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懸壺濟世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瑣談(圖)

作者:園丁  2020-08-26 10:3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明朝著名醫學家李時珍。
明朝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網絡截圖)

本草綱目》是明朝著名中醫、中藥專家李時珍的傳世巨著。現存最早版本是明代在萬曆十八年(1590年)金陵初刻本,保存在中國醫藥博物館。全書共五十二卷,192萬字,書中共刊有藥物80類1892種,中醫處方11096個,手繪插圖1160幅。

李時珍是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縣)人,字東璧,號頻湖山人。他出身於中醫世家,生於1518年,在1593年去世。他祖父是個鈴醫,就是搖鈴鐺走街串巷為人看病的窮醫生。他父親李月池原是鄉醫,由於醫術精湛,後來被錄用為御醫,官九品。李時珍14歲時,鄉試考取秀才,以後到黃州府去參加科舉,三試不第,這時他已經22歲。在從黃州回蘄州的船上,他向父親表明,他決定繼承父業,當中醫,父親對他講,行醫如逆水行舟,既然立此志,就必須堅定不移。他決心已定,寫詩明志「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上次我行文說過唐僧,歷經千辛萬苦,經西域到天竺取經的故事。李時珍寫《本草綱目》,也是逆水行舟,歷經艱辛,用畢生精力,耗盡家財,為民造福的。

李時珍隨父學醫,非常用心。少年時,父親外出不在家,來病人求醫,他就能開處方救人。遇到災年,瘟疫流行,他與父親李月池在鄉間為窮苦百姓治病,不收報酬的善舉,遠近聞名。記得我在1956年看過趙丹主演的《李時珍》電影,影片中有個農民用木製獨輪車,推著患病老母親,千里尋醫慕名而來,十分感人。李時珍還被武昌楚王請去,為其兒子治好了怪癖病,為此,王爺賜他一個小官做,他不以為然,仍潛心研究醫學和醫藥知識,提高醫術。1559年他成為太醫院御醫。根據他多年行醫的經驗,他看到以往的藥典出現的謬誤,有的醫生開的處方,病人服藥後,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人,原因有,不同的地區對同一種藥材,有不同的名稱;有的典籍中的插圖,與實物不符;有的是藥鋪抓藥出錯等。李時珍深感藥典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補充。他在楚王府和太醫院,曾經上書請求朝廷主持修《本草》,但王爺乃至皇帝,醉心於長生不老,相信那些煉丹術的道士,而不採納他的意見,太醫院中的反對派,對他諷刺、排擠。無奈,他決定辭職回鄉,自己擔負起「修本草」的重擔。

在李時珍之前,中國自漢朝就有醫藥典籍《神農百草經》,南北朝時有《百草經集注》,唐朝時有《新修本草》,宋朝時有《開寳本草》。這些經典書籍,都是朝廷官方本籍。儘管這些書中有不足或謬誤,但是從來沒有民間哪個人能修訂的先例。

李時珍從太醫院告病還鄉,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開始,穿上草鞋,背上藥簍,帶著兒子建元和徒弟龐憲,牽著一頭揹負藥物和日用品的毛驢,開始遍訪各地名醫、民眾。他們一邊行醫為人治病,一邊蒐集民間藥方,採集藥材標本,寫筆記,學習藥材知識。為瞭解藥物的物理特點和療效,他親自嘗遍百草。他們的足跡踏遍當時的半個中國,到過武當山、廬山、牛首山、湖廣、南直隸、河南、北直隸等地。他們接觸社會與中藥有關的各種人,如農民、漁民、獵人、樵夫等,向他們瞭解情況,學習有關知識。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在野外考察18年,到完成考察回到蘄州時,李時珍的父親已經去世。父親給他遺留下自己的著作書稿,供他修本草參考。在電影《李時珍》中,也有前輩醫師白髮美髯的曾祥,把自己的醫學著作贈給李時珍,供他修本草做參考的鏡頭。李時珍又用10年時間寫書,三易其稿。從離家出行蒐集資料實地考察到成書,前後共歷經27年。終於在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這部巨著。

書稿寫成,出書需要經費,找出版商也不宜。我記得電影《李時珍》中,就有為出書遭遇意外的故事。他變賣家中財物,終於在1590年,南京刻書堂的胡永龍答應刻印《本草綱目》。1592年李時珍病故,書是在他去世之後出版的。李時珍的著作還有《頻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因此被後人尊稱為葯聖。

