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範昭使齊
春秋時,晉平公派大夫範昭,到齊國考察政事,摸底,探聽虛實,看能否出兵,去侵佔齊國?
齊景公請範昭赴宴。當開筵時,晏子走在前面,範昭小跑幾步,趕上晏子,請求用貴君的備用酒杯,為貴君祝壽。
齊景公看看左右的人,說:「可以用他的酒杯,倒上酒,敬客。」範昭準備要喝了。晏子告訴身邊的人,說:「把那只酒杯拿走。換上一隻酒杯。」
範昭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然後,酒酣,起舞。範昭走到樂師跟前,請求樂師演奏「成周」的音樂,他要跳舞。樂師回答他:失明的人,不熟悉這種樂曲。始終未演奏那只成周樂曲。
範昭起身出門,回歸晉國。
齊景公對晏子說:「晉國是普天下的大國,派範昭來考察齊國的政治。現在你得罪了大國的使者,這可怎麼好?」
晏子說:「範昭的為人,並不是孤陋寡聞,不懂禮節。他是想試探一下我們對他的國家的態度。所以,我們要堅持禮節的原則,不能軟弱、牽就。
恭景公把樂師叫來,問他:「範昭讓你演奏成周的音樂,你為何不演奏?」樂師的回答,同晏子的說法,大致一樣。
這時,範昭回到了晉國,向晉平公稟報說:「我們現在還不能兼併齊國。我試探齊國的國君,晏子知道失禮,予以抵制;我觸犯他們的音樂,他們的樂師,也堅決抵制。他們都能堅守禮儀和正道,這樣的國家,是難以戰勝的。」於是,晉平公未能伐齊。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讚嘆地說:「不出朝堂,就能禦敵於千里之外,晏子和樂師,都是好樣的!」
二、趙蒼唐目標正確,方法簡便,效果良好
春秋時代,魏文侯有個大兒子名叫擊,小兒子名叫訴。訴年輕,被立為太子(背後邪佞指使),做國君的繼承人。擊被封在北方的中山地區,與文侯三年未通音信。
擊的太傅趙蒼唐,對他說:「父親忘了兒子,兒子可不能忘記父親,為何不派人去慰問一下?」擊說:「他願意派人去慰問皇上,只是找不到可派的人。」
趙蒼唐請求派他去,擊答應了。趙蒼唐問:「國君喜歡玩什麼?喜歡吃什麼?」擊告訴他:「文侯好玩北方的狗,好吃晨雁。」趙蒼唐便找來了這兩樣東西,帶著這兩樣禮物,到京城,去見魏文侯。
趙蒼唐到了京城,請侍衛通稟:「北方屬國中山的國君,帶北方的狗和晨雁,派使臣趙蒼唐,恭恭敬敬地進貢來了。」
魏文侯心想,擊知道我喜歡玩北方的狗,喜歡吃晨雁。這很好。「於是,接見了使者。
文侯問:「擊的身體好嗎?」
趙蒼唐哼哼啊啊不回答。三次問,三次不答。
文侯感到奇怪,又問:「你為何不回答?」趙蒼唐說:「我聽說,諸侯不喊國君的名字。既然已經把這個小城封給我們國君,他便成了小國國君。主上還用他的名字問話,我是不敢回答的。」文侯就改口,問:「中山的國君,身體好嗎?」
趙蒼唐回答:「我來的時候,擊還按禮節,送出郊外。」接著又一一回答了文侯的問話。趙蒼唐告訴文侯,擊喜歡《詩經》中的「黍離」和「晨風」這兩首詩(內容是關心百姓疾苦和孝敬父母),並說:擊時時刻刻,都在想念文侯。
文侯聽後,非常高興,說:「古人講:想知道孩子怎樣?就看他的母親;想知道他本人如何?就看他的朋友;想知道國君怎麼樣?就看他派的使臣:就行!中山國君如果不賢,怎能得到你這樣好的人才呢!」於是,魏文侯廢黜了太子訴,調中山君回國,立為太子,作魏文侯的繼承人。
趙蒼唐如此教助太子擊,目標正確,方法簡便,效果良好。真社稷之臣也!
(均據西漢韓嬰《韓詩外傳》)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