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的狀態下,腸內菌約有八成對我們有益,能幫助消化食物、調節免疫系統等。
腸胃道裡存在約一億顆神經細胞,這龐大的數量遠超過我們脊髓加周邊神經的神經元數量,可以在大腦之外獨立運作,使得腸道彷彿就是我們第二個大腦。
在健康的狀態下,這些腸內菌約有八成是對我們有益的,幫助消化食物、調節免疫系統、抵禦病原體,還可以產生維生素B1、B2、B12、K。
主宰人體健康的樞紐器官,就是腸道
腸胃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攸關健康的樞紐器官。
兩年前在我的大學同學會上,席間我跟幾位腸胃科跟兒科的大學同學聊起他們近年來在他們各自領域經常關注的主題,有位同學跟我提到腸道菌叢(gutmicrobiome),以及它與許多慢性病之間的連結。
我們的腸胃道,早就從消化吸收食物以及排除廢棄物的器官,變為我們身體的樞紐器官,跟許多慢性病都有緊密的連結了腸胃道從胚胎生成的第十六天開始發育,除了我們熟知的消化吸收功能,它還擔負了幾個身體的重要功能,主要是免疫以及排毒功能。
如果把我們的腸胃道全部攤開,面積大約是我們皮膚的三倍。如此寬闊的腸胃道無時無刻都在接觸大量的外來物質,因此成為了我們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因為人體約高達七○%的免疫細胞集中在這裡,而且這裡面還住著高達一百五十兆隻的腸內菌,大約有兩公斤重。
人類開始意識到這些腸內菌的重要性,始於上世紀的一九九○年代。也就是說,我們在跟它們共生了七百萬年後,三十年前才開始深入研究這些「房客」。此外,腸道還可以藉由CYP3A4酵素系統代謝掉許多環境毒物以及某些藥物,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排毒器官。
近年來,透過精確的組織學及解剖學,我們了解在腸胃道裡存在約一億顆神經細胞,這龐大的數量遠超過我們脊髓加周邊神經的神經元數量,可以在大腦之外獨立運作,使得腸道彷彿就是我們第二個大腦。
情緒壓力會改變腸內菌的生態,而且某些腸內的壞菌會影響人類的行為。很神奇吧,近年來你常聽到的腸腦軸(gut-brain axis,大腦和腸道的雙向訊息交流系統),就是在描述這層緊密的關係。腸道擔負著這麼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說它是攸關健康的樞紐器官,真是不為過。
幾個關於腸道跟健康的最新發現
近年來關於腸胃道跟健康的關係,有不少劃時代的重要發現,以下為你舉幾個重要的大發現。
1、腸道是血清素最大的分泌器官
腸道在腸內菌的幫助下分泌的血清素(serotonin),占全身分泌量的九○%,是這個荷爾蒙最大的分泌器官。這些血清素不只影響宿主,也就是我們的心情和腸胃道功能,還會反過來被腸內菌利用。
二○一九年一個動物實驗發現,當我們餵食實驗鼠人類用的抗憂鬱藥(會增加血清素濃度),某些種類的腸內菌數量會增加。也就是說,某些種類的腸內菌因為需要血清素,數量會受到血清素高低的影響。
2、帕金森氏病可能起自腸胃道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傳統上都認為始於大腦,新研究暗示可能起自腸胃道。
一組丹麥的研究者於二○一九年發表他們解剖帕金森氏病患者遺體的報告。他們在某些人的腸道神經細胞發現路易氏體(Lewy bodies)。路易氏體可見於帕金森氏病,以及某些型態的失智症患者腦細胞中。但在這些案例裡,這些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路易氏體顯然是起源於腸內,接者透過迷走神經(連接大腦以及腸道的重要神經)進入大腦,最終導致帕金森氏病。
生酮飲食,能夠「養」出對抗癲癇的腸內菌。
3、生酮飲食透過腸內菌抑制癲癇發作
一組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讓實驗鼠吃抗生素以殺掉腸內菌,接著餵食這群實驗鼠生酮飲食,結果發現生酮飲食的抗癲癇效果在牠們身上消失了。可是,當他們把某些品種的腸內菌移植回這群缺乏腸內菌的老鼠身上,生酮飲食又可以發揮抗癲癇效果了。
