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蘇紫雲表示,臺灣要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包括投入不對稱戰力、調整國防預算等。圖為陸軍機步333旅執行「反空(機)降作戰防護作為」演練。(圖片來源:軍聞社)
【看中國2021年1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中國23日派13架中共軍機侵擾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表示,中方派出的轟6架次是歷年之最,具針對美國示威、秀肌肉之政治意味,但北京等於在證明中國威脅論,十分不智。蘇紫雲24日在座談會上說,臺灣要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成為「海上以色列」,包括投入不對稱戰力、調整國防預算等。
相關新聞報導如下:
海馬斯多管火箭 強化打擊中國內陸能量
15架共機擾臺 美軍曝光超強打擊群
學者示警:中共軍隊演訓頻率將增加
國軍首曝無人機偵察 可狙擊共軍指揮官
又一藍委欲凍結國防預算 民進黨提反制
8架轟6K侵臺ADIZ創新紀錄 學者:自證中國威脅論
綜合中央社與自由時報報導,中國軍隊密集派遣軍機襲擾臺灣鄰近空域已成常態,23日更罕見在短短2小時內侵擾空域達7次,包括8架「轟6K」轟炸機、4架「殲16」戰機,以及1架「運8」反潛機。此次也是共軍今年第一次以轟炸機、戰機擾臺空域,同時是單日擾臺架次最高的一日。
不過,在中方24日派出「運八」反潛機、「運八」技術偵察機、「蘇愷三○」、「殲十」、「殲十六」戰機共15架軍機襲擾西南空域之後,即打破23日侵臺軍機數量最多的紀錄。此外,24日侵臺軍機中,包括12架戰鬥機。
面對共機侵擾臺灣空域,空軍也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並以廣播驅離、防空飛彈追監。
根據國防部公布「即時軍事動態」圖資顯示,共軍24日侵擾臺灣西南方外圍空域的軍機,皆是自臺灣海峽中線以南進入臺灣ADIZ,12架戰鬥機均未深入臺灣防空識別區,但2架「運八」反潛機幾乎逼近臺灣ADIZ南界才折返,背後動機尚待釐清。
針對中方23日派出的轟6架次是歷年之最,蘇紫雲表示,中共表面上是進行軍事操演,但政治意義才是最重要的,亦即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最重要意涵是對美國示警。
至於軍事官方,蘇紫雲解釋,與2020下半年不同,共機在臺灣西南海空域的主要活動,均是以運8等慢速機為主,但此次出動12架次轟6K及殲16等快速機,中共等於是在向美方示警,作戰意味濃厚。
蘇紫雲還提及另一軍事意涵,針對美軍航艦專用的C2灰狗式運輸機現蹤巴士海峽等情事,間接代表美軍航艦就在附近,中共23日的任務屬於「政軍複合」行動。
蘇紫雲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剛上任,在國防外交與國土安全等5名候任人選,都表達對中方的強硬立場,這可能導致北京更想藉此展現肌肉、作為應對。蘇紫雲強調,中共此舉是不智的選擇、戰略錯誤,因其作法等於向外界證明了中國威脅論。
全球防衛雜誌主編陳國銘表示,今天侵臺防空識別區的轟6戰機架次為歷年之最,至於殲16主要是擔任轟6伴護機,還可搭載反艦飛彈,具有一定戰力,且在搭配運8反潛機後,出動這類結合戰機、轟炸機及電子資源機的龐大戰隊,就是攻勢戰略。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表示,共軍這樣大規模的任務,多半是保留在重要場合時展現,研判應該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受邀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讓中共藉此機會向美國表示不滿,傳遞政治訊號。
舒孝煌表示,拜登甫上任,中共可能還在觀望美方的亞太地區戰略動向;中共23日行動有示威意味,但是否造成反效果、仍有待觀察。
舒孝煌說,中共作法也可能造成周邊國家警覺,儘管西南空域距離臺海中線較遠,不如中線敏感,但除了政治上示威,還包括可能在反制美軍在巴士海峽執行任務等多重作用。
學者:臺灣應強化防衛能力 成為海上以色列
民進黨24日舉行「拜登新政府與臺美關係未來展望」座談會,出席與會者包括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立委羅致政、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執行長蘇紫雲,以及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
賴怡忠認為,隨著拜登團隊就位,美國在中國、臺灣的態度上,拜登團隊的政策跟前朝政府川普(Donald Trump)政策將「延續性高於斷裂性」;賴怡忠認為,拜登政府對臺灣及中國的態度,在川普及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之間,是更傾向川普這邊。
郭育仁表示,中共對拜登政權採取和戰兩種手法,「以戰逼和、以和養戰」,希望藉此逐漸取消美對中在關稅及科技方面的封鎖;在東北亞地區則是要聯合俄羅斯及北韓以緊繃印太地區安全局勢,逼迫拜登政權在貿易、科技上讓步。
郭育仁認為,臺美在未來在硬實力或軟實力,將會有更緊密及實際合作;在軟實力部分,過去川普執政時,臺美已取得非常多合作成果;在硬實力方面,他預期2021年3月到夏天,東亞地區會出現很多安全狀況,更凸顯臺灣於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如果中方持續騷擾臺灣西南空域,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美國勢必要考慮將臺灣納入其在亞太地區所建構的「整合性的防空與反飛彈系統」。
郭育仁表示,拜登政權及川普政權最大不同,川普處理臺灣的問題手段相對粗糙,至於拜登上臺後對臺關係,相信除持續實質合作之外,同時會避免讓臺灣成為中共釋放壓力的明顯目標。
蘇紫雲認為,臺美或印太區域將會進入一個「新安全觀」的狀態,不再僅是對北京做法採取容忍或是誘導其進行和平演變;臺美中三方之間的「小兩岸、大兩岸」關係將會重新調整槓桿。
蘇紫雲說,國務院最新針對北京對臺軍事侵擾的聲明,反映了美方對中國的立場不再是抽象指標,更代表美方不再容忍中方近年來所採取的灰色地帶手段,並將跟臺灣在印太地區的地位建立直接的連動關係。臺灣自身戰略安全不僅是國內重要的兩岸議題,更將會影響到區域安全與穩定。
蘇紫雲說,觀察中共在西南空域軍事行動的本質,跟美國國務院今天發布的新聞稿,能夠看出未來新安全觀的可能走向。臺灣必須要強化自我的防衛能力,成為「海上以色列」,其中包括投入不對稱戰力,以及更有明確決心調整國防預算。
蘇紫雲表示,臺灣必須嚴肅看待國防資源的投入,以人員維持費作為基準,臺灣國防預算應該達新臺幣4500億、占GDP比例應該達2.5%,這是規模最小且合理的投資。
此外,蘇紫雲在座談會前受訪提及,德國經濟部長致函臺灣政府籲請增加汽車業晶片供給,由此可知,在軍事、外交、貿易、科技方面,臺灣會扮演積極貢獻者的角色。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