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紐約林肯中心的大衛寇克劇院舞台上,一群侍衛們身披戰甲,肩掛金巾,一個個驍勇善戰、英姿颯爽,透過整齊劃一的舞步與炫目的翻騰技巧,演繹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將士。隊伍之中,一位將軍踏著沉著穩健的步伐,引領著士兵變換陣型,他凜然堅定、目光如炬,彷彿身在天高雲闊的塞外沙場。
他是來自臺灣的黃柏瀚,現為美國神韻藝術團的領舞擔綱,正是2019年表演曲目——《大明侍衛》的領舞演員,他和其他舞蹈演員們完美再現大明王朝軍隊的威武。在短短數分鐘內中密集呈現各種高難度技巧,他說跳完此曲「真的會很累、很累」,但卻是他最享受的一支舞。
Jay Huang performs in Ming Imperial Guards, a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piece that features the uplifting energy of the imperial guards in the Ming Dynasty. (Courtesy of Shen Yun Performing Arts)
「恢復中華五千文明」是每一位神韻藝術家肩負的使命,透過舞蹈家們高超而細膩的詮釋,帶給觀眾無以言表的感動與震撼。2012年起,黃柏瀚開始隨神韻藝術團參加世界巡演,如今已登臺八載,穿梭在世界各大頂級劇院的舞臺。如此一流的演出,對藝術家們的嚴格要求並不難想見,而他作為其中一名領舞演員卻始終謙遜,直歎「學無止盡」。
深諳角色 以意帶形
在《大明侍衛》一曲中,他是一名英氣逼人的大將,但私下性格隨和的他,與將軍所具備的那份氣魄有所不同,因此,他對將軍一角的揣摩,頗有一番體會。他首先談到將軍的眼神具有穿透力,「你的眼神、你的感受真的是打到劇場外面,平時練的時候就是這樣練,就是這個想法。」先透過想像,讓自己的視野不侷限在劇場,遠拓至笙旗蔽空的沙場,彷彿眼前就是敵軍的陣營。
他特別強調,具有穿透力的眼神並非兇惡,而是體現一種「英氣」與「威嚴」。這支集體舞雖不像舞劇擁有鮮明的故事情節,但為了體現將軍應有的神態,他也必須領略古時的大將風範。他指出,將軍「不會輕易地邁下任何一步」,不像其他士兵不停地在台上移動,「你站的時候,可能身上有動作,但腳底下是乾淨的。」
他舉例:「假如我手這麼擺,可能人(其他士兵)就會這麼跑」,當台上所有人都在前後調動,而唯獨一人鎮在中央,如此領兵的氣勢便得以生動呈現。透過細微的動作安排,使表演層次不再停留於表面的絢麗技巧。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實則盈注了舞蹈演員們無數次細膩推敲與反覆斟酌的心思。這是作為一名成熟的舞蹈演員必要的付出,不過在此之前,須經受多年的苦練與挑戰。
踏實鍛練 無求自得
黃柏瀚第一年來到美國修習正統的中國古典舞,是從零開始學習。首先得咬牙撐過的,就是軟開度,這是他舞蹈生涯的首道難關。儘管曾痛到想放棄,卻仍堅持到底,他說:「每天逼著自己進步、進步、進步」,苦撐過前半年後,才漸入佳境。
不過軟度只是最初的坎。他初學舞蹈,因為不知如何使力,而抓不到其中的巧勁,每一步似乎都走得特別緩慢。有時自己付出了加倍的努力,盼能盡快地跟上其他表現良好的同學,成果卻不盡理想。他回憶當時內心頗為焦急,「覺得怎麼練都練不出來,就會抱怨、會埋怨,感覺自己很努力了,怎麼還差別那麼多?」
雖然如此,他仍每天認分勤練,熬過了兩年,才磨掉了內心的不安與焦躁。後來他才明白,這些日常的積累是必經的過程,「得一步、一步地上來,不能放鬆自己」,練舞不能求快,「只想著練,不要去求」是他學到的解方。由於心態的轉變,他更能專心致志地練習,舞藝也因此有所突破。
為了使身法更加流暢,同樣的動作,他在鏡前重複無數遍,佐以錄像反覆修正,同時借鑑他人的優點,儘可能讓每一個動作更臻精確,直到鏡中的他說服了自己。不單是肢體訓練,同時也得具備清楚的意識,去思考、拆解每一個動作,細想其中的突破可能。從清晨到深夜,細瑣而枯燥的鍛練是他經年累月的日常。
「心正,舞才能正」他一路走來謹遵師長教誨,透過日以繼夜地實踐,他逐漸認識到純淨內心是第一位:「要是心裏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跳舞肯定是歪的。所以我覺得跳舞,先把心靈純淨了、把思想放正了,反而跳舞會容易很多。」2016年第七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中,他以生動、瀟灑的氣韻,成功刻畫千古名人李白,最終榮獲金獎,可謂是他踏實鍛練自我的碩果。
In the 2016 NTD International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Competition, Jay Huang won Gold in the adult male division for his captivating portray of Li Bai in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Courtesy of Larry Dye)
提升修養 體現無私
黃柏瀚認為,父母給了他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當年的教導至今仍十分受用,例如父親從小就教他們要學習獨立:凡事若能自己完成,便不用去麻煩別人。他因此變得成熟自立,儘管在美國生活面臨諸多挑戰,為了不讓父母操心,他幾乎未曾向家人訴說遭遇的難關,連父母都說他「只報喜不報憂」。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能恪守品行,對自我嚴格要求。但在加入神韻之後,他發現每個人都十分注重修為,人人都以「真、善、忍」作為處事準則,在此團隊氛圍下,他對自我修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就是在端正自我之外,還有更高的境界——無私無我。他解釋:「不只是要自己做好,你要想著怎麼幫別人做好。」
這些年來,每當他看見新進學員遇上挫折時,他很樂意主動予以協助,一是因為他曾有相似經歷而感同身受,一則是他很清楚每個人都是整體的一部分。「互相鼓勵、互相幫助,然後更多的時候去關心別人」這是他多年來在團隊中逐漸培養而成的心態,如今這些想法已形成自然,現在他只是簡單地想著:「別人開心,我就開心!」付出再多也不以為苦。
Born in Kaohsiung, Taiwan, Jay moved to New York to study and pursue a career in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Courtesy of Daniel Ulrich)
他的大半青年歲月在無數次的把桿、踢腿、伸拉與翻騰中度過,每一次登臺無不竭盡全力,但他欣慰地說:「跳完之後觀眾的掌聲會讓你感覺:真的值得!累的值得!」觀眾的反應是最坦率、真誠的回饋。回想起舞蹈人生,他只說:「沒走錯!」三個字足見他走在這條無悔路上的堅毅、認定,以及無所猶疑的自信。
責任編輯: 夏琴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