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過去套路行不通 用買醋的錢買醬油行不行?(圖)

作者:管清友  2019-02-11 09: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金融 銀行 貨幣
過去幾十年,中國金融監管遇到很多實質性挑戰。(圖片來源:canonlife/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2月11日訊】過去幾十年,中國金融監管遇到很多實質性挑戰,經歷了非常曲折的過程。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都經歷兩次大調整:第一次:90年代末那次大調整。第二次:2015年股災後發生的這一輪大調整。

整個金融監管在改革開放40年裡,一直都在變動。調整肯定有原因。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監管的手段和方式出現很多變化,也出現了很多風險。90年代中後期那一輪金融風險中,廣國投破產、粵海重組、海發展倒閉清算……到現在,都有很多討論。

作為企業家,需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

對企業家來講,一個基本的教訓是:政策永遠是企業最需重視的第一變數。企業必須考慮一輪一輪政策、監管的影響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否則就會「一將功成萬骨枯」。

過去,央行既是中央銀行又是商業銀行,後來在財政和中央銀行之間設立商業銀行,財政不能再直接向央行透支。

什麼叫財政不能向央行透支?就是央行不能直接印錢給財政部。但在1993年央行法確立之前,我們是可以這麼干的。

後來,金融監管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在2012年以後。

在過去10年裡,中國經歷了三輪大寬鬆,2009年、2012年、2014年,就是企業家們通常說的放水。2012年以後,整個宏觀環境、貨幣環境非常寬鬆。

放水有時是必要的,但放水一定是有效果也有後果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在放水時,沒能做好相應的監管。監管經常滯後於實踐,企業家跟資本市場打交道,一定要清楚這一點。這是監管的一個特點,也是作為發展中國家,改革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

用買醋的錢買醬油,行不行?

2015年後,貨幣當局和監管當局突然意識到金融風險。2015年發生股災,2016年底發生債災,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監管部門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之所以喊著要救市,就是感覺馬上要從券商、信託威脅到商業銀行了。證監會協調救市,但發現難度很大,不掌握情況和數據,很難調動資金。

所以,我開玩笑說,有兩個政府的職務是不能幹的,一是中國足協主席,二是證監會主席。證監會無能為力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就是影子銀行體系的膨脹。很多民營企業很大一部分融資來源於非銀行金融機構、信託、資產管理公司。

當非銀行金融體系膨脹起來之後,就形成了影子銀行。這幾年金融資產波動,跟影子銀行膨脹有直接關係。2015年股災,2016年債災,2016年商品市場泡沫、房地產泡沫相繼出現,所以2017年出現了嚴厲的金融整頓。

國家為什麼要整頓?很簡單,企業做大了,海外並購那麼多,資產維持在較高水平,這無可厚非。但是資產收益一定是波動的,越大的企業越是如此,資產有波動的話,負債端的問題就會爆發在國內,這就是監管當局和貨幣當局擔心的問題。

上世紀80年代,臺灣轉型期間也產生過企業加槓桿的問題。蔣經國曾給臺灣工商界講過一個買醋和買醬油的故事:

蔣經國說,小時候奶奶讓他出去買瓶醬油、買瓶醋,給他兩個銅板,那時候小,一出門就忘了用哪個銅板買醬油,哪個銅板買醋,回去問奶奶,奶奶就笑了,說你這個傢伙咋這麼笨呢,這兩個銅板哪個買醬油,哪個買醋都行。

蔣經國是想說明什麼問題呢?是說在實體經濟領域,買醬油的錢拿來買醋是可以的,買醋的錢拿來買醬油也行,但是在金融領域不行,不能把買醬油的錢拿來買醋,也不能把買醋的錢拿來買醬油。

但是過去這些年,金融領域幹的就是「用買醬油的錢用來買醋」的事。無論是資產管理公司還是財務管理公司、信託公司,無論是通道業務還是其它,基本都是這樣,資本是逐利的,逐利的特點一旦在槓桿和人性面前被放大,就變得無以復加,個體的理性就會導致集體的非理性。

資產公司從民間拿來錢,形成資金池,但當時沒有明確說這就是買醬油的錢,不能買醋,底層資產是不清晰的,甚至資產公司也不知道這錢是用來幹什麼。總之,錢一定要先到池子裡,然後再從池子裡拿錢干他們想幹的事情。這時候,池子本身就成為一個黑箱了,開始追逐跨行業套利……

但是新的形勢下,過去的套路,不好用了。

錢為什麼空轉?

過去10年,金融是個風口,而且週期很長,所以金融發展的速度非常快。

2015年時,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8.35%,達到歷史峰值,高於美國和日本,也就是說中國在成為技術大國之前,先成為了一個金融大國。

這種金融泡沫化、金融過度繁榮引起了高度關注。當時的中央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出來講,金融和實體經濟出現了巨大脫節,確實出現了很大的空轉。

什麼叫空轉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一家央企的財務公司,主要服務於央企內部產業,他可以從中央銀行拿到低息貸款。這是一般民企拿不到的。那麼央企的財務公司就可以借錢給民營企業,他等於充當了「二道販子」角色。

很多民企拿到錢後,發現也沒什麼可投的,資產收益率在下降,房地產調控又比較嚴格,所以很多上市公司拿到錢後又去買高收益的銀行理財。高收益的銀行理財一般是中小型銀行放出,中小型銀行拿到錢後,發現也沒什麼需要,就又去買銀行之間的同業產品,資金就出現了空轉,造成各類資產泡沫化。

所以2015年的股災開啟了一個新週期——金融監管的強化。規避跨界套利和跨行業套利成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