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同是瓜子 為何賣給香港和大陸質量差異巨大?(組圖)

原標題:洽洽瓜子被扒,賣給香港和大陸是兩批貨,質量差異巨大

 2019-09-03 07: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同是瓜子為何賣給香港和大陸質量差異巨大?
恰恰瓜子,深陷醜聞(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9年9月3日訊】8月28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9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其中,洽洽食品再次登上黑榜,一批次焦糖瓜子,黴菌檢出值超出標準規定,被檢出二氧化硫殘留物。自2011年上市以來,洽洽食品屢屢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2012年5月起,洽洽連續三次陷入「質量門」,同時有消費者反映洽洽瓜子香港大陸品質不一,同品不同質使得洽洽食品再次陷入輿論的漩渦。

很多網友反映了該問題:

「經過比較,發現除了包裝不同之外(香港賣的洽洽有英文名字,好像Chat-cheer),裡面的瓜子質量差別很大。深圳版的洽洽體積較小,平均大概只有香港版的85%左右,而且明顯深圳版的味精味道較重,深圳版的臭瓜子比例大概為10%,香港版的幾乎為0。」

同是瓜子為何賣給香港和大陸質量差異巨大?
(網路圖片)

一位網友在論壇上爆料。記者瞭解到,洽洽對於香港銷售與內地同品不同質似乎早已有跡可循,2002年3月,洽洽香瓜子的香港代理商曾主動回收市面上的產品。當時有報導稱,代理商之所以回收是因為該食品違反了香港食品標籤法。

當時,洽洽香瓜子國內銷售產品的外包裝上,其配料明確標注了違反香港食品標準的成分,並且有「僅限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字樣。

業內人士表示,因為香港食品監督檢驗標準較高,若想進入香港市場則對食品質量必將嚴控把關,所以對於洽洽食品來說對於進入香港食品或進行了更高的嚴格要求,然而這也不禁讓人質疑難道問題瓜子就可以向大陸銷售嗎?

實際上,市場對洽洽食品的質疑從未間斷,洽洽連續三次陷入「質量門」。

去年5月,洽洽瓜子被曝光使用陳年葵花籽作原料;去年12月,洽洽瓜子被媒體暗訪稱使用香精。

近日,洽洽瓜子再因產品蟲眼多、破損、霉變陷入「蟲眼門」,而此次投資者的爆料也使得「蟲眼門」再次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起「質量門」事件的漩渦中,是洽洽堅定的否認和辯解,對於香港銷售品質明顯好於內地的問題。自從創始人陳先保把傳統炒瓜子的方法改為煮瓜子後,洽洽食品在市場場大受歡迎,曾斥巨資400萬元在央視一套做品牌廣告。

自此之後,洽洽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一度佔據了袋裝瓜子市場70%的份額,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被譽為「炒貨第一股」。作為創始人,陳先保的身家一路飆升至30億元。小瓜子大生意,2019年洽洽食品半年賣了快20億元,但這次爆出的醜聞,不禁讓人疑問,就這樣對待消費者的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華啟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