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打下底子越厚,越不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如何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首先瞭解一個概念:峰值骨量(PDM),是人在生命成熟時期獲得的最高骨量,成熟期過後則逐漸丟失,一般發生在40歲以內。當到了一定年齡後,或者過了骨峰值量最高值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骨量在逐漸減少。
所以,年輕時打下底子越厚,越不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換句話說,下半輩子的消耗,來自於上半輩子的積累。
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發生的主要原因
1、年齡的增長,人體器官功能減退是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發生的主要原因。
身材瘦小的人易得骨質疏鬆,因為骨骼重力負荷可刺激鈣在骨骼的沉積,而體重較低的人對骨骼承重的刺激較小,其峰值骨密度相對較低。
另外,對於女性來說,雌激素是影響骨密度的重要物質,而雌激素的轉換與儲存都是在脂肪組織中進行的,體重較輕的女性體內脂肪相對較少,雌激素含量受到影響,故更易發生骨質疏鬆。
2、人體內分泌因素、細胞因子影響骨代謝,造成成骨細胞功能減退。
如女性月經初潮延遲、月經稀少或過早停經(40歲以前)都標誌著卵巢功能的低下,而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場所,卵巢功能不好則表明體內雌激素的水平可能低於正常,這會使骨骼礦化不良,使女性易於發生骨質疏鬆。
3、鈣及維生素D攝入不足,或者因吸收功能減退,鈣和維生素D不能有效吸收。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嗜菸、酗酒、過度飲用咖啡及碳酸飲料都會影響代謝。
長時間生活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中,會導致骨質疏鬆易發,因此要讓生活充滿陽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4、皮膚中維生素D原向維生素D的轉化不足;維生素D的羥化不足。
長時間生活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中,會造成維生素D的缺乏,從而導致骨質疏鬆的易發。
5、一切影響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能力下降的因素都可導致骨質疏鬆。
肌肉衰退,活動減少或因癱瘓活動能力喪失,對骨骼的應力刺激減少,對骨代謝調節也發生障礙。
6、老年患者因患病和服藥造成吸收功能下降,部分藥物可造成成骨能力下降、成骨原料排除增加。
多發性骨髓瘤、甲亢、甲旁亢、皮質醇增多症(庫欣綜合症)、胃切除術後等也是骨質疏鬆的易感因素,有些影響內分泌或干擾鈣吸收及沉積的藥物,如:皮質醇、抗癲癇藥(魯米那、苯妥英鈉)、甲狀腺素、肝素等都是誘發骨質疏鬆的因素。每年一次的體檢真的很有必要。
7、免疫及基因因素,造成骨量丟失及骨代謝紊亂。
所以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在年輕時就需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控制好原發病,同時,需要讓生活充滿陽光。
責任編輯: 蓮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