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普照 敬鐘如佛(數文)
一、敬鐘如佛
鐘,是佛教寺院裡的號令。清晨的鐘聲,是先急後緩,警醒大家,長夜已過,勿再放逸沉睡;而夜晚的鐘聲,是先緩後急,提醒人應及早休息。所以,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於鐘聲,止於鐘聲。
有一天,奕尚禪師,從禪定中起來時,剛好傳來陣陣悠揚的鐘聲。禪師特別專注地豎耳聆聽,待鐘聲一停,他忍不住召喚侍者,問道:「今天早晨敲鐘的人是誰?」侍者回答道:「是一個新來的沙彌。」
於是,奕尚禪師,將那位新沙彌叫來,問道:「今天早晨,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情,敲鐘呢?」新沙彌,不知禪師為什麼問他,便答道:「沒有什麼特別心情,只為敲鐘而敲鐘而已。」
奕尚禪師說道:「不會吧?你在敲鐘時,心裏一定想著什麼。因為我今天聽到的鐘聲,是非常高貴、響亮的聲音,那是正心誠意的人,才會敲出的聲音。」
沙彌想了想說:「其實沒有想別的,只是我尚未出家時,家師時常告誡我:敲鐘的時候,應該要想到鐘即是佛,必須要虔誠齋戒,敬鐘如佛!」
奕尚禪師,聽後非常滿意,再三提醒道:「以後處理其他事務時,千萬不要忘記,保持今天敲鐘的禪心。」
這位沙彌,從童年起,就養成恭謹的習慣,不但敲鐘,做任何事情,動任何念頭,都一直記著師父和奕尚禪師的開示,保持敲鐘的禪心。他就是後來的森田禪師。
奕尚禪師不但識人,而且從鐘聲裡,就能聽出一個人的品德,這也是由於他是有禪心的人。
如果處理任何事情時,都有虔誠齋戒、敬鐘如佛的禪心,這樣,做任何事情,都將會順利達成!
二、懷珠求乞
從前,一個窮漢,去拜訪親戚,受到熱情的款待,以致喝得酩酊大醉,在座位上,酣酣睡去。正好,那位親戚因為公事,必須立即外出。他眼看那個窮親戚,醉得人事不省,就把一顆價值昂貴的寳珠,縫在他的衣服裡,匆匆離去。
這個窮漢,已經爛醉如泥,哪裡知道這件事情。酒醒之後,他也起身到外地去了。他仍然一貧如洗,生活潦倒,僅能餬口。
這時,他仍然不知道自己衣服裡,藏有價值連城的寳珠。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他又碰見那位親戚。對方目睹他衣衫檻褸的樣子,不禁嘆息道:「你真是個傻瓜!為了衣食,費盡心機,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以前,我還以為你生活得很舒適,因為那年,你來我家時,我曾把一枚價值連城的寳珠,縫在你的衣服裡。本想著你會從此富有起來,可是你卻毫不知情,一直為衣食奔波勞碌!」
曾幾何時,佛將一切智慧送給世人,可惜,大家卻不知不覺地忘掉昂貴的智慧寳珠,就在身邊,仍然勞勞碌碌,糊里糊塗地奔波在人生的旅途。
其實,智慧寳藏,就在你們自己身邊,只不過是因為世俗的原因,而被矇蔽了雙眼。你不悟道,道雖然珍貴,卻莫可如何。
三、心無挂礙
很久以前,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前往舍衛城化緣的途中,遇見一個漂亮的女孩。他不由得動了愛戀之心,相思成疾,終日茶飯不思,臥病在床。同參們,都去探望他的痴清,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模樣,十分擔心。年輕的修行者,就把心中的一切苦惱,一股腦吐露出來。同參們雖然同情他的單相思,但都幫不上什麼忙,只有用言語來安慰他。
然而,單戀的修行者,實在聽不進好言勸慰,大家決定把這件事稟告給釋尊。
釋尊知曉內情之後,出乎意料地說:「你不必如此憂慮,好好吃飯休息,我一定會幫你,你的願望,很快就會實現的!」
大家都很詫異釋尊的做法,那位年輕修行者,心花怒放,精神為之一振。他飽餐一頓之後,跟隨釋尊,離開祗園精舍,前往舍衛城。
釋尊率領一群弟子,趕往那位少女家。一抵達家門,就聽到從屋裡傳來悲哀的哭泣聲,騷亂不已。他們上前一問,原來那少女在三天前死了。因父母眷愛,捨不得埋葬,致使屍體發臭,慘不忍睹。
釋尊回頭,看看年輕的修行者,諄諄告誡道:
「你迷戀的那位姑娘,現在成了這個模樣。你應當知道萬物無常,生滅變化,瞬息之間,迫不及待的道理。只有愚痴者,才只看外表,不顧真實,才會因此而痛苦自傷。看見美色,內心迷惑;對於無常,心不在焉。以淫樂毀滅自己,無異作繭自縛。智者能夠當機立斷,敢於消除一切苦惱。如果縱情放逸,耽於淫樂,溺於情愛,無異自造牢獄。只有內心覺悟,斷絕淫慾,才能衝破邪欲的牢獄,徹底斷絕生死的苦難。」
那個年輕的修行者,目睹少女腐爛的屍體,又聽到釋尊誠摯懇切的說法,頓生悔悟之心。他五體投地,向釋尊禮拜,表示謝罪。然後,跟隨釋尊,回到精舍,努力修習,終於成了正果。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外物都是虛而不實的,只有超越慾念的牽絆,才能成就自由的靈魂。
(均據《佛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