我是個喜歡植物學的業餘愛好者,在北京上中學時,就利用假日,在當時位於中南海北門對面的北京圖書館,瀏覽過線裝木刻本《本草綱目》中的藥物部分,插圖是按李時珍手繪刻印的。來美國後,又在紐約法拉盛圖書館閱讀過,用現代印刷技術出版的《實用本草綱目彩色圖卷》和《中國本草圖錄》,裡面的插圖都是真實藥材植物的精美彩色照片。學習這些,使我增長了許多藥材和花卉知識。

中國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其醫療技術有許多現在已經失傳,採集野生中草藥是比種地更為艱辛的技術活。隨著社會發展,有許多中草藥植物,已經由野生變為人工種植,動物類藥源,出於保護瀕臨滅種動物,已經禁止捕獵,加上農民進城打工比在農村經營土地,比上山採藥更實惠。中草藥有許多珍稀藥材都是生長在森林、高山,人跡稀少地域。現在農村山區的野生資源越來越少,而農民留在山裡居住的,大多是孤寡老人和兒童。因此,採集野生植物藥材這種勞作也就瀕臨失傳。

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在有You Tube網上看了廣東衛視拍攝的《祕境仙草》記錄片。這是一部由多集組成的、記錄採藥人採集中藥材的記錄片,總導演是呂島,執行導演張曉夫。攝製組的足跡,踏遍中國的東、西、南、北、中地域。他們跟隨著採藥人,背著攝像器材爬山涉水、冒著酷暑嚴寒,穿越新疆沙漠,走進長白山原始森林,走進內蒙古草原,走進神農架。為拍這部影片,他們在海南島的西沙群島潛水海底,在西藏喜馬拉雅山麓、新疆天山下為拍攝美景,在野外搭帳篷露宿。在雲南貴州高原的崇山峻嶺的怒江峽谷、在人煙罕至的他塔哈拉瑪乾大漠,也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歷經艱難困苦,歷時三年,行程80多萬公里,終於完成了這部具有科普教育意義的作品。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得知人參、黃精、冬蟲夏草、海參、靈芝、狗脊、鎖陽、雪蓮、川貝母、黑枸杞、石斛、鉤籐、大黃、松露、肉蓯蓉等等名貴中藥材的生長環境。

觀眾看這部影片,不僅可以增長知識,而且還可以欣賞中國各種地貌的自然美。觀眾在銀屏前,就可以跟隨影片旅遊中國,瞭解那裡居住的各民族人民的人文歷史、地理,風俗人情。

這部影片的解說詞也很精煉,引人入勝,例如第一集「天造神力」的導語:「地球經過46億年的演化,逐步形成了萬物生存的自然環境,風霜斧鑿的大自然,從古至今,厚愛與給養生命,她付出了神奇,也消耗了年輪。自然母體孕育了萬物,人類成長的故事與自然暗藏的奧秘,有著深深的關係,天地氣交,萬物華實,豐富的穀物是人類的糧食,而隱藏在祕境的華夏神草,是中國對人類的別樣的貢獻….」。隨著銀屏鏡頭的變換,字幕和解說,把觀眾帶入主題。我感覺看這部影片,不僅給人以視覺美感的享受,而且可以淨化心靈,開發智力,領略創世主和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恩賜。

健康與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人類關心的大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該影片帶你到大自然的青山綠水之間,尋找神草祕境,即探尋與人類健康長壽相關的,中藥材的原生態環境,你會看到鮮活的中藥材的生物形態。影片告訴我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採藥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影片告訴還我們,採藥人是怎樣尋找到和採集到華夏神草的。看這部影片可以使我們瞭解當年李時珍為採集中藥材,所付出的艱辛。當年李時珍父子給窮人看病不收報酬的醫德,在這部影片中也有實例,雲南大理南澗縣寳華鎮石洞寺村的彞族瀋映老人,他是世代祖傳鄉醫。他們父女二人,就是這樣樸實的,採藥為人治病的人。

在現代城市中,人們把野菜當作珍稀佳餚。春天我在紐約法拉盛,看到有韓裔女人,在緬街的鐵路橋下賣野菜,一問價,比市場賣的蔬菜貴許多,一把不到半磅的新鮮蒲公英,賣價5美元,一小把鮮嫩的濱蒿或白蒿,賣3美元。其實這些野菜也是中藥材,它們都是菊科多年生植物,即可做食材,又可以藥用。蒲公英也叫黃花地丁,藥用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濱蒿也叫絨蒿,它的中藥名叫綿茵陳,功效清濕熱、退黃膽,也就是可以治療黃疸、尿少,也可治療濕瘟暑濕,濕瘡搔癢。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