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的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體背部是我們健康的晴雨表,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全息縮影,中醫學說:人體的五臟六腑都可以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應區,例如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
背部的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正確保養背部,等於為健康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養背很重要
俗話說:「背薄一寸,命長十年」,由於年齡增長,背部脂肪逐漸堆積而成「虎背」,恐導致經絡堵塞,就不一定健康了,可見保養後背的重要性。
中醫認為,脊背正中間是督脈,總督全身陽氣。脊背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膀胱經陽氣最多,且與腎經相表裡,腎主水,於是膀胱經總管全身的水液代謝。膀胱經還和其他臟腑緊密聯繫,例如肺腧、厥陰腧、心腧、膈腧、肝腧、膽腧、脾腧、胃腧、三焦腧、大腸腧、小腸腧、膀胱腧都在膀胱經上,分布於督脈兩側。
所謂「腧」,就是轉輸、輸注之穴,對保養和治療臟腑有重要作用。人體氣血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去濕排毒的通路,那麼脊背就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
看背診病
1、大椎
突出、色素沉著——肩頸長期勞損,易引發肩周炎,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長痘——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
2、肺區
毛孔粗大、色素沉著——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喉嚨乾癢、易上火、胸悶氣短。
3、心區
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
4、肝區
明顯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鬱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乾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後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冷。
5、脾區
推膀胱經時更容易判診,有氣節、腫脹——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鬆弛、易淤青,月經不調。
6、腎區
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腎氣不足,易脫髮,記憶減退,睡眠質量不高,夜尿頻繁,易受驚嚇、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泠、手腳冰涼、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諧、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環不好。
7、婦科
八髎穴突出、發青、發黑、長痘——內分泌失調、宮寒、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赤白帶下、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婦科下肢循環不好。
養背的方法
背部經絡暢通百病消,保養背部是養生很重要的一點。
1、刮痧拔罐
背部刮痧、拔罐能暢通經絡,排毒,增加血液循環的流通,減少背部淤堵,治療緩解亞健康疾病。
2、按摩開背
精油開背是一種按摩方法,活絡精油配合獨特開背手法,進行鬆筋開背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精神壓力,消除疲勞,緊實肌膚,改善睡眠,特別適合肩頸僵硬、腰酸背痛、失眠壓力大等亞健康人群。
3、搓背、捶背、撞背
(1)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2)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的功效。自搓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濕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皮膚。
(3)撞背:雙足與肩同寬,背靠牆壁站立,約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鬆,身體後仰,用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恢復直立,撞擊下背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後突出,然後進行撞擊。
撞擊時意念貫注背部,使意氣集中於腰、肩、背之間,撞擊100次左右。可提升陽氣,調節內臟,使全身氣血通暢。
4、晒背取暖
晒太陽在中醫裡被稱為「天灸」,就是老天給我做艾灸。避風晒背,能暖背通陽,增進健康。通過晒太陽,膀胱經和督脈都得到滋養,從而讓血管中的血液、淋巴裡的水液,經絡中的能量在高溫氣態下充盈飽滿,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最好的祛病良方。
5、衣服護背
不管甚麼季節都要注意隨時加減衣物,以護背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背為五臟俞穴所會,背部常暖,身體才會更健康。尤其是天熱汗出腠開時,若被風吹,則風寒之邪易於內侵,引起疾病。所以不管甚麼季節都要注意隨時加減衣物,以護背部。
6、背部艾灸
艾灸是借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可以強身健體、培補陽氣,調五臟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背部肉多、肉厚且發硬的人群,基本上身體都有些問題,做好背部的推拿和艾灸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 亞靜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