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熊焱詩集自序(圖)

 2020-07-09 09: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熊焱詩集自序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存在與跳躍》(一)詩集曾在2009年刊出,當時沒有放到書店和網上出售,只是在朋友中贈送。倒是有一小部分當時放在一個專門的詩詞網站上,頗獲網友青睞,令我著實高興許久,鼓舞良多(這大概是寫詩的動力之一了)。現在再版的這本詩集刪去舊版中一些過時的、粗躁的,加上近十年來未出版的合成一集,取名《存在與跳躍》(二)。

出版詩集純然是為了娛樂,就像寫詩填詞一樣;若是能得到朋友的感應,那真是高度詮釋了夫子的那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甚至大可以說「人生得一詩友足矣!」不過坦白地說,寫詩填詞真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耗時,絞盡腦汁不說,寫不出來時就真沒有什麼辦法寫出來(打油詩例外,本人最擅長寫打油詩,因為無需考慮藝術形式,只要有點思想火花,撿幾個押韻的字就可以了,我的可批量生產)。所以我最近幾年的這些詩詞就是忽然有時就立刻記下來,有的很好,有的當然就很差啦。例如這一首是我在一分鐘內寫成的詩,當時有一個特殊的情境和小事件(在Arizona 亞利桑那州爬山且忽然嚴重摔倒)。這首小詩竟成為我本人的最愛。

詩一首

我與存在了億萬年的石頭
有一秒相遇
我沈重地摔倒
給石頭留下輕微的痕跡
帶著一片血絲
我依依不舍
回頭
石頭不動
依舊在陽光中枕著山脈
我醉心於石頭的巋然不動
用雙手捧起「你必須存在」的書本
在夕陽裡莫名其妙地閑逛

於2019年5月27日

我不知道自己解讀自己的詩有什麼奧秘,我仔細來讀自己寫的詩,竟發現這基本上是我詩歌創作的一個形態,因為是在一分鐘內寫成,可以作為解讀的一個例子。此詩中毫無疑問有中國古典詩詞的印記,例如,「「依舊在陽光中枕著山脈」,自然受到那句「 山形依舊枕寒流」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肯定有西方哲學和神學的影響,「用雙手捧起‘你必須存在’的書本」等等。總之,我力圖在詩中鑲入一點對永恆的盼望。這是我寫詩的核心情愫。

就像我在第一版自自序中簡單提到的,近現代詩與古典詩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記得詩人席勒說過的一段話:‘古代詩人的力量是建立在有限物的藝術上面,而近代詩人的力量則是建立在無限物的藝術上面。’(席勒 「論樸素的詩和感傷的詩」)所以我試圖寫現代詩,雖然我詩中的許多意象和辭藻深深烙上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印記,然而基督教神學和聖經的影響也很明顯。」

講到中國古典詩詞,容許我多說幾句。我從小喜歡唐詩宋詞,但是那時很難找到全唐詩,更不要說網際網路了,念唐詩宋詞是偷了父親藏在枕頭底下的唐詩三百首開始的,現在還記得翻到的第一首是李白大哥的《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啊呀,對於一個少年來說,那簡直就是看電影了。可惜,那時教育畸形、文化貧瘠,沒有多少資源讓我醉心於我最喜歡的唐詩宋詞。後來被高考指揮棒指揮,人生也就必須跟上世界的洪流了,浪打浪。有趣的是後來在北京秦城監獄 ,一個難友恰好帶有一本唐詩三百首,在那特定的環境裡我們不僅相賭誰背得多甚至全書,有時竟讀得淚流滿面,原來,雖然我們年紀那時也不大,經歷不能和李白杜甫比,監獄環境無意中給我們造就了一個體會古人詩歌的心境,被囚禁的身體自然會強烈地追尋青山流水、夕陽明月,於是聽雨層樓也就不難體會了,及至讀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自然就勃然而怒。困頓時當然就是「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再加上我大學時代常常踏青遊覽的「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自然就好像真明白了許多古人寫詩時的情感。還有最讓我有點感觸的是那句「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不過說起來好笑,在秦城監獄最受用的竟是那幾句「三月三日氣象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和「香霧雲鬟濕 清輝玉臂寒」。杜大哥是蠻現代的啊!好了,總之,中國的唐詩詩詞在我離開中國大陸以前,成為我頗為享受的業餘愛好。中國文化中的琴棋書畫我一概不會(試過),倒是那唐詩宋詞我總是覺得自己很行。

