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媒體正在失去對痛苦的感受力(組圖)

 2020-06-12 07: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洪災
南方暴雨,據說有超過200萬人受災(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20年6月12日訊】南方暴雨,據說有超過200萬人受災。

一個段子說在桂林,一對父子對話。兒子說洪水很厲害,老爸說不可能,某某聯播一點都沒報呀。

何止某某聯播,別的媒體也沒怎麼報。其實作為一名曾經的老編輯,我倒是理解媒體的做法。一般的洪災,很少有「新聞性」。即便報導,也是一組簡單的數字,受災人數、財產損失等等,沒有人喜歡看這個。

但是,今年的洪災報導,似乎還有所不同。比如某某日報的微博:

媒體 洪災

儘管災情報導通常都會淡化,但是如此美化,似乎還是第一次。不,肯定不是第一次了。不久前廣州暴雨,南方都市報發了一組美輪美奐的圖片,「雨後的珠江新城」,CBD、煙雨、高樓、燈光融為一體,非常好看。但是,那次降雨其實導致了珠江新城片區出現了嚴重的內澇,他們故意省去了。

當時在新聞人的圈子裡,出現了一些嘲諷的聲音,所以他們很快刪掉了。如今,我也找不到截圖了。

這是一種新的苗頭。不管是洪水還是城市的暴雨,可能都導致一些人收到損害。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種「美」。

這些照片,得益於航拍技術和PS的普及。如果我們留意朋友圈,會發現這樣的視頻和圖片有很多。這些鏡頭,可能都是真實的,但是那很少來自「肉眼」的角度,而是一種新的攝影視角。

城市有很多網紅打卡地,照片壯觀,等你過去一看,其實不是那麼回事。但是,你也會想法調整鏡頭和角度,拍出大片的感覺。我們看到的照片都是經過選擇和美化的。任何時候都有選擇,但是美化卻是這個時代的新特徵。

圖像(圖片和視頻)正在主導新聞生產,文字記者正在被邊緣化。每天看到很多精美的海報,很多PPT,很多短視頻、圖表,這些形式決定了它們所講故事的類型。我們正在手機上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即便是地攤兒,也會被拍出美好生活的感覺。

在這樣的「視界」裡,痛苦沒有位置。洪水來了,會毀壞房屋,會淹死豬或者人,屍體會變臭,洪水退後,垃圾滿地。這些場面都很不堪。但是,航拍的大場面中,不會有這些內容。

這當然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但是中國媒體卻更為突出。這是因為中國媒體的使命,本來就是「宣傳」和正面展示,而不像西方媒體那樣擁有扒糞傳統,專盯社會陰暗面。媒體大量使用航拍和PS,標誌著一個新聞業新時代的到來,合適的人,終於找到了趁手的工具。

航拍提供的是一個遠處的位置,PS則是精準的近距離處理技術。它會裁剪掉不適合的東西,突出那些美的東西。有些相機會自帶美顏,它所拍攝的就是另一個世界。

那個被創造的圖像世界,正在顯示出統治力。

生活在當下的人們,不適用美顏,或者不會處理圖片,會被視為怪物。男人可能因為拍的照片不夠美而被女友罵,他只是一個不幸的現實主義者而已。

都市青年普遍的人生信條是「成為自己」,但是他們卻隨時被一個PS的自己所感動。他們愛上了那個更好的自己,也必須配得上那個虛構的新自我。喝醉或者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才會偶爾認清現實,哭出聲來。配不上PS世界,成為新的個人認同危機,可能是抑鬱症最主要的誘因。

在這新的審美時代,沒有誰會關注洪水。城市裡和個人生活中的「洪澇災害」同樣會被排除。合適的表達方式是問一句:南方的洪水美不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產生活觀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