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前的戰爭準備意向(圖)


習近平(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0年10月27日訊】正當美國總統大選進入選前最後階段之際,中共擺出了一副對美更加強硬的姿態,把經濟需要列入了開戰條件。中共的國防法修改和紀念朝鮮戰爭活動,不僅標誌著中美冷戰的進一步升級,而且讓美國各界看到了中共的真實面目及其對美國的最終意圖。對美國來說,中共是比蘇聯更危險的戰略敵人。

一、中共修改國防法,擴大「開戰條件」

10月22日中共的外宣官媒《多維新聞網》在一篇題為《國際安全不穩定性突出,中國國防法擬增「開戰條件」》的報導中說,中共最近進入國防法修改程序,準備在國防法中擴大「開戰條件」,把經濟需要列為「開戰動員」的重要理由。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中共的全國人大常委會10月13日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國務院、中央軍委提出的國防法修訂草案。《北京青年報》旗下微信公號「政知見」報導,國防部長魏鳳和在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報告。他說,「隨著世情、國情、黨情、軍情發展變化,現行國防法已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新任務新要求,亟待修訂完善」;中國面臨的安全威脅和挑戰更趨多元複雜,迫切需要對國防政策制度作出相應調整。

據中共官媒報導,中國現行國防法共12章70條,此次改法擬修改其中的50條、增加6條、刪除3條,特別是明確「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遭受威脅時」要進行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其中「發展利益」為新增內容。中共如此修改國防法,究竟意欲何為?

任何國家為了進行對外戰爭,都需要在軍隊和民間實行戰爭動員。這方面的舉措通常包括下列幾項:第一,擴大兵源,徵召退伍軍人重新到軍隊服役;第二,把民用經濟部分地轉變成為軍用服務,延長工時;第三,按照戰爭需要,限制民用消費品和民用工業品的供應。這次中共修改國防法,提到了「全國總動員」,但在「總動員」前面沒有加上高度敏感的「戰爭」兩字。其實,與國防法相關的「總動員」只有一種,那就是戰爭總動員。

中共突然修改國防法,就是為了在法律上做好實行戰爭總動員的準備;一旦發動戰爭,便可立即進入戰時狀態。當然,中共高層和軍方決定戰爭的發動,並不需要履行法律程序便可實施,當年中共發動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都事先對國人保密,事後則讓官媒按擬定好的宣傳版本進行社會動員。

這次修改國防法,最值得關注的是中共的意圖,它反常地把經濟需要(即其官媒所說的「發展利益」)列入實行戰爭總動員的理由。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國防安全如果面臨嚴重威脅,可能會作戰爭準備,為此要實行戰爭總動員,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共現在考慮的卻是,只要經濟發展遇到麻煩,它就可能準備發動戰爭;換言之,中共通過這次修改國防法,把對外戰爭的「開戰條件」擴大到無窮大,隨便一個說法都可以輕易地和「經濟利益」掛上鉤,然後便可被中共拿來作為開戰的理由。

二、中共欲步日本皇軍的後塵?

中共的這種姿態折射出上個世紀大日本帝國軍部那些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的想法。

日本皇軍挑起了太平洋戰爭,最後被美國打敗。當年大日本帝國的對美作戰準備有幾個特點:其一,日本海軍在實力相對落後時先大規模擴軍備戰,直到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航母艦隊,然後準備向美國挑戰;其二,日本海軍始終把美軍作為假想敵,實行高難度訓練,也制定了對美海戰的戰場策略,卻缺乏明確的對美長期戰略,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曾對時任首相近衛文麿表示,他可以偷襲成功,但兩年後必然在戰場上轉為劣勢,那時他就不知道如何結束戰爭、如何避免戰敗了;其三,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長期依賴從美國進口的石油,但因為日軍侵略中國和印度支那,美國開始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限制對日石油出口,日本即以經濟(石油)需要為由,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戰後日本國內對那場戰爭反思時,曾有人提出,如果日軍是一支被文官統治的軍隊,作戰軍官不懂戰爭,並不是一個問題,自有文官在把定方向;而當時的日本是個軍國主義國家,國家控制在軍人手裡,這幫不懂什麼是戰爭、把戰爭和作戰混為一談的軍人們能不徹底失敗嗎?他們的先輩,那些把日本軍國主義化了的人們懂得什麼是戰爭。他們知道,戰爭只是達到政治目的之手段之一,戰爭的目的絕不是為了打仗。

