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代,河北省省會多次遷移,最後落戶在保定。圖為清朝保定直隸總督署。(網絡圖片)
在民國時代,扮演過河北省省會角色的城市眾多,從天津、北平、大名,再到保定,每一次搬遷的背後都有著深遠的經濟政治思考。河北的省會變遷史,就是一部河北近代史。
清朝年間 河北省會三易其手
在石家莊、保定、邯鄲與秦皇島、唐山之間隔著京津。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座位置較偏,歷史短暫,城市規模還小的城市最終執河北牛耳,成為了河北省會。
截止到清朝滅亡,河北,也就是清朝的直隸省,省會已經遷了三次。先從大名府遷移到保定府,再從保定遷移到天津。當時誰也無法猜想,更波折的省會變遷故事還在後邊。
北伐成功 河北省會保留在天津
1928年6月20日,蔣介石北伐打敗張作霖北洋軍政府,統一中國後,南京國民政府按照唐代河北道的名稱,將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又以冀州之地簡稱其為「冀」。北平、天津設為直接隸屬於南京國民政府的特別市,將河北省政府設立於保定。
保定在中國進入海洋時代後的幾十年裡,不斷衰落,此時已經「房屋年久失修,設備不全」,確實不具備擔負省會重擔的功能。京津衛戍總司令閻錫山在當時掌握了晉冀察綏四省和北平、天津兩特別市的軍政大權,他跟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多次協商後,把河北省會保留在了天津。
中原大戰 河北省會從北平遷到天津
但近代的天津是一個是非之地,北洋政客們一受到攻擊就通電下野,躲進天津伺機待發。駐紮在天津的河北省政府不好辦事,經常受到各位大佬的請託和指點。無奈之下,河北省政府又要遷移,這一次閻錫山聽取了中間人白崇禧的建議,把河北省會遷到了北平。所以北京也有過作為河北臨時省會的歷史。
1929年12月,唐生智聯閻倒蔣。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閻錫山被推舉為陸海空軍總司令。控制北方的馮玉祥、閻錫山聯軍在大戰初期佔領了北平,驅逐了南京國民政府的辦事機關。閻錫山在北平被推舉為「國民政府主席」,跟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對峙。後来,東北張學良出手相助蔣介石,蔣介石的軍隊在中原大戰中擊敗了馮、閻聯軍,閻錫山於1930年10月宣布下野。南京國民政府要控制穩定河北,就必須把省府遷回天津。於是天津又從特別市降格為省轄市,成為河北省會。
抗戰爆發 河北省會遷到保定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日寇借天津親日分子被殺的所謂「河北事件」,在省政府門口演習騷擾,導致天津的河北省政府又不能正常運轉。其實日方就是想藉機擠走蔣介石中國政府,獨佔天津港的控制權,為以後進一步入侵做好運輸上的準備。這樣,河北省會又只能遷到保定。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迅速侵佔了整個華北。國民政府河北省政府被迫遷離自己的省份,變成了一個流亡地方政府,先後在大名、洛陽、郿縣(陝西)等地辦公,居無定所。
從經濟角度來說,天津是最優的選擇,不僅位置靠中間,更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在海洋時代是最優選。但是正因為天津的經濟地位重要,它變成了各方爭奪的焦點。在民國軍閥混戰、抗戰一觸即發的年代裡,發達的天津並不能長久保持一個穩定的省府狀態。
抗戰勝利後 河北省會最後選擇在保定
抗戰勝利之後,國民政府河北省政府又經過了幾次搬遷,最後選擇落腳在保定。從歷史和腹地深度而言,保定的地位更優。在天津成為搶手香餑餑,還經常被列為特別市的時候,保定也往往成為備選方案。繼承了自清朝以來的省會正統性,保定的省內凝聚力也確實強勁。
細細數來,河北省會從晚清之後搬遷了將近20次,可以說是全中國最會折騰的省會了。
石家莊如今被定為省會 老河北人不滿意
今天的河北省會是依托交通興起的城市石家莊。1968年,中共中央把河北省會從保定遷到石家莊。但是在很多老河北人眼中,這座省會城市似乎並不特別讓人滿意:石家莊偏西南,對唐山、秦皇島等地影響力有限;說起名聲,石家莊又遠不如保定煊赫;即使拼最久遠的底蘊,邯鄲也勝過石家莊。
對河北現在省會的質疑,主要是出在對其位置偏僻、歷史不久、文化感召力不夠上。在這些方面確實無論是保定還是天津都具有更多優勢。石家莊被最終選為省會,提出異議的城市和民眾並不在少數。
責任編輯: 蘭雪晴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