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西方疫情慘重?郭文貴:相信共產黨 走進火葬場(圖)

作者:盧乙欣  2020-04-06 13: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00
    小字

中國反共富豪郭文貴在直播中表示,臺灣防疫表現能夠傲視全球,是因為「不相信共產黨」;西方國家大規模淪陷,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相信共產黨,走進火葬場」
中國反共富豪郭文貴在直播中表示,臺灣防疫表現能夠傲視全球,是因為「不相信共產黨」;西方國家大規模淪陷,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相信共產黨,走進火葬場」。(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0年4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中共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期間,臺灣因為防疫表現十分亮眼而備受國際肯定,如今臺灣防疫經驗已經成為各國媒體報導、借鏡的對象。2日,現居美國的中國反共富豪郭文貴在直播中表示,臺灣防疫表現之所以能夠傲視全球,正是因為「不相信共產黨」,至於西方國家出現大規模淪陷,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相信共產黨,走進火葬場」。

相關新聞如下:
共產黨比病毒更危險 郭文貴爆料:消滅疫情的CCP Style
郭文貴:棄鄂保京海 武漢疫情被隱瞞的驚天真相浮出
郭文貴:幫湖北人只有三招
中國的潘朵拉盒子被打開 郭文貴:有人建議習近平攻臺
郭文貴爆料 中共駐歐美各大使館接密件 把疫情戰延伸海外

西方疫情慘重 郭文貴:相信共產黨 走進火葬場

郭文貴在2日直播中提及臺灣防疫的亮眼表現,他讚道,「臺灣為啥防護好?臺灣防護好的原因,是因為它不相信共產黨,這一招就靈了!千招不如一招靈!所有西方(國家)的崩潰,根本原因就是相信了共產黨,『相信共產黨,走進火葬場』,你說是不是?」

美國目前中共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33萬例,紐約州更淪為疫情重災區,確診病例超過12萬例。早在中共肺炎疫情大爆發之前就撤離紐約的郭文貴表示,他是第1位在疫情爆發前就離開紐約的人,接下來的4至6週,預期紐約的疫情恐怕將持續大爆發。

郭文貴還說,相較於中國官方數字的不可靠,紐約的所有疫情數字是絕對真實的,「這些數據對解決病毒是最有利的,當疫情完了以後,最好的安保、最好的檢測、最好的藥、最好的專家,就是在紐約。這就是我愛這個地方的原因」。

此外,郭文貴也痛批了北京政府綁架了14億中國人,囤積口罩、糧食,藉中共肺炎疫情發國難財,造假口罩、假手套及假醫療設備,他感嘆「我從來沒見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歷史上,把自己的信用和自己孩子的未來,以最快的自殺速度在全世界面前自殺,就中國!僅僅4週,全世界拒絕中國人的口罩、拒絕中國人的醫療物品……這對中國人的傷害有多大啊!」

親共人士給假數據 英王儲、首相與三大家族領導人染疫

此外,根據信傳媒3月31日報導,郭文貴日前還曾經表示,連習近平的演講稿內容,以及共產黨內部針對中共肺炎發布的數據都事先透露給了多國代表,讓這些國家在共產黨開會之前做的準備有重大貢獻,並產生了重要的預警防範作用。

郭文貴還說,「因為共產黨到最後,就是要推行全球一帶一路、要各國給他降稅。」但是各國參加G20的政要高層也向他透露,各國之間已經開始籌組聯盟性質組織,未來將會向中國有所動作。

因為中共肺炎疫情,導致各國對北京政府開始有了提防,特別是受創很深重的英國,郭文貴強調,英國最悲哀的是,媒體從最大的《BBC》至小媒體,幾乎都是引用了北京政府的數據,導致延誤防範中共肺炎疫情擴散,「最後整個國家從上往下、白金漢宮、幾大富豪家族全染上,英國四大老牌資本主義家族中,有三大家族領導人已經感染,這都是英國被媒體誤導的代價。」

郭文貴在上個月的披露中即批評首相強森的態度將會害死英國,導致大傳染,他又說,「首相強森的雙眼鐵定被共產黨給矇上,然後聽信下面被中共收買的人。」

郭文貴還表示,若是英國最後發現死了幾十萬、幾百萬人,隨後第一個攻擊的對象就是亞裔人與中國人;若是定義為中國病毒或中國人病毒,那就合法地攻擊你。因此,郭文貴、前白宮首席策略長班農(Steve Bannon),以及美國參議員羅比歐等人,不斷地向外界釐清中國政府跟中國人民之間的不同。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