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全球最小快篩偵測儀 工研院拚7月量產力抗疫情(圖)

 2020-04-14 11:5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臺灣已經開發出核酸分子快篩偵測儀的雛形品,準確率高達90%,重量約600公克,是目前全世界最小,預計7月開始進行量產。
臺灣已經開發出核酸分子快篩偵測儀的雛形品,準確率高達90%,重量約600公克,是目前全世界最小,預計7月開始進行量產。圖乃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0年4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尚未止息,經濟部次長林全能13日表示,目前已經開發出核酸分子快篩偵測儀的雛形品,至於患者還未出現症狀的潛伏期,則可在1小時內就檢測出來,準確率高達90%,重量約600公克,是目前全世界最小,預計7月開始進行量產。

相關新聞如下:
大陸貨錯誤率高 捷克找中研院洽談快篩合作
兩分鐘搞定 美國快篩病毒邁出一大步
從病患體內找出「關鍵抗體」 抗中共肺炎展現曙光
臺灣丹麥開發成功 測中共肺炎只要12分準確率9成
大陸製的快篩品質差 印媒:WHO無法否認臺灣幫世界抗疫

藥物、疫苗、檢驗試劑皆有所獲 工研院拚7月量產全球最小快篩偵測儀

根據中央社報導,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行政院13日下午召開「紓困振興方案—醫藥防疫科技研發」記者會,會中有衛福部長陳時中、政務委員龔明鑫、科技部長陳良基、經濟部次長林全能等人出席。

龔明鑫表示,政府針對「防疫科技」,尤其是在藥物、疫苗、檢驗試劑等,在過去已經建立基礎,這次更是整合產、官、學力量,組成重要的國家隊,並且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領軍、政務委員吳政忠及唐鳳協助,結合了各部會,力推臺灣的防疫科技。

龔明鑫表示,對於武漢肺炎所投入的防疫科技預算,除特別預算與「移緩濟急」的經費總計新臺幣21.6億元,在民國109年度預算「生醫防疫相關科技計畫」當中,也已匡列33億元預算,希望建置相關檢驗的疫苗或是藥品。

龔明鑫表示,在長期規劃部分,行政院長蘇貞昌已經核定衛福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計畫」(2022至2027年),將於明、後年開始推動,此亦政府針對防疫科技短期、中期、長期的作法。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行政院的特別預算與移緩濟急的預算共編列新臺幣21.6億元的經費以提升臺灣檢測與治療能量。

至於檢測技術方面,梁賡義表示,工研院目前發表的核酸分子檢測技術,能在潛伏期時使用,1小時之內快篩就可知道結果,最快7月量產;至於蛋白質檢測則是由中研院、國衛院與國防預醫所團隊發表的,檢測時期是於感染期,快篩時間是15至20分鐘,希望最快在3個月之內量產;人體產生的抗體檢測是使用於恢復期,要瞭解有多少人擁有抗體,目前長庚大學已經找出好幾株的抗體株,快篩時間是15至20分鐘以內,最快可半年內量產。

梁賡義表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可能流感化,不能期待今年結束疫情就不再來,因此藥物、疫苗是相當重要的。

梁賡義表示,目前國際看起來有三種不同的藥物,第一個是在全球實驗中,已有將近7成重症有效的瑞德西韋,國衛院、中研院也已經完成克級產製,同時已經取得合成10公克量原料;臺灣大學與美國簽訂臨床試驗,目前患者的反應都蠻不錯的。

梁賡義表示,第二種藥物法匹拉韋,可能合併使用,對於輕中症患者相對有效,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已經進入10克級生產,可以採購或是國內自主生產開發,此藥的原料取得性佳,國內廠商也意願高。

梁賡義表示,第三種是奎寧,目前看起來針對輕症有效,已經納入臨床指引,國內可以自行產製,全世界已經逾20國下訂,希望臺灣能提供,但是在目前的生產過程中要以臺灣為優先。

針對國內疫苗開發,梁賡義表示,今年1月下旬已啟動多項技術平臺,多管齊下,最快在5月擇定標的,年底進入臨床試驗。

相關新聞如下:
奎寧可治中共肺炎?指揮中心︰臺灣能自行生產
奎寧藥物很搶手會缺貨?陳其邁:已確保臺灣存量
治療中共肺炎有望?瑞德西韋與奎寧藥物備受關注
美藥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擬擴大 臺灣患者可望受惠
挺過生死關 民主黨州議員感謝川普力推奎寧

