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什麼我們的一思一念都非常重要?(圖)

 2024-08-14 19: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善惡有報之理是如影隨形的,因此我們得注意自己的一絲一念。
善惡有報之理是如影隨形的,因此我們得注意自己的一絲一念。(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語有云:「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這話的意思就是指善惡有報是如影隨形的,天理任誰都是不可欺瞞的,神明則是無時無地不在鑑察善惡。所以,真正了解這樣狀況的人,是會好好省思自己的一絲一念,不敢做出拂逆天理的惡事。清朝梁恭辰的《勸戒錄》,就記載了這類故事。

天雷毀毒酒

江蘇吳江有個叫顧老紹的人,以釀酒為業。一天,他看見有一條赤練蛇死在酒缸中。他自然明白酒中已有毒,喝了就會出事,但卻捨不得錢財就這樣浪費了。所以,顧老紹不只沒有倒掉這些酒,反倒跟嚴姓夥計分別貯存了十多壇酒放在牆下。過了一段時間,正打算拿出來售賣時,忽然天響驚雷,酒罈居然全部被雷給擊碎了,幸好周圍的人都沒有事。

顧老紹頓時醒悟過來,心生懊悔的他經常向別人說起這件事,並認為應該是自己僥倖,逃脫了上天的懲罰。

顯然,酒罈不是因為其它原因而碎的,而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天雷擊中,這就讓人不會懷疑是巧合或偶然造成的,而只會相信這是老天在示警,從而心生畏懼之心。此外,毒酒沒有售出,人也沒有受傷,上天留下活口就是讓人從中警醒。這也表明壞事雖然沒有實行,但是只要人產生了不仁之念,上天就已經知曉。上天對人的仁慈,對善惡審判的嚴格,都可以從這件事中看到。

竊據他物毀前程

勸戒錄》還記錄了一個清朝嘉慶年間官員徐士芬的故事。徐士芬,浙江平湖人,嘉慶二十三年浙江鄉試第一,嘉慶二十四年考中進士,在翰林院任職。道光年間先後人江南副考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累至工部左侍郎。

徐士芬在尚未顯達前,發生了一件事。嘉慶二十三年(1818),他和族兄徐士芳一起去省城杭州趕赴鄉試。途中在旅店住宿時,徐士芬撿到了一個包裹,估計是前一位住客遺留的。打開一看,裡邊都是婦人的首飾。

徐士芬認為,這種意外之財不能拿,故必須守在此處,等失主回來找時再還給她。」徐士芳隨口答應著,並要徐士芬先行,說自己獨守包裹即可。徐士芬不知徐士芳在說謊,便真的先離開了。

徐士芳在族弟走後,私藏起了包裹,隨後亦趕赴省城。當兩人前後腳都到達省城後,徐士芬問兄長是否找到了失主,徐士芳把早想好的一套託辭給說了說,無人能證實他說的是假話。

不久,兩人一同進入考場。考完後,徐士芬對自己寫的文章不太滿意,進而對榜上是否有名已不抱任何希望。

到了填榜那天,徐士芳的名字已經被擬定列在其中。蹊蹺的是,在考官抄寫徐士芳的名字,寫到「芳」字的草頭時,突然蠟燭的燈芯燃爆,正好落在卷面上。待考官急忙擦去,試卷早已被燒去了一角。

眾官員說此人一定做了什麼壞事,應該換掉他。但有人認為榜中姓名是早已經擬好的,更換不太容易。最後監考官拍板:「這倒沒什麼關係,可以將榜單姓名修改塗抹。」

於是,眾人急忙取出落榜的備用卷準備更換。拆開火漆封口,第一個考卷的名字正是「徐士芬」。眾人都驚喜道:「這根本都不用塗改,在草頭下添寫一個分字就可以了。」

徐士芬因為心生善念而得到了上天賜與的福報,而他的族兄卻從此開展了默默無聞的一生。

不管人是否相信,人的一思一念,上天都記錄在案,因此人若想獲得福報,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思所想,不要偏離善心正道!

責任編輯: 初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