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近兩年的美中貿易戰,被加上香港民運「攬炒」影響,深圳雪上加霜。(Aimaimyi/維基百科/CC BY-SA)
【看中國2019年12月7日訊】中國深圳近年企業營運成本高漲,加上美中貿易戰衝擊、產業急速外移以及香港變局等影響,最近經濟數據顯示深圳第三季經濟近乎「熄火」。深圳除了被認為是美中貿易戰受害最明顯的城市,恐怕也受香港民主運動「攬炒」效應不小衝擊。
近年深圳生產總值(GDP)連續超越廣州和香港,成為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模範生,「揚眉」全中國。然而根據11月5日中國深圳統計局公布數據推估,今年到第三季經濟幾乎熄火。
由於深圳官方反常地並未公布第三季的單季GDP數據,《香港經濟日報》以及中國財經媒體與專家根據多種官方數據推估,深圳第三季GDP年增僅約5.15%,是深圳建市約40年來以來首次低於全國增速,在全中國25強城市中,和西安並列墊底。
此外,今年上半年深圳民間投資成長12.3%,但是前三季度卻只增長3%。換算第三季的民間投資慘跌約15%,從民間投資數據變化可見深圳經濟衰退嚴重。
經濟奇蹟 意外急凍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早實驗試點城市,由於鄰近香港之優勢以及早期成本極低,吸引大量人才與資金,迅速成為製造業與貿易中心,數十年來被視為經濟奇蹟。
根據公開資料,1979年深圳人口只有31萬,去年底增加到1300萬,成長42倍;1979年深圳GDP僅1.96億人民幣,去年高達2.4兆,成長12,000倍;2017年深圳GDP總量超越廣州,去年再超越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龍頭,全中國經濟規模僅次上海、北京。
深圳這種迅猛爆發現象難免滋生自大與浮誇,難怪近年中國盛傳深圳可以取代香港的論調,而且早已展開取代工程,甚至被「讚譽」將成為全球經濟中心。
素來備受推崇,但近年被質疑變得過度親共的資深經濟學家張五常,今年4月20日在深圳「大灣區與深圳的未來」高峰論壇演說,預言深圳成為大灣區龍頭之後,將會「超越上海和美國矽谷,有朝一日會成為整個地球的經濟中心。」
然而不到幾個月,深圳的經濟發展不僅熄火還急凍,甚至被許多媒體稱下半年經濟「斷崖式下滑」,未來短期內不見樂觀。
持續近兩年的美中貿易戰,被公認為深圳經濟衰退的主因。深圳曾經連續26年位居全中國進出口總值之首位,然而今年第三季較去年同期衰退,其中最慘的8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4.5%,進口同比下降21.5%,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6.8%。
深圳發展源自於製造業,然而隨著經濟爆發,社會流行「賺快錢」,時興發展房地產與金融業,房價飆漲,辦公大樓與土地成本激增,加上原物料與生活成本暴漲、製造管制條件趨嚴。深圳表面上蛻變為華麗的大都會,卻被譏為華而不實、脫實向虛,卻再也不利於製造業駐足與生存。
2016年,前深圳市長許勤提到當時有超過15,000家企業遠離深圳。近兩年美中貿易戰,美國迭加高額關稅,重擊深圳貿易,深圳出口型製造業加速外移,許多外資科技業遷移到臺灣,製造業則外移至東南亞與中南美洲。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深圳今年上半年註銷了近7萬家企業,註銷數量比去年同期竟增加三倍多。
深受香港局勢影響
即使親共的香港財經媒體也必須直視深圳經濟熄火問題。《香港經濟日報》援引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主任宋丁觀點,分析深圳經濟「急凍」因素,包括:美中貿易戰重擊深圳進出口;華為、中興、大疆等大型企業受美國制裁併且影響上下游製造業;深圳內需消費偏弱,難以彌補外需;香港政局衝擊消費與旅遊;房地產管制與市場結構失衡。上述因素當中,美中貿易戰和香港動盪影響最為顯著。
嚴重的房地產與金融投機以及地方債務問題也糾纏深圳。深圳房地產和金融投機亂象持續累積,不僅推升企業營運成本,導致產業結構嚴重失衡,不但趕跑製造業,住屋飆漲影響民生,辦公大樓卻嚴重閑置,上半年所謂甲級辦公大樓空置率接近20%,鄰近的廣州卻不到5%,甚至香港只有3%。深圳辦公大樓市場極冷,糟糕的是還不斷加蓋。
此外,由於中國汽車銷量急跌,位於深圳的中國最大電動車廠比亞迪受到拖累,加上「房住不炒」政策打擊房企銷售週轉,房地產這產業火車頭「暫停」,影響百工百業。
然而,上述諸多因素難以掩飾香港民運「攬炒」之雪上加霜。
香港反送中運動自六月初持續至今,香港政經局勢深受影響,經濟進入技術性衰退,港中交流敵意驟升,廣東包括深圳對香港民運不屑理解、不見同情,反而在中共與港府的挑撥下誤解喊打,甚至加劇「取代香港」之謬論與行動,無視大量港商與港客對深圳的實質貢獻,香港自深圳抽身,直接衝擊深圳第三季經濟表現。
香港情勢持續被中共與港府誤判嚴控,中共當局與官媒當然不會公正反思,甚至更積極管制言論、猛刪討論資訊。深圳深受其害,對香港幸災樂禍之餘猶不自知,如今深圳顯然已經深陷遠慮近憂,第四季經濟更慘將不足為奇,年後將遭遇更嚴重的倒閉潮與失業潮,淪入惡性循環。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標題及鏈接 香港攬炒 深圳熄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