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想學習文化經典 就到最高學府這裡來(組圖)

 2019-03-24 10:1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想學習文化經典就到最高學府這裡來
漢代時的辟雍模型,陳列於北京國子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韓國有一本小說叫《成均館儒生們的日子》,講述了朝鮮時代發生在成均館儒生身上的關於友情和愛情的故事,而根據其改編的電視劇紅遍了韓國和大陸網絡。

成均館,是朝鮮半島歷代王朝的最高學府,地位等同於古代中國的國子監、太學,儒生們在此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著作等,它也是韓國大學教育的發源地,具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朝鮮王朝的成均館位於今日韓國的首都首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亞洲頂尖、韓國私立大學排名第一的綜合性大學:成均館大學。

不能不說,古代的成均館在諸多方面,如學習內容、服飾等都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六百多年前,中國正處於明朝時期,明朝對於朝鮮王朝的影響相當深遠,從政治、經濟到文化、學術。

根據朝鮮的史料記載,朝鮮這個名字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賜與的,意思是「朝日鮮明之國」,而朝鮮的歷代國王繼位後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的確認並賜予封號。不僅如此,朱元璋還把朝鮮列為永不征討之國之一。因此,朝鮮王朝的成均館照搬明朝的太學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從成均到稷下學宮

上古五帝時期就有了高等教育,當時的教育場所叫「成均」,虞舜時稱為「上庠」,夏朝時稱為「東序」,商代時稱為「右學」,周代時名為「東膠」。西周時已經出現了「太學」的說法;從漢代開始,「太學」成為國家在京師所設大學的正式名稱。

《大戴記》中說:「帝入太學,承師問道。」當時的天子和諸侯都設太學,又稱「大學」,設在郊外。不過天子的叫「辟雍」,諸侯的叫「泮宮」。天子諸侯在這裡除學習問道外,還在這裡舉行祭祀、宴會、商議事情等。由於當時宮室有限,所以太學和明堂常常不分,太學不是專門的教育機構。

令人驚歎的是,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出現了一個大師雲集且可以高談闊論、各抒己見、自由交流的所在,這裡亦是百家爭鳴鼎盛時期的中心,它就是齊國著名的稷下學宮,即齊國在稷門設立的大學堂。

稷下學宮的創始者是田齊桓公,其通過招攬天下賢士聚徒講學,從而為自己出謀劃策,鞏固田齊政權。到了田齊桓公的兒子齊威王時期,稷下學宮吸引了更多的賢士。齊威王的兒子齊宣王即位後,更以廣納賢士、善聽諍言而聞名,他下令擴大了學宮。稷下學宮的發展在齊宣王時達到了巔峰,出現了「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的盛況。

稷下學宮不僅成為古代最早的學術活動、政治咨議中心和高級人才集散中心,更是一個教育中心。因為稷下學宮有孟子、淳于髡、彭蒙、田駢、慎到、申不害、尹文、荀況、鄒衍等七十多名士,很多年輕人也慕名前來討教。師生自由教授、自由討論,學術氛圍十分濃厚。荀子當時「三為祭酒」,即出任學宮主持人,相當於今天的大學校長。

漢代魏晉時的太學

西漢王朝建立後,為了休養生息,最初幾任皇帝推崇黃老之術,當時只有私家學校,沒有政府設立的大學。漢武帝即位後,聽從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教化百姓。

漢武帝遂於公元前124年在都城長安建立了太學,設立五經博士和博士子弟五十人。「五經」當時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由五經博士講授。顯然,太學建立的目的就是要傳授中華文化經典,這也是後來太學的主要教學目的。

武帝之後,漢宣帝時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新政時增加到三十人。博士子弟也是逐漸遞增,漢元帝時為千人,漢成帝時達三千人,王莽時則達到了一萬人。博士子弟的入選先是由各地方推薦,然後再進行選拔。這些博士子弟學習完後,可以入朝為官,也可以收徒授課。

