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疑難雜症多(一)預防醫學vs.養生之道(組圖)


中醫連醫病也要考慮相生相剋、氣血平衡的道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現代人疑難雜症多,有很多是常見的免疫疾病、感染疾病,有些是沒見過的疑難雜症,或者可說是文明病吧!

越來越多不知道叫甚麼病,在醫院救治不及,診斷都是心肺衰竭,施打類固醇、升壓素,安上呼吸器都無效後,宣告不治。

現代人所遭受的疾病痛苦並不比前人少,雖然平均壽命拉高了,這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公共衛生的進步,傳染疾病減少了,醫療水準提上去了。但是現代人的精神壓力負擔還是很大,醫療費用不斷的上漲,醫生診療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是為何呢?現代醫學難道不能讓人少進醫院嗎?

養生更重心靈的健康


養生也不光是注重身體健康,心靈的健康更是背後的主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首先,西方醫學是沒有養生概念的,充其量也不過是預防醫學的理念,還要多運動、吃維他命、上健身房鍛鍊等,藉以維持身強力壯。而中醫看人體是截然不同的,中醫有一套完整的「天人合一」系統理論,有系統的陰陽思維哲辯,例如:中醫講生命三寶「精」、「氣」、「神」,「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是養生的第一步,陰陽五行維持著人與自然界的平衡。五行不是孤立的,連倫理道德都與其有不可分離的關係,如:五行是土、金、木、火、水,連繫脾、肺、肝、心、腎,連五常:信、義﹑仁﹑智﹑禮,五竅:口、鼻、目、舌、耳。如腎之竅「耳」,聽了美好的聲音,自然會通過腎,傳與其他四臟;肝之竅「目」,看了優雅美好的景象,也會與其他四臟分享。音、色之中,若具有了倫理道德的內涵,自然會通過五臟,喚醒人的仁、義、禮、智、信,從而規範人的言行、操守,因此身、心、靈都在五行的涵養之中。養生也不光是注重身體健康,心靈的健康更是背後的主宰。

中醫:上工治未病

中醫著重養生預防,所謂「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壞病」。上工就是高明的醫生,要告訴你如何過健康的生活,從內心到生活習慣都要符合「道」;一般的醫生只是疾病發生了,再去辨證論治;至於最差的醫生,就是現代所謂專門治療癌症、心肌梗塞、中風等的,這是亡羊補牢啊!所以中國人還有一句話,就是「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從一個人的疾病,到一個國家的疾病,通通包括進去了。

中醫高明,那是否表示西醫就比較差?究其實是因為立論基點不同。到了現代,如果沒了西醫,那麼長期依靠藥物控制的慢性病人,是否坐以待斃?急救施打升壓素、安呼吸器、氣管插管,這些是西醫採用的手段,都讓看重立即療效的現代人依賴日深。很多人認為,沒病誰會想到養生呢?

簡單的說,西醫屬於「實證醫學」,對「有形」的東西掌握得很好,恰好迎合信仰實證科學的現代人所需。中醫著重無形的境界,連醫病也要考慮相生相剋、氣血平衡的道理。(待續)

本文留言

作者鄧正梁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