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比你們想像中的窮……(組圖)

【看中國2019年6月13日訊】「煎餅大媽月入3萬」、「實習生月入5萬」、「月薪1萬是討飯」、「年薪10萬的」……國內的網路中總是充斥著這樣的新聞。整個輿論都都在製造一種「中國很富有」的假象,這不過是媒體販賣焦慮收割流量的套路罷了。如果用數據撥開浮雲,你會發現真實的中國並沒有自媒體描繪的那般富有。

事實是中國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富有。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在2019年1月8日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27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1218.5元。如果將全國居民人數五等分,我們可以更直觀的看到收入水平的分布情況。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組情況(網路圖片)

全國人口中收入最高的20%的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64934元,由於中國的薪資分布呈偏態分布,少數極富者會將整體水平拉高,這意味著年收入在6.5萬元以上的,都還不到10%。也就是說如果你每年可支配收入達到6.5萬元,你就打敗了90%的中國人。中國國稅總局規定,個人年收入超12萬元,都是需要申報的。在2017年,申報人數在1500萬人左右。1500萬人佔中國人口多少比例?1.1%不到,也就是說如果你月入過萬,你就打敗了99%的中國人。


2013-2017年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網路圖片)

在五等分中,「低收入組」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958元,平均下來,每月收入不到500元。5958元,還真談不上貧困,因為中國的貧困標準是每人每年2300元。以這個標準計算,2017年年末,農村貧困人口為3046萬人。當你花幾千塊錢買一臺手機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這可能是三千多萬貧困群體中一人全年的收入。

當然,你可能會認為中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差距大,那些貧困的地方拉低了整體收入水平,那我們就把眼光聚焦到發達地區。這是全國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地區,算下來只有4個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000元/月。


2018年中國各省區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網路圖片)

拿上海舉例,作為全國的金融貿易中心,去年,上海人均收入是全國最高的。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其中工資性收入34365元,算下來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竟然不到5000/月,工資性收入竟然不到3000/月,這數據是不是和你的認知存在很大偏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生活在上海的都是光鮮亮麗的都市白領,出入高端寫字樓,月入過萬都是標配。

貧富差距割裂的中國

孔子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中國,比貧窮更尖銳的問題是貧富差距大。中國財富分配完全符合二八定律,即佔比很小的富人佔據了大部分的社會財富。


中國的貧富差距正在「趕英超美」(來源:托馬斯·皮凱蒂)

這是《21世紀資本論》作者托馬斯·皮凱蒂研究中國經濟時給出的數據,在中國,最富有的10%的人群佔全部財產的比重為67%,最富有的1%的人群佔全部財產的比重為30%。而最底層50%的人群,只佔有全體財產的6.4%。

基尼係數是國際上通用用來分析貧富差距的指標。基尼係數介於0-1之間,越接近1,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警戒線的數字是0.4。中國目前的基尼係數書多少?2017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的中國基尼係數為0.4670。但世界銀行的數據則顯示,2016年中國人均財富基尼係數已高達0.789,已大大超過警戒線,明顯高於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經濟轉型較為成功的經濟體。


中國人的收入越高 ,相鄰階層的差距就越大(網路圖片)

如果把中國城鎮和農村居民平均收入情況分成五個階層,可以發現收入越高 ,相鄰階層的差距就越大。例如拿城鎮居民來說,中等收入人群只比中等偏下人群可支配收入多出8500元,但高收入人群比中等偏上人群收入高出28500元。這說明收入等級越高,收入差距的鴻溝就越難以逾越。

再來一組更直觀的統計數據。以某股份制銀行年報數據為例,高端理財客戶(即在該銀行資產在50萬元以上的人)的總資產佔全部零售客戶總資產的82%,但這部分客戶(213萬戶)只佔全部零售客戶(10663萬戶)的2%(參見圖3)。由此可見2%的人佔有80%的財富,這一二八定律在中國同樣適用。另外,需要引起關注的是,該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在該銀行的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人)佔全部客戶的0.06%,但總資產佔全部零售客戶總資產的31%。


中國2%的人口擁有80%的財富(網路圖片)

另外,還有一個現象是城鄉收入差距太大。比如,城鎮低收入群體的平均收入是農村低收入群體平均收入的4.3倍,農村的高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還達不到城鎮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1979年以來,中國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9年的405元提升到2015年的31790.3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60.2元提升到10772元,城鄉收入的差距在絕對量上不斷的擴大,二者之間的差距已從244.8元上升至21018.3元,二者之間的相對差距雖然在近幾年出現下滑的態勢,城鄉收入比由2009年的最高點3.33下降至2015年的2.95,但是,相對差距依然保持在較高的位置。

理想的社會結構應該橄欖形,中產階級是介於社會頂層與底層之間的緩衝,也是維持社會整體穩定的中流砥柱,當它成為社會主體時,有助於舒緩對立的兩極因貧富差距造成的矛盾,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看到向好而生的希望。


現在的「金字塔型」社會結構,而在未來很可能演變成「沙漏型」(網路圖片)

現在的社會結構卻是金字塔型,而在未來很可能演變成沙漏型。少數的精英們高高在上佔據頂層;享受著最好的資源和服務,大量的平凡人掙紮在底層,一邊仰望一邊絕望;中產階級夾在中間患得患失進退兩難。這種結構導致社會階級日漸固化,上升通道變得狹窄,草根寒門的逆襲之路舉步維艱。長此以往,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失去了積極向上的鬥志,安於現狀故步自封,整個社會瀰漫著一股頹廢的氣息,當下流行的「喪文化」、「佛系青年」就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貧富差距如一把利刃,把中國割裂成一個折疊世界,所有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裡。

你對真實的中國所知多少?


你對真實的中國真的知道多少?(網路圖片)

之前,上面這張揭示中國真相的圖片刷屏了,這讓很多生活在都市的人感到難以置信。人們總是習慣根據自身周圍的情況去推測全國,狹隘的以為全國各地的城市都是車水馬龍高樓廣廈,月入過萬是職場標配,本科生已經「爛大街」,可是,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事實是:你對真實的中國一無所知,這跟晉惠帝司馬衷不理解「沒飯吃、為什麼不吃肉」是同一個道理。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具體有多少城市,縣,鎮,村,很多人並沒有準確的概念。北上廣深四座城市的總面積僅僅佔據全國的0.33%,即便將4個一線城市和杭州、南京、青島等15個「新一線」城市的面積加總,佔全國的比重也不到3%,這便意味著,超過全國面積97%的土地上發生的故事,是身處頭部位置的人們看不清楚的。那是一片廣袤無垠而又令人浮想聯翩的地帶,那裡有近三百個地級市,三千個縣城,四萬個鄉鎮,六十六萬個村莊,近十億人口真實的生活著。

就像柏拉圖說的,很多人從出生開始就呆在自己挖的一個洞穴裡,我們所見的世界只不過是被陽光拋到洞穴牆壁上的影像,而我們這些洞穴的居民卻把它當作是真實的世界,因為我們沒有見到過其他的東西。而真實的世界卻是在洞穴之外,在有太陽的地方。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佚名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