除了在中央設置學府外,漢武帝還詔令天下各郡設立地方教育系統,即「郡國學」。「郡國學」的老師稱為「郡國文學官」,或稱「文學祭酒、文學師、文學掾史、文學主事掾」等。學生則稱「文學弟子」或「郡學生」。漢平帝時分為學、校、庠、序四類,「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經》師一人。」

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劉秀延續了西漢的做法,在洛陽興建了太學,學習中華文化經典和禮儀。漢順帝時對太學進行了重修和擴建,共建1850室。彼時招收的學生稱為「太學生」,達到三萬多。

漢靈帝熹平四年,為了校正儒家經典,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石書,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塊石碑。每塊石碑高3米多、寬1米多。刻成後立在太學大門口,因此又被稱為「太學石經」。全國各地來抄寫石經的人絡繹不絕。

魏晉南北朝時期,太學依舊在發展。不過在北魏幾個皇帝時期,先後增設了國子學,與太學並立,和面向皇室宗親的「四門學」,形成了「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三學並立之制。

想學習文化經典就到最高學府這裡來
北京國子監辟雍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隋唐至明清的國子監

短暫的隋朝,除延續了南北朝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三學並立之制外,還同時出現了「律學(習法令)、書學(習文字)、算學(習計數)」三學。隋文帝時期成立了管理教育的機構,稱為「國子寺」,後改為「國子監」,監內設祭酒一人,屬下有主簿、錄事各一人,統領上述官學,各官學的博士、助教、生員皆有定額。

《隋書・百官志下》記載:博士:「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書、算各二人。」助教:「國子、太學、四門各五人,書、算各二人。」學生:「國子一百四十人……」國子學與太學並立,是專門研習中華文化經典的經學學校。

唐朝建立後,延續隋朝的學制。《舊唐書・高宗本紀》載:「凡六學,皆隸於國子監。」所謂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面向八品以下的官員子弟及庶人。

此外,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生五百人,四門學生一千三百人,律學生五十人,書學、算學學生三十人。入學年齡為十四歲至十九歲,律學則為十八歲至二十五歲。

宋代最高學府仍然是太學,先後設立在都城開封和臨安府,隸屬於國子監。國子監多次易名,有時又稱作「國子學」。其一方面是最高管理機構,一方面也是最高學府。學生數量也是逐年增加。當時的太學生從八品以下官員子弟和平民的優秀子弟中招收,又稱為「國子生」或「監生」。學生分為三等,即上舍、內舍、外舍。審核學生成績和學生升等的制度,稱「三舍法」。宋代太學制對後代的影響非常大。

元明清三朝也都沿用了「國子監」的稱謂和形制。元代設立的蒙古國子監管轄蒙古國子學,漢文國子監管理漢文國子學,所學課程依舊是「六經」和其它中華文化經典。

由於明朝最初定都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雞鳴山下建立國子監。1393年,南京國子監學生已增加到八千多名。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改「北平郡學」為國子監,1420年遷都後,改「北京國子監」為京師國子監,於是明代國學有南北兩監之分(亦稱南北兩雍)。

當時的鄰國高麗、日本、琉球、暹羅等國「嚮慕文教」,不斷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學習,這或許就是朝鮮王朝時期的成均館很多部分都與明朝國子監相同的原因。

清朝建立後,在順治七年(1650年),南京國子監改為清江寧府學,北京國子監開始修葺。據《清史稿・選舉志》記載:「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監為太學。順治元年,置祭酒、司業及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典簿等官。設六堂為講習之所,曰: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一仍明舊。」顯然,清朝的國子監的形制仍沿襲明制。

1905年,清末改革學制,設置學部,國子監裁廢,其教育行政功能併入學部。

結語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太學和國子監都是指中央官學、國家最高學府,他們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講授、學習、傳播中華文化經典,使「仁義禮智信」深入人心,成為官員治世、民眾修身的圭臬。

兩千多年的中國歷代王朝,上至帝王、官員,下至士族、百姓,正是因為承傳著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才使道德不至於快速下滑,而太學和國子監的作用不可小覷。

責任編輯: 淡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