1992年我離開了中國,實際也就是離開了中國文化 環境和人群,失去了聽漢文講漢文看漢文的環境,等於一棵樹被連根拔起,栽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土壤裡。這箇中的喜怒哀樂是一言難盡的。埋藏在心底的唐詩宋詞漸漸遠去,偶爾以反抗的方式強烈回到我的意識中來,不過總是帶給我溫暖和微微的傷感。有一事值得一記。1994年二月,我加入美國陸軍,以大齡參軍,接受世界上最恐怖最激動人心的軍事訓練。出汗,累極,緊張,興奮,高度興奮,這個不要說,時間也是每日4點多起床,要到太陽西下差不多了,有時甚至能看見星星月亮才被大車拖進軍營。因為當年陸軍的訓練潛規則(或哲學)實際就是,只要你不死,就把你往死裡練(這是我現在的歸納總結)。所有的辛勞都記不得了,唯一事永遠記得而且常常回憶起來。當年我的軍訓在夏季的南卡,每到傍晚,在山裡一天的訓練結束時,連隊被一輛灰白色的大車(類似校車,稍長點)拖回軍營,這個時候,教官不再咋呼呼撕牙裂嘴,十八九歲的本土年輕美國戰士們可以放鬆大笑 歡樂充滿一車。我,一個近30歲的大齡新兵,被搞死十幾個小時後,坐在車裡,看著夕陽美麗無比(雖然西下),群山環繞,勞累一天的肉體得到放鬆,而那遠去的的唐詩宋詞以暖流般的方式來到我心間撫慰我完全被淹沒了的角色:一個大齡青年,一個北京大學法律系的研究生,一個政治流亡者,據說也自認為有點名氣的中國人。非常奇怪的是,來到我心間的唐詩宋詞不多—- 畢竟我已身心疲憊,亟待休息恢復體力和心力。我永遠記得那唯一來到我心間的是劉禹錫大哥的「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此詩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

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也許是大卡車送我們回軍營時,夕陽西下的美景裡 青山慢慢出現在眼前又慢慢退後之故,這一電影般的的場景和動感又加上我的身世造成了一種天然的「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更不要說那句「今逢四海為家日」,簡直就是劉大哥為我定制的。我非常驚訝的是,每晚回軍營,看到青山就自然的品嚐禹錫大哥的詩,更驚奇的是,念完以後身心極為舒坦,如飲甘露。當然,有一事必須提到,那時我已是基督徒,已經知道如何向救主耶穌基督禱告,使我最終順利通過軍訓並度過許多人生坎坷的絕對是我的聖父聖子聖靈,三一真神的愛和恩典。不過這又是另一篇文章另一個故事表述。對於這篇文章來說,這個唐詩宋詞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裡給我一種無法忘記的力量和美感。後來,美國的生活又浪打浪了,唐詩宋詞幾乎是隱沒的無影無蹤了。