更有趣的是,他們又把實驗鼠分為兩組,一組餵食生酮飲食,一組則給一般飲食。一段時間後,他們把生酮飲食組的腸內菌移給一般組的實驗鼠,後者也對癲癇有抵抗力。
以上兩個實驗一來證實腸內必須有細菌的存在,才能對生酮飲食發生反應,二來也證實食用生酮飲食,能夠「養」出對抗癲癇的腸內菌。
4、腸道決定癌症免疫治療的成敗
既然說腸道是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談到癌症免疫治療總免不了會回到腸道上。
事實上,隨著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的推陳出新,醫生們開始發現腸道功能較好,更精確說是腸道菌較活躍的病人,或是腸道具有某些品種細菌的病人,接受了癌症免疫治療後比較容易出現效果。反過來說,癌症病人在接受免疫治療前服用抗生素(會殺掉腸內菌),也會使得癌症治療的效果大打折扣。
5、腸子健康,骨頭也跟著健康
腸胃道跟骨頭密度的關係,不僅僅是吸收鈣質。有不少動物實驗跟人體研究都發現,當我們用抗生素去殺掉腸內菌,也會同時引起骨質疏鬆症。相對的,當我們補充益生菌或是益生質(prebiotics,是益生菌的食物),骨質密度就會跟著回復,這代表腸胃道以及腸內菌跟骨質健康是息息相關的。
近幾年來,除了腸腦軸,腸胃專家也開始用腸「骨」軸形容腸道跟骨質的這層緊密關係。當然,有許多相關的研究還在進行中,這也印證了上面提到我同學曾說過的話。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有辦法藉由更精確的,針對腸內菌的治療,去對抗許多難以治療的疾病。
腸壁除了吸收消化過的營養素以及回收水分,更重要的功能是抵禦外來物的入侵。(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改善腸漏症,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基礎
腸壁除了吸收消化過的營養素以及回收水分,更重要的功能是抵禦外來物的入侵,包括毒素、殺蟲劑、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以及細菌。
如果腸道的防禦功能因為疾病或藥物受損,上述這些壞東西就容易進入血流造成更大的問題,而這就是腸漏症。
例如,臨床上如果遇到肝硬化且肝功能已經開始惡化的病人,就不能只是補充白蛋白或引流來處理腹水,這時更重要的治療反而是預見敗血症的發生,提早投與抗生素治療。主要的原因就是肝病容易破壞腸道的防禦功能,造成腸內細菌移進血液裡而造成全身的感染,甚至敗血症。這算是我的臨床生涯第一次意識到腸漏症的存在。
腸漏症的正式醫學名稱是「小腸通透性增加」(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目前醫界尚未把腸漏症列為正式的疾病或症候群,但這個現象的確有方法可以間接地去證實。檢測腸漏症的方法很多,但還沒有一種方法獲得專家的共識及認可。
在這裡讓我引用一篇二○一九年五月刊載於《英國腸胃科學會期刊》(Gut)的回溯性文章內的文句:「雖然還沒有明確證實改善腸胃道的屏障功能,可以治療疾病。但我們在臨床上處理各種疾病,都必須察覺到屏障功能是否有異常(腸漏症)。未來,很多治療都會以治療腸漏作為基礎。」
雖然腸漏症聽起來非常合情合理,臨床上也有不少研究觀察到這個現象,甚至證實用一些方法,例如生活習慣的調整以及營養去修補腸漏,可以改善某些指標或是症狀,醫學界迄今尚未針對腸漏症發展出普遍的共識,立場也偏保守。
可以肯定的是,有許多研究已經在探索腸漏症的存在,以及利用腸漏症作為一個治療的指標,去處理許多腸胃道以及其他器官的疾病。總之,腸胃道跟我們全身的健康息息相關,而腸漏症是每個想讓自己更健康的人,都該了解的新方向。
本文由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急診科醫師的沒時間健康法:忙碌跟養生不衝突,給每個沒時間的你!》,作者:張適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