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校園內盛開的櫻花。(攝影:李雲飛)
在中國歷史上,數千年來農業曾經是一個長盛不衰的傳統產業。工業革命的結果讓很多的農村人走進了城市,人們在感受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感嘆距離大自然越來越遠。當人們從早到晚都埋頭在電腦的屏幕前專心工作之時,豐厚的薪酬未必能抵消心靈中的失落。在人們的心靈深處,炊煙嫋嫋、果香四溢的田園生活仍然令人嚮往。我在世界許多國家的大都市過了幾十年「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日子,內心的夢想還是買一塊地,經營一個小農場,自耕自食。腦海中浮現的景色是:鳥在萬里碧藍的天空中自由飛翔,人在千波浩瀚的翠綠中春種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晴耕雨讀,與世無爭。
然而,這個心願卻遲遲未能實現。主要原因是買地不易,求職亦難,要想擁有一個安定的工作和一份穩定的收入,就得遠離鄉村,在大都市繁忙的生活節奏中隨波逐流。近幾年來這種情形悄然發生了變化,有一些知名的富豪也開始向農業領域投資,不僅許多高科技的農場應運而生,花園式的有機農場也與日俱增,我也有機會在以生產農產品為主的各種農場中小試身手了。仰望天空,腳踏大地,時常沐浴在清風細雨中做一些農活,頗感心曠神怡;遠離了職場的喧囂,爭鬥之心也隨之放淡了。春有百花盛開,夏有涼風拂面;秋有果實飄香,冬有白雪起舞。親身的實踐讓我體會到,務農才是最適合人類身心健康的職業。即使是穿著粗服布鞋,漫步在田野壟埂之上,看著炊煙升起、綠野千重,也一定體察到生活中的快樂無處不在。人如果期求達到精神上的快樂或灑脫,就得先把對物質的慾望看淡,走近大自然,才能逐步超凡脫俗。
清靜的田園生活卻充滿了快樂與溫馨。(攝影:李雲飛)
耕耘之道,不需要絞盡腦汁地挖空心思,也不需要對任何人阿諛奉承,更不需要與其他人勾心鬥角,只需在心中敬神敬天。我曾在一個日本的鄉村,與一個從大城市回到故鄉的日本農民交流營農的心得。他曾在東京的一家貿易公司擁有一個非常高薪的職位,並在那裡工作了近20年。然而,推銷商品的工作讓他必須每天都要對客戶點頭哈腰,業績不佳時還要受到上司的責罰。他非常誠懇地對我說:「從事農業生產最大的好處就是靠天吃飯。只要敬神敬天,就不需要向任何人點頭哈腰,更不需要違心地向任何人說一些低三下四的奉承話。」我認為此語非常中肯,一語中的。是啊,農作物的生長需要陽光雨露,需要吸取天地日月的精華,這些要素全部來自於造物主與神的恩賜!何必求人呢?人無太陽的光輝,也無大地的壯闊,求人何用?如果說「求人不如求己」,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在農業生產中就「求人不如求神」了。在古書中有許多聖明的君王或名士設壇求雨的記載,心誠之人自能感動神靈相助。而世間的大澇大旱,則多與人世間發生的冤假錯案有關,那是上天對人類的警示。因此,從事農業耕耘,最能理解中國古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與境界,親近大自然,就能感受到世間萬物都是出自於造物主的恩賜。
豐收在望的田園西瓜。(攝影:李雲飛)
人生在世,生命無常。生老病死,命運自有天定;禍福貧富,無非因果報應。因此,寫詩作文之際,我只想讚美造物主的偉大;放聲歌唱之時,唯願頌揚神的恩賜;耕耘播種之春,心中只有敬神敬天。人世間的任何個人或政權根本不值得讚揚,那些所謂的「豐功偉績」與造物主的恩賜無法相比,無法相提並論。在敬神敬天的意念之中,我看到了一顆顆幼小的種子在天地神靈的加持之下發芽、成長、開花、結果,心中有神,則此心長存謙恭,心念與天地神靈同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