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財長揭露國內資本市場存在大量騙局(圖)


中國的資本市場存在大量的龐氏融資、龐氏投資等龐氏騙局。(談判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1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11月2日,前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公開演講表示,中國的資本市場存在大量的龐氏融資、龐氏投資等龐氏騙局。此前,他也多次發聲指中國金融風險已經非常高。

11月2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19第七屆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據論壇官方網站自稱在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個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學術智庫組織。論壇致力於為關心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高端交流平臺,推動理論、思想、創新和經驗交流,為相關決策與研究機構提供理論與實務經驗參考,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思想動力,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由於參加年會的人士大部分為原財政部、央行、國有銀行和投資公司等的高級官員,因此較受輿論關注。

前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直指中國資本市場存在一級市場「龐氏」化、二級市場散戶化、會計估值操縱化等一系列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一級市場存在大量的龐氏融資、龐氏投資現象。突出表現在一個普通合夥人(GP)管理了相同類型的多隻私募股權基金,很可能在各個基金間將項目進行倒手,操縱業績,並通過不斷新發基金來承接老基金中質量較差項目,從而用龐氏投資支撐龐氏融資。

同時,各種原因導致普通合夥人(GP)和有限合夥人(LP)之間的關係不正常,缺乏信任。比如,LP要求在基金份額中佔有較大比例,並擁有投資項目的否決權,或者把GP變成自身尋找投資機會的項目來源團隊。

二、二級市場機構投資者散戶化問題。機構投資者存在一定擇時和擇股的機會。但股票型基金賬戶持倉率過低,普遍在60%左右,遠遠偏離指定基準,也偏離配置要求。

三、投資人「充分」利用會計準則,以有利於自身方式對金融資產進行分類和估值。各類資金池就是底層資產混亂,層層嵌套,不斷加槓桿,並利用準則適用邊界不清晰,以更加有利的方式進行會計核算,操縱收益,掩蓋風險。對比國際成熟市場,在投資領域應當都採取盯市制度(Mark to Market),以公允價值計量。這樣才能夠客觀的、紀律性的反映投資的真實情況,有效監控投資風險,防止「龐氏騙局」的出現。

樓繼偉稱,「要防止在去槓桿過程中導致泡沫全面破裂,引發系統性風險。」 

樓繼偉表示,上述現象,產生於不良市場風格、規則不當、監管不到位、全社會風險意識低等各方面問題的組合。

樓繼偉在去年也多次提及金融風險。對於中國的投資與金融風險,樓繼偉在2018年2月25日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8年年會上直言,「當前一個大問題就是金融風險,全社會缺乏風險意識是大問題」;「我現在返回投資界,看到的全是風險,我也跟外資金融機構們進行對話,我們正在開放金融業,他們可以持股,可以進來,可以是很高的持股。比如50%,甚至是100%,人家不願意進。人家看到的都是風險,中國人看到的都是機會」。

「金融業協會開始登記註冊,發現有些GP管了好幾十個基金,這在國際上是不允許的,但在我們這裡成了常態,這怎麼可以?」樓繼偉強調,要施行比較嚴格的監管。

此外,樓繼偉還強調了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政策風險是最不可預估的,我們經常看到的是政策風險,監管從這一端走到那一端,不可預期的持續的監管方式」。此外,還要研究金融市場模式,「否則光談監管模式恐怕還不行」。

在去年3月份中共政府「兩會」期間,樓繼偉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表示,老百姓要加強風險意識,不能一看收益高就被「忽悠」進去了,他說,「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
 

本文留言

作者文龍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