只有一個例外。2004到2005年我遠赴伊拉克,那是一個絕對現代的真實戰場生活,飛機大炮坦克機槍,大食堂人山人海,熱得雞蛋不要煮。可是竟然那絕對現代的戰場把我偶爾無意識地帶到了古代。因為中國的唐詩宋詞裡有相當的部分涉及到古代軍事生活。這兩者的意象連接自然是那戰場上不得不有的帳篷了,當然外加一望無際的沙漠,炮聲隆隆和烽火,以及心理上的孤單 遠離家庭,生死 等等。這些與古代無異。在長達一年的伊拉克,有好幾次把我帶到夢境般的古代世界,自然,那些埋藏在心底多年的唐詩宋詞意境慢慢浮想,尤其伊拉克夜晚絕對明亮的月光整個地讓我對唐詩宋詞中的和月亮有關的句子來了個大折騰,就是說伊拉克歲月讓我明白古人寫月亮時的心境和情感及隱藏在詞句後面的秘密。簡單說一點。在伊拉克有時我們總是半夜出發送小股部隊出去執行任務,我和助手坐在裝甲車裡,遠處的炮聲隱隱陣陣,近處的馬達低鳴,頭上的月亮啊 比美國中國的大六倍亮八倍(非科學性描述),那句「清輝玉臂寒」就總是不請自來,一直我總是把她放在首位,然後才是「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然後從「大漠孤煙直」到「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最後又回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當然,不瞞您說,最感性的還是那句「清輝玉臂寒」。 我要說的是伊拉克戰場時不時把我帶回到寫唐詩宋詞的古人情景,大大地幫助了我體會古人的心境加深了對他們作品的理解。一當回到美國過上平常的生活,生活就又是浪打浪,遠離了中文環境的我,這唐詩宋詞又從我記憶中逃跑的無影無蹤。及至這次新冠疫情出現,整個世界好像停頓,感覺生命奇異有點不可捉摸,偶爾有些古代世界的情愫在心中湧現。可不是?忽然我做出來幾首像模像樣憶秦娥。其中一首如下:

憶秦娥

世界封城
(平水韻)

櫻花別,
頸垂淚盡清明絕。
清明絕。
草深城闕
亂世殘雪。

怎嘆人間豺狼穴,
數萬哀民爐邊訣。
爐邊訣,
禍緣新冠,
怒衝天裂。

於2020年4月5日

當然,涉及到思想的事,是人人不同,情感自然也有差異。不過這首憶秦娥卻完全符合了該詞的要求,花了我好幾個小時才弄出來。

此序到此一氣合成,但總得收尾。雖然我總是說了不起的精美唐詩宋詞,但是他們的侷限性還是有的。一方面是時代的問題 誰叫我們分出個古代現代呢? 另一個原因是文化土壤的問題。那麼牛牛的了不起的李杜白為什麼寫不出《詩篇》中大衛那樣的詩呢,當然是大文化背景的問題,無法叫李白杜甫白居易寫出類似詩篇27那樣的詩。

1「耶和華是我的光,我的拯救,
我還怕誰?
耶和華是我的堡壘,
我還怕誰?


當惡人來吞吃我,
仇敵來攻擊我時,
必失足跌倒。


雖然大軍圍攻我,
我心中卻一無所懼;」(節選詩篇27)

我要說的當然不是在比較,是說,中國的唐詩宋詞雖然足夠精美,卻缺少對永恆的盼望。(這是一個高深和艱難的課題)我曾試圖在聽雨層樓, 遊子故國,明月清風中尋找蛛絲永恆的跡象,很難;最能引起共鳴的西風古道,夕陽西下已經很靠近這個永恆主題了,可是坦白地說,中國的古代詩人們缺那信心的一躍。至少他們沒有足夠的暗示。我也曾試圖順著「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去品嚐永恆,甚至直接「從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當中喊出永恆,但是這樣還是不那麼理直氣壯的。當然,我們絲毫不能因此貶低他們也不能責怪他們,我們應該繼承他們並向前發展。所以,每想到此處,我總是有點白日夢,何時能夠把唐詩宋詞好好的仔細的領會領會,並能探究一下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了不起的古人們他們對於永恆永生救贖這些思想和情懷是到底是一個如何的光景。但是,這是一個畢生的事業,我好像也只是葉公好龍而已。不過,帶著這個夢想,我寫詩填詞是總是有意無意要在我的詩詞中鑲入一點對永生的盼望以頌讚那創始成終的慈愛的永生上帝。阿門。

所以,讀者若有興趣,可以從這一角度解讀我的詩詞。

願上帝的恩典與你們同在!阿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李靜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