陳良基表示,繼中、澳、日後,臺灣是全球第4個分離出病毒株的國家,到目前為止,臺灣團隊已經從患者身上分離出大約52株中共病毒的分離株,可提供全世界的科研防疫使用。

陳良基表示,未來疫苗對臺灣來說真的非常重要,能夠提供整體免疫力,很多人都說當世界各國被病毒掃過時,臺灣是唯一沒有免疫力的國家;科技部將協助重要的實驗室,結合幾間大學,近期之內,在大學端成立3至5間防疫科學研究中心,進行基礎研究,並且搭配國家級的防疫科技中心,負責應用研究。

林全能表示,快篩檢測,在防疫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更早掌握可能的感染者,並分流防疫,在病症尚未發生的潛伏期,檢測出帶有病毒的患者。

林全能表示,目前工研院等單位已經開發出核酸分子快篩偵測儀的雛形品,且配合試劑開發,可以在1小時以內有高達90%準確率,患者沒有症狀時就能夠得到快篩結果,由於偵測儀僅600公克,大概是全世界最小的。

林全能表示,預計在4月底完成臨床測試,希望6月能完成試量產,並準備生產1萬劑的試劑、10臺偵測儀,7月份則開始進行量產,政府也會提早布局,如果武漢肺炎演變成流感,秋冬時期就要有快篩儀器設施,並做大量篩檢,提早防範。

技術處處長羅達生進一步解釋,表示6月底將會先生產10臺的測試機臺,搭配1萬劑試劑,接著在各間醫療院所進行測試。

修法為普篩做準備 專家:快篩試劑打贏疫戰關鍵

至於是否讓所有的入境者都接受中共病毒(又稱新冠狀病毒,COVID-19)檢驗,也就是「普篩」,為目前臺灣防疫熱門議題。根據《聯合報》報導,據統計,臺灣目前每日的檢驗量能上限約在3、4000件,長庚醫院檢驗醫學部醫檢副主任黃瓊瑰表示,從1月23日起,徵召第3等級(BSL3)實驗室投入篩檢,主要負責機構是疾管署實驗室與少數幾家擁有P3等級實驗室的醫學中心。目前還擴大至具有第2等級(BSL2)資格的實驗室,已經有34家醫院,量能一天可達3、4000件。

黃瓊瑰表示,近期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邀請了各家醫學中心討論中共病毒檢驗業務,最後取得了共識,下一波將會開放更多的醫院執行篩檢,為日後的普篩做準備。按照相關法規,中共病毒屬於3級病原體,因此,執行檢驗業務的單位必須得符合相關生物安全等級,但是就技術層面來看,只要是具備P2+實驗室設備的醫院就可以執行PCR檢測,政府有必要適時的修法。

黃瓊瑰預估,目前臺灣採檢窒息量上限為每日8000件,換言之,一旦每日皆受檢驗的人數超過8000人,就會難以負荷。建議指揮中心盡速放寬標準,同時擬定配套措施,委託醫檢學會審核實驗室的品質,確保品管,至於有意願的醫院在通過資格考試之後,可加入篩檢行列,屆時應會有上百家醫院,每日檢驗量能就可加倍,達至8000。

萬一不幸爆發了大規模的社區感染,屆時指揮中心就可以考慮讓中小型檢驗所上場,只要是實驗室設備符合P2生物安全性標準,即能夠執行檢驗,篩檢數量也能提升,如此一來,全臺灣每日的檢驗量將可超過萬件,足夠應付眾多疑似患者。

針對檢驗試劑,黃瓊瑰表示,試劑在防疫上扮演著一定角色,事實上,連疾管署都已積極展開相關的研究,委託國內多家學術機構研究快篩試劑,如果成功,盡速技轉生技業者,運用在臨床篩檢上。

黃瓊瑰表示,快篩試劑是以血液為主,如同血糖試劑一般,只需要將一點點血液,滴在試紙上,檢驗重點為IGM、IGG,臨床顯示,凡是感染中共病毒7天,IGM的數值就會明顯飆高,如果已經感染兩週,則IGG的數值會激增。

黃瓊瑰表示,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中國大陸的生技業者就已經開發出快篩試劑,但是敏感度尚待加強,經過這兩個月來的優化進步,目前中國與歐洲生產的快篩試劑已經具備相當不錯的敏感度,有些甚至已經取得國內食藥署的許可證。

關於指揮中心如何將快篩試劑運用在防疫作戰上,黃瓊瑰表示,「這就得看政府的政策。」舉例來說,在居家檢疫者滿14天之前,必須要接受第二次檢驗,目前皆由醫院執行檢驗工作,若是居家檢疫人數眾多,或許能夠考慮在防疫人員的指導之下,使用取得核准上市的快篩試劑,這樣即能大幅減輕醫院檢驗量能負擔。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