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眾6月9日自發舉行「反送中大遊行」(圖片來源:看中國)
【看中國2019年6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香港民團6月9日舉辦「反送中大遊行」,抗議港府審定《逃犯條例》。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宣布,遊行人數有103萬;也有港民提醒台灣民眾,「這就是今天的香港」、「守護自己的地方。日曬雨淋,只為一個訴求。」
港人籲台灣人看清中國共產黨
6月9日,有香港民眾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貼出多張媒體在「反送中大遊行」拍攝的照片,只見遊行區域現場人山人海,大批香港民眾在烈日下抗議港府審定迎合中國共產黨的《逃犯條例》,該法案讓中共政府得以擁有香港司法管轄權,直接從香港抓捕所謂的「嫌犯」。
香港民眾在文中提醒台灣民眾,「這裏是台灣的社團,我是來自香港的朋友,這就是今天的香港,我們只是在爭取一個安定的居住城市,保障人們應有的權益,守護自己的地方。日曬雨淋,只為一個訴求」。
香港民眾6月9日自發舉行「反送中大遊行」(圖片來源:爆廢公社截圖)
相關貼文引發港台民眾共鳴,紛紛留言給予支持。
有香港網友表示,「在我們香港之死的事實上,看清台灣應走的方向。不要貪圖眼前利益,出賣自己的家。」「台灣朋友請務必反抗統一,反抗一國兩制。香港特別淪陷區災民上。」
而台灣網友則普遍表示,「反惡法,香港加油。」「香港要加油,50年一過只會更慘,」「為了民主拚到最後。」
也有台灣網友見此景感慨寫道,「這個有50萬我相信,台灣那個(韓國瑜凱道造勢破50萬人)呵呵。」「想到我竟然有朋友說,只要經濟會好,被統也無所謂,我就想給他X下去。」
青天白日旗飄揚香港遊行現場
事實上,對於香港「反送中遊行」活動,早已牽動兩岸三地民眾的心。
香港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港府審定《逃犯條例》(圖片來源:看中國)
香港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港府審定《逃犯條例》(圖片來源:看中國)
在兩岸立場向來採用反諷口吻達到娛樂效果的「眼球中央電視台」,當日也對香港「反送中遊行」進行了跟蹤報導,其中提及,「反送中遊行」持續到入夜,現場有人舉起的台灣青天白日旗格外醒目,同時還寫道,「今日於香港特別淪陷區舉行之『反送匪大遊行』人潮洶湧,顯見我國香港災胞對赤匪非法統治極為不滿。」
現場有人舉起的台灣青天白日旗格外醒(圖片來源:眼球中央電視台截圖)
眼球中央電視台指出,香港此次遊行的目的在於抗議《引渡條例》,此法案若正式生效,未來「赤匪將可指使香港特別淪陷區移送任何人至大陸淪陷重災區」。
「送中條例」是什麼 ?
美國之音報導,截止6月9日中午,全球約有8個國家、27個城市同日舉行「全球反送中行動」,參與國家及城市包括加拿大4大城市:多倫多、渥太華、卡加利及溫哥華;美國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紐約市、華盛頓、三藩市、西雅圖;澳洲墨爾本、悉尼、布里斯本、柏斯;另外,還有英國倫敦、德國柏林、日本東京、台灣台北市,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法國巴黎、丹麥哥本哈根。
那麼,「送中條例」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引起全球關注?
自香港政府今年2月提出修改《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後,遭到民間、商界、法律界及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激烈反對,原因是一旦《逃犯條例》修改完成,香港行政長官將「無需」透過立法會監督,直接將出現在香港的疑犯,引渡移交給現行條例未涵蓋的司法管轄區,包括中國大陸。此外,草案若通過,也可溯及既往,適用於修法前發生的案件。
因此,外界將其稱為「送中條例」。
而現有《逃犯條例》是香港於1996年主權未移交中國大陸前,由港英政府的立法局訂立,並與 20 個國家簽有逃犯移交協議。港英政府在製定《逃犯條例》時強調,「只與司法制度、刑罰制度、人權狀況達標的政府建立引渡關係」。英方立法原意並不視沒有訂立引渡協議為「漏洞」。
當年擔任立法局議員的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指出,中港法制不同,且中國大陸缺乏人權及公平審訊的保障,因此原條例中不包含中國大陸。這是對香港民眾的司法保障。
國際特赦組織、人權觀察和香港人權監察也聯合發佈聲明稱,修法將會損害香港原有的司法保障,如果有人被引渡至中國大陸很可能遭到酷刑或其它形式的虐待,以及不公平的審訊。
國際商會香港區會也致函立法會指出,《逃犯條例》修法草案有明顯的缺點,若是通過,將會導致香港居民失去自由、財產,甚至生命的風險。
香港電台則披露,香港中聯辦和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已於 5 月 15 日公開力挺《逃犯條例》修法。
《逃犯條例》修法在現況如何?
《逃犯條例》「送中條例」已於4月17日召開第一次討論;5月11日召開第四次會議,但當時泛民主派和建制派爆發衝突,導致多人受傷。
《立場新聞》報導,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於5 月20 日表示,立法會《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工作已經失效,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向內委會主席李慧瓊提出直接送交6月12日的立法會大會恢復二讀。
而對於此次「反送中」大遊行,香港民間人權陣線表示,參與人數達到103萬人,但警方卻指遊行高峰只有24萬人,令外界感到質疑。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