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的有趣傳說與多種功效(組圖)


紫蘇的有趣傳說與多種功效。(圖片來源:Adobestock)

記得小時候姨媽常常在夏天時,煮一些紫蘇茶讓家人喝,所以對紫蘇的回憶停留在童年時代,每每花盆裡種上幾株,還可以用來泡水或是治蚊蟲叮咬。

印象中,紫蘇是一種很特殊的香草植物。在臺灣客家多用紅紫蘇入菜,煮魚炒菜炒雞肉都好吃,紫蘇炒雞肉是北臺灣客家常見料理,先以蒜頭爆香起鍋,再將雞肉煎香至六、七分熟,加入些許米酒、放入鹽、糖、醬油悶燒。悶燒約10-15分鐘湯汁快收乾時,放進爆香好的蒜頭與生鮮紫蘇拌炒,炒到紫蘇全軟吸收雞肉的湯汁後起鍋,十分美味。

紫蘇又稱回回蘇、赤蘇、赤紫蘇、紅蘇、紅紫蘇、青蘇、青紫蘇……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日本稱為「shiso」。約在300年前引進臺灣。1980∼1990年是最鼎盛的時期,以臺灣苗栗公館鄉及南投縣國姓鄉栽培最多,大都是外銷日本。近年來,嘉義縣水上鄉也成了主要產區;也有農友看重它能生食,以有機方式推廣。


院子種了一些紫蘇葉因為沒有認真給它水喝,所以最近發現葉子有些乾乾的,沒有像之前那麼漂亮。(以下圖片攝影:心如)

在臺灣的公館鄉農會則把紫蘇醃製成紫蘇梅、紫蘇酒、紫蘇果醬甚至紫蘇冰棒。他們更把紫蘇視為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農會將紫蘇製成各項加工產品。從紫蘇梅到特色料理,頗值得發展。

對於紫蘇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華佗在河邊採藥時,看見水獺吞了魚之後痛苦地打滾,接著,水獺爬到一片紫色的草前吃了起來,竟然就沒事了。當晚華佗投宿客棧,遇到一群年輕人比賽吃螃蟹,到了半夜,年輕人大喊肚子痛,他想起白天見到的那種紫色草,應該能解毒,於是採了紫蘇煎湯給病人服下,真的就痊癒了。華佗為了記住這種草藥,就給它取名為「紫舒」,因為是草本植物,後人才把它稱作「紫蘇」。

當然故事真偽難以判斷,但至少說明很早以前,古人就懂得運用紫蘇入藥了。


早上採了一小撮紫蘇葉準備要泡紫酥檸檬茶。

紫蘇又分為紅葉與綠葉兩種品種,依外觀又可分為平葉與皺葉,臺灣最常見的是平葉紅紫蘇。一般來說,紅紫蘇的葉片質地較硬,香氣濃郁,常用來醃漬、釀酒,做為增加香氣或顏色的材料,而青紫蘇葉片質地較軟,味道清新,適合生吃,常用來混拌沙拉或搭配生魚片食用。如今紫蘇更成了日式餐、韓式餐的專利,精緻的碟子裡盛上幾片,用來做餐前開胃菜。

聽說紫蘇的鐵質含量為蔬菜之冠,再加上胡蘿蔔素、維生素C、成人必需的8種胺基酸及兒童必需的10種胺基酸,都有助於增強免疫功能;另外它對緩解感冒頭痛、呼吸系統疾病有幫助,如果被蚊蟲叮咬,將新鮮紫蘇葉搗爛敷上,可以止癢。

今天才知道紫蘇有這麼多功用,今後可得好好運用一下它。早上就在院子裡採了一些紫蘇,煮紫蘇檸檬蜂蜜茶來喝呢!


已做好的紫蘇檸檬茶,酸甜酸甜還有一種特殊的紫蘇的香味,好喝。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