據,就輕信所謂的金融專業知識。
本文整理、節錄自拉米特.塞提(Ramit Sethi)《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