過去多年來,中共的對美擴軍備戰幾乎重複了大日本帝國的老路,先擴軍備戰、建設大艦隊,實力上升後海軍開始展開對美作戰訓練(今年1月底到中途島演習即為一例),最近又提出了以經濟需要為由的戰爭動員準備。看起來,中共在擴軍備戰、對美威脅的道路上信心滿滿,不斷加快步伐。大日本帝國亡於對美戰爭,中共會取得成功嗎?

中共顯然不願意面對大日本帝國滅亡的教訓:第一,用軍事衝突製造戰爭並不難,難在如何結束戰爭,戰爭自身的邏輯是不停地打下去,直到有一方徹底戰敗,今年7月剛開始的中美冷戰就已經呈現出這樣的軍事對抗快速升級的走向;第二,戰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問題,相反,戰爭會加劇經濟困難,當年日本曾經佔領南洋的油田,滿足了兩年的石油需要,然後因為運油船被大量擊沉,而最終敗在石油庫存枯竭,即為缺油而開戰、因缺油而敗戰;第三,經濟需求只能在和平環境中得到一定的實現,戰爭一旦開啟,一切民用經濟活動都得讓位於戰爭需要,其國內經濟和生活上日益嚴重的困境將最終銷蝕軍備、士氣和民心,讓軍隊在日益削弱的頑抗中無可避免地步步走向戰敗。

這裡說的只是傳統的常規戰爭的結局,而在核大國之間,其中一方挑起常規戰爭後,還有另一個可怕的結果,那就是,戰術核武器可能會被用來挽救戰場敗局,這將導致核大戰爆發。這就是為什麼美蘇冷戰期間雙方軍隊恪守不直接捲入地面常規戰爭、更不針對另一方使用核武器這一冷戰鐵律的原因。

三、中共若為經濟利益發動戰爭,能否如願以償?

任何國家正常的經濟發展只有在和平狀態下才能順利進行;而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可能遇到麻煩,那樣的麻煩應該按照國際法規和國家之間的協商來解決。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利益,難道可以用戰爭手段來實現嗎?正常競爭中無法獲得的經濟利益,用戰爭就能搶到嗎?

如果中共的經濟利益真像中共現在宣稱的那樣,通過國內經濟循環就能順利實現,那麼,它的經濟利益如果遇到什麼麻煩,問題都出在國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共的經濟還高度依賴進口和出口。在進口方面,中共為了維持正常經濟活動的需要,必須進口大量石油、飼料糧、金屬礦石以及高科技零部件(比如晶元)等商品;而出口方面,為了獲得進口所需要的外匯,必須對歐美市場大量銷售工業製成品。

在和平狀態下,這些與國外相關的進出口活動都可能遇到各種麻煩,例如某國的反傾銷或限製出口措施,或者是進口的運輸通路因意外因素受阻等等。難道這些麻煩就構成了中共啟動戰爭的藉口嗎?世界歷史上,只有奉行法西斯主義的政權,比如大日本帝國,考慮過這種戰爭藉口。如果說,佔領進口貨源國,可以強行掠奪當地的資源,那麼,要強佔出口市場,就幾乎不可能了。若不通過戰爭去佔領出口地域,就無法強行銷售自己的製成品;而發動戰爭則會毀掉出口地域的經濟,這樣也就毀了出口市場的購買力。這是普通的常識。

