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顧愷之〈列女傳仁智圖〉(摹本)之蘧伯玉車。(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一個人如果能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而不是斤斤計較他人的過失,那他就是真正地走在修行的路上。在中國古代,「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為學、為人的基本功夫,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無知。」高傲的人目空一切,離道甚遠;謙卑的人閉門思過,見賢思齊。在中國歷史上,「伯玉知非」的文化典故廣爲人知,宋代大學士蘇東坡也在他的詩中留下了「蘧瑗知非我所師」的名句。
君子典範 行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
世道紛紜,熙熙攘攘,人心易為名利所驅,不注意修正自己就會失去真我。古代聖賢修身,在於修心養性,每日三省,防微杜漸,久而久之,就能修成正果。自古以來,凡成大業者,無不把反省做為自己修養的重要手段。
蘧瑗,字伯玉,是春秋時期衛國的上大夫,因為人賢德而聞名於諸侯各國。相傳他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他與孔子亦師亦友,孔子幾次去衛國,多居住在蘧伯玉家,可見孔子與伯玉相交之厚。孔子周遊列國,走投無路之際,曾數次投奔蘧伯玉。《論語》記載,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他也是孔子尊敬和稱頌的君子。吳國著名政治家季札訪衛,拜訪蘧伯玉、史魚等後,稱讚地說:「衛地多君子,其國無故。」蘧伯玉的言語「恥獨為君子」被千古傳頌,故蘧伯玉被歷代聖賢們尊奉為「君子典範」。
蘧伯玉是一個富於自省精神的人。有一天,蘧伯玉派人來拜望孔子,孔子向來人詢問蘧伯玉的近況,來人回答說:「他正設法減少自己的缺點,可卻苦於做不到。」來人走後,孔子對弟子說:「這是瞭解蘧伯玉的人啊!」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錯誤,力求使今日之我勝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歲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過錯,這就是「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來源。古籍《淮南子‧原道訓》中,記載著蘧伯玉「四十九年非」的名說:他日日月月都謹慎內省己身的過失,善於懺悔遷善,今年悟到了去年做的是錯的,每年懺悔改過,「歲歲悔之,以至於死,故有四十九年非」。
「恥獨為君子」 為外邦舉薦賢能之士
蘧伯玉留下很重要的一句名言是「恥獨為君子」。意思是說:一個人具備了君子的美德還不夠,一個人不能僅僅滿足於個人修養,不能僅僅滿足於獨善其身,不能僅僅滿足於個人高尚。更高的人生境界是不僅自己要做一個君子,做一個高尚的人,還要影響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成為君子,成為高尚的人。而僅僅獨善其身追求個人完美,不去影響他人、影響社會,是可恥的。這就是「恥獨為君子」的人生境界。
有一天晚上,衛靈公和他夫人南子一同坐在宮裡,忽然聽見有一輛車子過來的聲音,轔轔地響,到了公門口,就不響了。南子說:「這輛車子上坐著的人,一定是蘧伯玉。」衛靈公說:「你怎麼知道是他呢?」南子說:「從禮節上講,做臣子的人,走過君上的公門口,一定要下車,看見了君上駕車的馬,一定要行敬禮。這些都是表示著敬重君主的行為。凡是君子,不肯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就放棄了他的品行。蘧伯玉是個賢人君子,他平日服事君上很盡敬禮,這個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禮的。」衛靈公差了個人去問,果然是蘧伯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