從中共的進口商品貨源來看,其石油、飼料糧、金屬礦石以及高科技零部件(比如晶元)的進口國,分布在中東、南北美洲及澳洲,而其工業製成品的主要銷售市場是歐美國家。以中共的軍力,它根本不可能佔領大半個世界,也不可能通過戰爭來實現對歐美國家的出口;同樣,中共若想通過戰爭去佔領資源出產國如中東、南美等地,從而掠奪那裡的資源,事實上並無實施可能。如果中共真挑起了這樣的戰爭,那麼,上述進出口通路基本上就會斷絕,戰前儲備的戰略物資消耗大半之後,其戰時經濟必然陷入嚴重困境。

既然中共的經濟利益實際上不可能通過戰爭手段實現,為什麼中共還要擴大「開戰條件」,把經濟需要列為「開戰動員」的重要理由?看來,中共擴大「開戰條件」,其實不過是增加一個推行戰爭準備戰略的經濟藉口,它的真實企圖是向美國展示軍事威脅。

四、習近平的最新講話:「以戰止戰」

最近,中共突然高調紀念朝鮮戰爭,習近平為此專門發表講話,他表示,要「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中共的外宣官媒《多維新聞網》報導這些消息時使用的標題是《習近平罕見嚴詞警告美國,中國或已對中美做最壞打算》(10月24日)、《習近平紀念抗美援朝講話,美臺該讀懂什麼》(10月23日)。

中共為何高調紀念朝鮮戰爭?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李明江指出,過去兩年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習近平都鮮少以如此激烈的語言抨擊美國,「這樣系統地把話講得這麼強烈,跟這一兩年他在國際場合的發言非常不一樣」。新加坡《聯合早報》引用分析人士的話說,習近平這番話是對內傳遞政治信號,旨在凝聚民心、鼓舞士氣,讓國內民眾為外部長期動盪形勢「備戰」,並做好思想和鬥爭準備。《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崔磊說,對中國而言,使用強硬措辭並不意味著願意開戰,「只是在心理上做好了準備,並做了最壞的打算」。

中共的「以戰止戰」一說,究為何意?中美之間目前是處在冷戰狀態,而這場冷戰是中共通過上半年的三次對美軍事威脅而點燃的,美國只是在中共的這些行動發生之後,今年7月份開始才陸續採取反制行動的。這種情況下,應該「止戰」的豈不是中共嗎?顯然,中共又玩上了「賊喊捉賊」的老把戲。

中共的軍事威脅行動暴露出來的對美全面敵對的姿態,讓美國讀懂了其中的國際關係含義,因此,美國及時地深刻反思了過去多年來對華「接觸」政策的失敗,決定改變過去對中共的信任、合作和期待的方針,重新調整美中關係,其中也包括冷戰狀態下的經濟對抗。當美國大規模抓捕中共間諜、封堵中共盜竊美國技術機密的空間,限制對中共擴軍備戰有益的高科技技術和產品的供應,提高關稅來縮小美中貿易逆差時,中共似乎把這些反制措施理解成美國的「大棒」或「矛戈」,而拒絕承認自己對美國長期以來的傷害。問題是,用戰爭威脅可能達到終止美國的經濟技術反制措施的目的嗎?我在上文中已經作瞭解釋。

毫無疑問,當中美關係全面惡化之後,中共高層在國內面臨雙重壓力,其一是高層和民間對決策錯誤的批評,其二是民間對兩國經濟關係惡化帶來的不利後果不滿。這種情況下,習近平的這些講話很可能是為了封堵國內的批評聲音,也藉此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樣的反美高調或許會令國內的不滿聲音難以找到發力點。不過,中共高層的上述動作並非虛言或「耍花槍」,它再次自我肯定了對美國的全盤敵意,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對美長期敵對戰略。

如果說,今年7月美國開始採取對中共的反制措施時,美國的很多人還抱有美中關係可以復原的不切實際的希望,那麼,現在中共的對美戰爭準備姿態應該徹底打消這類幻想了。這次中共的國防法修改和紀念朝鮮戰爭活動,不僅標誌著中美冷戰的進一步升級,而且讓美國各界看到了中共的真實面目及其對美國的最終意圖。對美國來說,中共是比蘇聯更危險的戰略敵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程曉農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